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马完赛后,状态一直不好。后半程的抽筋让我疲惫不堪,小腿也是在周三合练后才缓过劲儿来,可感冒又接踵而至,是训练后受凉还是被同事传染?不得而知。总之头昏脑胀、鼻塞乏力,状态极差。周五还调整了一天,美其名曰“居家办公”。
这段时间,因为训练量增大,强迫自己饭量不减、营养跟上,一边奶粉、蛋白粉,一边小绿粉。精神是变好了,但体脂也蹭蹭地上去了,“腰间盘”增厚明显。看过赛道照片,又被深深地刺激到了,减肥大计刻不容缓。当然,减肥永远是一个沉重的话题。这是后话~
一、先从下半场说起
今年光谷马的名额是找定师兄要的赛中赛名额,从阳光跑团生生抢了一个,而后意识到组织的重要性。为了让黑营小伙伴也能享受跑协的福利,交钱入会拜了码头。厚着脸皮给大家争取名额,武汉站的小伙伴因此拿到了更多光马的入场券。而周姐也放弃石首半马,组团来武汉参赛。所以下半场,必须好好安排!得知赛后周姐要随车赶回石首,于是聚餐时间便定在周六下午,赛前领物的那天。这样既方便跟赛中赛选手一起合影拍照,又方便约摄影师跟我们一起聚餐。
领物当天,约好下午过去,上午就见到小伙伴们在群里陆续发领物打卡的照片,还有不出声、不出气,自个儿悄摸行动的人,不得不吐槽下,这“不讲武德”的“默契”程度有违黑营团队风格。
当然,也有非常给力的家人们。汪姐、小顽童虽然上午就去场馆领了物,但一直在展馆附近等候我们大部队下午到馆汇合,以及下半场聚餐环节准时出席的刘合刚。非常给力,非常感动!在轻功领到赛中赛选手补给,春晖也终于到了,我们一起在汉水展台前打卡留念。(偶遇飞跃战队的一阵风和其他小伙伴们)
领物结束,一行人驱车来到位于家园路6号的鱼宴。这里是武汉站小伙伴徐慧投资的餐厅,也是黑营年会聚餐的地方。“宴请最重要的人”每间包间里都有一行醒目大字,给人温馨不失大气、尊贵不失雅致的氛围感。一进包间,思绪瞬间就被拉回去年年会的场景。菜品一如既往的美味,老板和主厨也一如既往的亲切,席间还会到包间来贴心问候,问问味道如何?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一点没有“老板”端腔。也要再次感谢慧,每次活动都是既出钱又出力,默默地承担所有。这次聚餐又悄悄给买单了。今年黑营年夜饭,鱼宴必须安排上!大家吃着聊着,讨论着明天的赛事,原本还纠结于是否弃赛的念头,最后在说笑间被彻底打消了,决定明天跟大家一起慢摇完赛!
吃饱喝足,在光马群里发了通知:明早07:15在华中科技大学C出口集结合影。约好大家,一群人便早早返程,回家养精蓄锐。
二、赛事当天
凌晨,被窗外的雨声吵醒。摸了下手表,1点钟,开始担心这样的天气怎么跑。4点,雨停了,取而代之的是呼呼的风声。下意识地裹紧被窝,感受着外面的寒冷,看来这趟光马来势汹汹!5点,窗外的风雨声终于消停了些。起床、洗漱、过早,一气呵成。然后出门跟体院的祝老师、高老师汇合,在广埠屯乘地铁出发。高老师还给我们训练营赞助了一大包康比特的盐丸,太给力了,正需要!
这个点车厢里都是来跑马的,虽比不上汉马的热度和人流量,但是家门口的赛事,总还是令人异常欣喜的。地铁里,看微信群里大家陆续发来的照片,发现善权、谢颖、汪姐,还有王容竟然在同一趟车,只是在不同的车厢。下车后,顺利地在出口处汇合,成功合影。
某位住得最近的师兄,慢踱到起点,然后被困在了检录赛道里,于是我们聚集在围栏边再次合影。分发能量胶、盐丸,在体育馆内换好衣服,再次排空,我们便各自出发进场检录。
这次光马,是连续四周的第四场赛事,身体未恢复,加上感冒,所以并没打算跑成绩,完赛就好。既然成绩不重要,那重要的就是感受整个赛事过程了。
唱国歌、拍照、起跑,标准动作结束后一起出发。踏过拱门,脱掉急救毯,然后揉成团投到赛道的围栏外,开始跑起来。可能是服用感冒药的缘故,前面几公里,感觉整个人还软趴趴的,疲软无力。从光谷广场折返到巴黎豪庭这段,接连被几个跑友认出。有跑400的,也有说想破330的,问我跑多少?没定目标,我说完赛就好。同行一段并没有加速跟进,而是让他们继续向前,我则按自己的节奏默默跑着。因为我的目标是安全完赛,得确保状态,稳定输出直到终点。
赛道上,群众一路热情的呐喊,忍不住拍了几段视频。但身体乏力疲惫,便没有再拍,决定专注跑步,以至于错过了小河师姐。11km处,被李丹叫住。她和小河师姐都是这次的骑行AED,在赛道上做随行保障。虽然穿着雨衣、戴着头盔,但丝毫不影响她的帅气!听到叫声便一眼认出她来,回头之际也被她抓拍了一张。
继续前行!赛道右侧,开始出现呐喊的学生,暗红色校服、超级热情,询问后得知是东湖光电的同学们。而后是激情演出的乐队,在雨中奋力起舞的啦啦队,有些动容。这样的天气,在雨中当啦啦队本不是件美差,但她们还是能保持这么饱满的激情和状态,真心不易,于是加油、击掌跟她们互动。非常开心,在赛道遇到@少年的心,见他一路边跑边拍,便主动加他,请他帮忙记录。就这么一路相伴,直到半马过后才分开。
沿路跑跑停停,在半马位置大悦城附近,遇到飞跃战队的破风小分队,何老师、王哥、太极等人,大家带着亲云姐破4,一路陪伴补给,关爱有加,非常给力。
原本听说光马后半段没什么赛道氛围,且加油的志愿者少。但这次光马却感觉非常好,因为有路跑协会赛中赛的小伙伴沿路守候,宣传横幅和加油助威声一路相伴。汤逊湖、5+3、老兵跑团。。。虽然互不相识,但倍感亲切,因为在跑协,就是一家人!
一公里一公里地继续默数着,直到29km的计时牌出现。早早地掏出手机开始期待着,生怕错过,因为29.5km有我们黑子训练营的冷姐在那里。终于,在一阵渐起的呐喊助威声中,看到助威横幅和熟悉的身影。幸好,我用手机完整地记录下来(回看视频时,才看到冷姐用力地摇旗呐喊,那么动容,竟感动得想哭,因为他们从早上7点多就已经在那里等候,非常不易)。第一反应是拿着手机要跟冷姐合影,但反被她一把抱住,拎着早已冻僵的我转身看向路边角落,这才发现今天的特约摄影师嫣然早已机位等候多时,于是一起拍下这张照片。感谢付出,有你们真好!
没做过多停留,接过冷姐塞给我的黑胶补给继续往前。没多远又遇到飞跃战队的小伙伴们,于是打算一起跑完全程。后半段37km时,穿越橘红色“网球拍”的光谷九龙大桥时,亲云姐因为抽筋,停下来调整,才慢慢地拉开了距离。
趁着状态尚好,我继续前行。最后2km,略微提了提速。从540到500,在临近终点1km的位置,看到徐慧的弟弟在前面,默默地追了上去。原本只想打个招呼,不料却激起了他的斗志,要跟我battle冲线到终点。天知道,我已经费了多大力气才跑到那里。连忙摆手说,你跑吧,我慢慢来。虽然这么说着,但自己依旧咬牙坚持,尽量保持配速不掉,不至于拉开更大的差距。
最后一前一后分区冲线,拱门成绩345,最终净成绩344。然后在终点等候,陆续接到华华姐、冷师兄和阿师,分别拍照留念,离开赛道。
三、赛事体验
光马坡多并不好跑,但成绩比南昌马好,后半段还能提速,有点意外。可能是心态放松,没有对成绩有过多期待。也可能是微雨天气相对高温跑起来更从容。
赛事体验的细节,可以提升的空间还是有不少。比如赛事当天,地铁出行不免费;比如在赛道旁围栏外存包,且部分存包车错位停放,导致很多选手翻越护栏过去找车,现场混乱令人担忧。比如半程、全程完赛后,都没有提供接驳车和保暖防寒措施。选手跑完浑身湿透,没有热茶汤驱寒和温暖的场地用于更换衣物。现场只有几顶简易帐篷,很多跑友(包括我自己)都是踮着脚站在湿冷的地上换衣服,中途腿抽筋都没地方处理。
但即便如此,对于光马的整体评价还是非常不错的。从志愿者到企业接力到赛中赛跑团的热情,再到高校学生、啦啦队的加油鼓劲,让这一路的雨战不再孤单。还有大量的医疗保障、AED骑行志愿者和摄影师们,也一直矗立在风雨中等候选手的到来,提供服务。赛后听到师姐和摄影师的描述,才感受到志愿者们的不易,发现置身赛道跑步的我们其实才是最幸福的。想到此,任何的不快都烟消云散。所以,别只顾着赶路,而忘了感受路,适当地放慢脚步,去感受身边的风景和这些可爱的人吧。
四、写在最后
最近因为参赛,多了很多码字的机会,也因为推荐给师父的书获得共鸣和认可,开心不已,有了更多想要记录和表达的欲望。(话说,我会不会是被跑步耽误的作家?)
在文章的末尾,也想给大家推荐这本书,刘同的《等一切风平浪静》。
这是在我状态最不好的时候,给我内心触动非常多的一本书,也是在视频号刷到作者后,立马下单购买的一本书,非常值得一读。
最后,分享书中的一些片段,也是最触动我的文字:
人的幸福,不是和人比较,而是活在自己可控的生活里。
一无所有指的是你失去了一切,也指的是你两手空空,随时可以拥抱一切。
最好的弯道超车,是在自己的赛道里提速,专心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才是安全感的来源。
风会平,浪会停,你会拥有很多次重新出发的可能性。
别急,别怕,清理一下身上的藤壶,等一切风平浪静,再奋力出发!
——献给你,以及那些曾在谷底,也曾怀疑自己,但相信正在变好,也一定会找到破局之路的我们,期待你们读完之后的分享!
最后的最后,再告诉大家一个消息——这个月,我提出辞职了!对于这个阶段、这个年纪的我来说,也许在上市公司安安稳稳地呆着是最好的选择。但我想试试,试着专心去做一件我喜欢的事,不用在意结果。然后,撬掉身上的藤壶,重新出发!
本文作者:黑营武汉站站长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