点击进入
电子刊
深化“五星”支部建设 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近年来,林州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和视察红旗渠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安阳市委“五星”支部建设要求,突出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抓机制、强队伍、兴产业、优服务,持续推动村(社区)党组织夯基赋能、创星争辉,有力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抓机制强效能,拧紧“五星”支部建设“责任链”。着力建好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工作机制,以责任落实推动任务落地。一是带头履责强引领。市委常委会定期专题研究基层党建和“五星”支部建设工作,31名县级干部包联58个建设重点村,162家机关单位与农村党组织开展“一对一”党建结对共建活动,镇(街道)班子成员分包任务,村党支部书记压实主体责任,构建齐抓共管工作格局。二是实督严查抓推进。坚持“五星”支部建设和全市中心工作融合督导,加大考核督办力度,紧盯制度落实、工作开展、问题整改。五个市级督导组开展常态化督促指导,采取面对面督导、点对点核查的模式,督导工作进度,对进展较慢的及时提醒,对梳理发现的问题专项交办,建立整改台账,跟踪整改进度,落实整改成效。三是观摩评比促落实。优化考评机制,细化任务清单,将“五星”支部建设纳入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重要内容。每月选取3—4个镇(街道)的“五星”支部建设先进村和薄弱村开展观摩,擂台比武、交流评比。市镇村三级有关负责同志共同参与并点评,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分析研判短板弱项,在互鉴交流、互学提升中促进比学赶超、加压奋进。目前,已组织开展观摩活动13次,20个镇(街道)全覆盖,形成全域覆盖抓建设的生动局面。
抓头雁强素能,筑牢“五星”支部建设“主心骨”。聚焦人才这一关键要素,大力实施农村党组织“头雁工程”,构建选拔、培育、管理、考核、激励“五位一体”工作链条,推动人才向“五星”支部建设一线汇聚。一是拓宽渠道“选”头雁。从致富能手、在外人才、转业军人等群体中,引回148名党性强、懂经营、会管理的优秀人才担任村(社区)党支部书记。深入开展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育储备工作,明确选人标准、拓宽选人渠道,从外出务工经商人员、本乡本土大学毕业生等群体中储备后备力量918人,蓄足村级后备力量“源头活水”。二是强化培训“育”头雁。围绕抓党建促“五星”支部建设开展常态化、分层次、分类型教育培训。组织540名村党支部书记参加全国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培训和省、安阳市“五星”支部建设专题培训,对6000余名镇村干部进行专题培训。三是完善制度“管”头雁。制定出台《关于实施“头雁工程” 赋能乡村振兴若干举措(试行)》,健全完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立体化管理机制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县级备案管理制度,对不胜任、不称职的党支部书记坚决调整,全面加强对党支部书记的组织和管理。优先推荐“五星”党支部书记考录(聘)乡镇公务员和事业编、选拔进乡镇领导班子。近年来,20名村(社区)党支部书记成功考录(聘)乡镇公务员和事业编,干事动力和创业活力得到进一步激发。
抓产业强动能,夯实“五星”支部建设“硬支撑”。着力推动基层党建与产业振兴深度融合、互促共进,以产业兴旺夯实乡村振兴根基。一是强化项目带动。积极推动乡村文旅融合发展,深耕“红绿蓝”三色资源,打造研学、培训、写生、民宿一体化新业态。建成10万平方米省级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园,带动小米、花椒等8个万亩基地规模化发展,打造果蔬、食品、药材等特色农业全产业链。深入推进“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大力培育省市龙头企业3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400余家,年产值达32.1亿元。二是壮大集体经济。坚持把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作为“一把手工程”谋划推动,制定《林州市高质量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三十条措施》,建立完善13个工作专班及推进方案。先后组织召开专班任务部署会、乡村振兴政银企对接会、“小田变大田”土地集中经营座谈会、农村产权交易业务培训会等。探索乡村运营合伙人新路径,创新开展镇村书记领办项目、公职人员反哺家乡、强村论坛智汇乡村等“十大专项行动”,推广强村公司运营“小菜园模式”、电商带动“施家岗模式”、研学培训“下里街模式”等20多种增收模式,搭建“聚人才·建家乡”“抓强村带弱村”发展平台。2023年,全市540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总额1.32亿元,村均收入24.4万元,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有414个,占比77%,其中16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0万元以上。三是注重金融驱动。与林州农商银行联合深入推进“党建引领·金融赋能”共富工程。通过组织联建、人才共育、资源共享、发展共赢,推动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与金融杠杆力量深度融合,切实解决资金投入短缺,产业发展受限问题。截至目前,评定信用户1.4万户、信用村98个,成功支持573户经营户、产业户发展资金5583万元。
抓服务强功能,完善“五星”支部建设“治理网”。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以治理提效实现生态宜居、文明幸福、平安法治齐头并进。一是优环境促生态宜居。坚持党员干部带头,每周五开展“全民动手·清洁家园”活动,持续巩固治理“六乱”开展“六清”成果。深入实施清河、护岸、净水等专项行动,发动群众32万人次,清理垃圾堆(带)、乱堆乱放3.8万余处,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乡村环境面貌得到明显改善。二是抓治理促平安法治。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扎实开展“三零”平安建设,推动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综合治理,开展“千名干警进课堂”“社会治安大巡防”等活动,镇(街道)全部建成“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推广“老白调解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全面筑牢安全生产防线。三是塑乡风促文明幸福。大力开展道德模范、文明家庭等先进典型选树活动,38人上榜安阳市级“乡村光荣榜”、3人上榜省级“乡村光荣榜”。建成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4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49个。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组织开展文明实践等活动2300余场、文化送基层等文化活动200余场。以“一约五会”为抓手,指导各村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打造乡风文明街400余条,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
作者系林州市委书记
来源:《党的生活》2024年第12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