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人博老师投入了不少时间精力研究张之洞,完成了心血之作《张之洞:一个法政改革者的行动逻辑》。这篇宏文洋洋洒洒五万字,与其说是一篇论文,不如说是一本著作。王老师的作品不多,但每一篇都经得起时间检验,这篇也不例外。笔者揣测,王老师也有把这篇文章作为自己退休之前代表作的深层用心。
论文写完了,投稿之路却颇为曲折,多处碰壁。如何给这篇文章找到一个出处,成了王老师的一个心结。这个时候,他犹豫要不要投给自己任主编的《政法论坛》。自从十多年前担任主编以来,也曾经多次冒出过这样的念头,但都很快被打消。在此之前,王老师在其他期刊投稿也很顺利。这次投稿遭遇如此挫折,还是头一次,出乎意料。
王老师知道,这篇论文能够通过《政法论坛》的严格审稿程序,而且基于对自己文字的了解,这篇文章只会提高期刊的学术声誉。然而,担任主编已经十多年了,王老师保持了不在《政法论坛》发表论文的记录。如果这次破例,则会留下在自己主编的期刊发表论文的经历,这就晚节不保了。
王老师最终决定不向《政法论坛》投稿。再三考虑之后,将其投给武汉大学的《法学评论》。秦前红教授当了十年该刊主编没有在上面发过一篇文章,与王老师惺惺相惜。王老师的投稿通过审稿程序之后,秦老师决定一字不删,用了三篇论文的版面,于2021年第1期发表此文。
王老师担任《政法论坛》主编18年之后卸任,保持了在自己主编的期刊上发表论文数量为零的纪录。
王老师研究张之洞的心血之作最终在张之洞多年经营的武汉发表,也算是一个圆满的结局。
或许,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P. S.: 《天赋酒量》
姚国建老师近日发了一张廉希圣老师的近照,廉老精神矍铄,神采奕奕,我评论“宪法学者长寿,廉老师为明证!”。之后王人博等老师颇有兴致地参与讨论,并从长寿秘诀聊到很多其他有意思的话题。前一段时间,我们发布了这一交流记录,但是删去了抽烟喝酒方面的内容。经过斟酌,这次发出未删节版。老师们对烟酒的态度,请大家批判性地对待——反正我也没有烟酒企业的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