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都昌县的南部,有一个散发着独特魅力的小镇,它的名字叫大沙。它宛如一位安静的老者,静静地坐落在那片土地上,仿佛在默默地诉说着一段又一段动人心弦的历史故事。
大沙镇与县城相距仅 15 千米,其地理位置可谓得天独厚。它的东南方向,与三汊港镇、周溪镇隔水相望,那浩渺的湖水似乎见证着它们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西侧与和合乡紧密相依,彼此相互支持,共同发展;而北部则与大树乡、阳峰乡相邻,友好相处,互助共进。这里不仅拥有着令人称羡的丰富自然资源,还深深蕴含着源远流长、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
大沙镇的总面积达到了 52.40 平方千米,总人口约为 3.6 万。镇政府驻地位于新街社区,其下辖着 1 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和 10 个村民委员会,诸如沿湖、官山、黄香等等,大大小小共计 116 个自然村。这个看似普通的小镇,其名字背后却藏着一个充满温情的故事,而这故事的源头,正是源于那位声名远扬的历史名人朱大沙。
话说在明嘉靖年间,三都出现了一位首富,名为朱时,字月波,号大沙。他的一生可谓是充满了传奇色彩,令人赞叹不已。朱大沙出生于召朴朱村,在三都畈开启了他的商业征程,开设商铺后,凭借着他的智慧和勤劳,将生意经营得红红火火、风生水起。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商业版图不断拓展,三都畈也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形成了一个热闹非凡的小集市。这个集市的出现,意义非凡,它不仅仅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蓬勃发展,还为村民们提供了一个交易农副产品的重要场所,极大地方便了大家的生活。为了进一步方便货物的进出和村民的往来,朱大沙慷慨解囊,毫不犹豫地在那阻碍交通的水港上建造了一座坚固的桥梁。这座桥被后人满怀敬意地称为“大沙桥”,而那个原本不起眼的小集市,也因此而得名“大沙街”,也就是如今人们口中时常提及的老街。
大沙镇的历史沿革可谓丰富多彩,极具故事性。作为都昌县政府下辖的行政区划基层单位,它一路走来,经历了多次意义重大的行政区划调整。从清代对于城乡的明确归属划分,到民国时期的多次更名与合并,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的乡级建制恢复与持续发展,每一次的变迁都宛如一座里程碑,深刻地见证了时代的进步,也清晰地记录了大沙镇一步步的成长与壮大。
在地理环境方面,大沙镇属于濒湖丘陵地区,气候宜人,温和湿润,给人一种舒适的感受。这里的年均气温保持在 17.2 摄氏度,年无霜期约 262 天,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其地势呈现出北高南低的特点,北部山峦起伏,众多的山丘连绵不绝;中部地带则以丘陵为主,地势起伏;而南部则是一望无际、广阔无垠的垅畈和湖汊,风景如画,美不胜收。境内土壤多为红色,那鲜艳的色彩仿佛是大地的热情展现。地表径流由北向南流淌,一路奔腾不息,最终注入南溪湖,而后又浩浩荡荡地汇入鄱阳湖,构成了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
在农业发展上,大沙镇以棉花种植作为主导产业,那大片洁白如雪的棉花田,是大沙镇独特的风景。同时,这里也兼种水稻等作物,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农业格局。这里产出的农产品不仅产量丰富,而且品质优良,凭借着出色的表现,曾多次获得来自各方的表彰与赞誉。此外,大沙镇还拥有着极为丰富的水产资源,外湖捕捞的场面壮观,内陆养殖业也是兴旺发达。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大沙镇在建国后积极行动,兴建了多座水库和圩堤。这些水利设施的建成,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灌溉的效率,增强了防洪能力,为农业的稳定发展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同时,这里的交通状况也极为便利,多条公路如同纵横交错的脉络,穿境而过,将各个村委会和自然村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促进了人员和物资的流通。
除了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之外,大沙镇还是一片充满革命精神的红色热土。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里就勇敢地建立了区、乡农民协会,展现出了人民群众的强大力量;而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它更是成为了游击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革命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如今的大沙镇,已然发展成为一个令人瞩目的全国文明村镇和鄱阳湖生态环境绿色资源示范镇。在这里,人们的生活富足美满,安居乐业。他们怀着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共同守护着这片美丽的家园,用勤劳和智慧书写着大沙镇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