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位00后年轻人分享了他们的养宠故事。
南方周末记者 | 黄思卓
微信号:lydia_horizon
南方周末实习生 | 周新智 李英姿 丁湘瑜
责任编辑 | 汪韬
你家有猫咪吗?
不得不承认,猫已经深入人们的生活,委屈猫、嘴替猫、快乐猫、跳舞猫的图片和视频广泛传播,俨然成为社交语言。
派读宠物行业大数据平台发布的《2023-2024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2023年宠物猫数量为6980万只,单只宠物猫年均消费1870元。一线、二线城市宠主占比为28.9%、41.1%,年轻宠主占比继续攀升。
社区网站“豆瓣”上,和猫有关的群组人数众多,猫、爱猫生活、猫小组、猫咪俱乐部等群组参与人数累计过百万。问答平台“知乎”也有很多关于年轻人养猫的帖子,浏览量动辄数百万次,很多人都在问,年轻人为什么爱养猫?
8月8日是国际爱猫日,六位00后年轻人分享了他们的养宠故事。这些年轻人成长的环境是互联网短视频时代,智能手机和手机上网已经非常普及,从小沉浸于猫咪视频,“云养猫”、“云吸猫”。他们还在求学或刚刚工作,还没有在城市里稳定扎根,而猫随遇而安,照护需求较小,更适应高楼小区和铲屎官早出晚归的生活方式。
他们关注动物福利,家里的猫都不是购买而来,而是领养家猫或者收留流浪猫,习惯性地用“她/他”替代“它”,彰显猫咪更像家人。养猫过程中,这些年轻人大多经历了从未成年到成年、从校园到社会的困惑、迷茫。猫咪作为“家人”,让年轻人感受到亲昵的陪伴和纯粹的信任,学会了照顾和离别,这是一种确定的、长久的幸福。
“不是猫咪需要我,而是我更需要猫咪。”
主人:吱吱,20岁,坐标安徽
猫咪:李爱华,3岁
猫咪“李爱华”,最喜欢宅在家里躺平。受访者供图
我周围人基本都比较喜欢猫,小区周边的流浪猫经常被投喂,学校的猫协是规模最大的学生社团之一,专门照看流浪猫,给它们建猫舍、喂猫粮、找领养人。我宿舍楼下就有一个猫窝点,那只小猫非常亲人,每次遇见都会躺下来让我摸它肚皮。
我家里也有一只猫,已经被我们养得有点胖,平时喜欢随地大小躺,晚上跑酷撞到门时会发出“咚”的巨响。猫咪不会说话,在每天的相处中,我也渐渐知道它不喜欢猫窝,只喜欢玩猫窝上的毛绒球,痴迷我们带回来的每个快递箱,喜欢跳上床,钻进被窝,挨着我们一起睡觉。
我能理解对猫无感,甚至讨厌猫的人。猫本质上是和蛇、蝎子一样的动物,只是长得比较可爱,容易受到大众喜欢,所以有人讨厌也是很正常的。但是我非常不支持虐猫的行为,希望将来可以出台惩罚虐猫者的法律法规。
从小看的电视剧里面,父母、孩子外加宠物的家庭形态非常常见。我们这一代个体的原子化特征越发明显,习惯独来独往,也习惯在脆弱之时独自与孤独、焦虑博弈,或许,不是猫咪需要我,而是我更需要猫咪。我需要爱华陪伴我走过忙碌的高中、迷茫的大学和未来上班的岁月。她和爸爸妈妈一样,都是我重要的家人,是一条闪亮亮的金线,将我与家乡遥遥相连。
“养猫和养狗差异显著,没想到我在这个年纪就要学习如何当一个二胎宝妈。”
主人:猪猪,24岁
猫咪:黑区区,3个月
猫咪“黑区区”,精力旺盛,最喜欢深夜跑酷。受访者供图
“黑区区”是一只流浪猫,被人发现时,是在一座高架桥下,车辆川流不息,这只小猫就在路边踉踉跄跄,找不到猫妈妈。我想给它一个家。
我感觉猫是比狗更容易同居的伙伴,体型较小,不用早晚遛,照料难度较低,不太会咬伤别人或者嚎叫扰民。一年前,我就开始养狗了,实话说真没见过同龄人里刚毕业就养狗的,感觉自己是个奇葩,更没想到我在这个年纪就要学习如何当一个二胎宝妈。
我原本计划把狗和猫分开几天,狗哥哥显然不同意,隔着卧室门狂嗅,猫也很大胆地熟悉环境。于是我妥协了。幸运的是,他们熟悉彼此的速度远超想象。三天后,猫已经会爬到狗身上,把狗耳朵当做打闹对象,而狗很包容,偶尔也会假装要以牙还牙吓唬妹妹。物种不同,毛色不同,叫声不同,一点也不影响他们交流感情。
在“一胎照书养”的阶段,我曾因狗啃地板、咬沙发、吃纸巾等“行为问题”无比焦虑,那时刷了不少养狗指南、小红书养狗帖,甚至考虑购买高昂的付费课程,以及找训犬师上门训狗。现在,我已经松弛很多,冷静反思人和宠物之间的权力关系后,我决定不给黑区区太多的规训,在一定程度上接纳它带来的变化甚至破坏,尊重不受控制的灵感和大胆的行动力。这才是猫本身的面貌,自由与冒险的代表,我们是平等地生活在一起。
很多遗弃的发生,恰恰是因为对猫这个物种缺乏理性、科学的认识,只是想象了一个可爱猫猫的形象,尤其是短视频大众文化营造了一种虚假的“完美”,把宠物当做商品,并要你接受一整套解决“问题”的配套产品。养猫不是喂饱它,而是需要了解猫的性格特点和生活方式,经过各种相互适应和磨合,才可以更好地一起生活。
“绝育后,叮当会不会恨我们剥夺了它的‘天赋喵权’?”
主人:凯凯,20岁
猫咪:叮当,6岁
猫咪“叮当”,爱运动,爱掉毛。受访者供图
大部分铲屎官都有给猫绝育的经历吧,这或许是猫生最大的手术之一,猫紧张,人也紧张。
我知道绝育要趁早,不然会影响猫咪的生理和心理。所以在我家叮当不到一岁的时候,我和姐姐带它去绝育。
叮当是我亲戚朋友家的猫妈妈生的四胞胎之一,黄色的眼睛又大又圆,特别可爱。我很少见它如此紧张,把自己缩成小小的一团,窝在笼子的深处。去医院的路上,我和姐姐一直逗它。
等医生接到叮当时,它已经没有那么害怕。做好相应检查后,叮当就被抱去手术室。绝育后,叮当好像还不知道自己发生了什么,它像往常一样低下头想舔屁屁,结果发现蛋蛋没了,我看到它在原地呆了好几分钟,跟傻了一样。叮当会不会恨我们剥夺了它的“天赋喵权”?可是叮当,我们真的是为了你好呀!
故事四:
“差不多一周时间,贝贝就获得了爸妈的喜爱。”
主人:芙芙,22岁
猫咪:贝贝,1个月
猫咪“贝贝”,名字是主人妈妈取的,因为他是家里的宝贝。受访者供图
从小到大,我都非常喜欢猫,由于没有自己独立的空间和经济来源,一直不敢主动去领养或买猫。因此,学校里的猫猫便成了我的“能量补给站”,每当我感到难过悲伤,看着小猫乖巧地趴在我的腿上,这毛茸茸的一小团便能让我获得巨大的能量。
但我仍然期待着能拥有一只属于自己的猫猫。直到2024年7月8日晚,我和朋友走在路上听见微弱的喵喵喵声,就在一个小货车底下,发现了一只黑白相间的流浪猫。那一瞬间,就像是命运的安排,我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我告诉爸妈我要把一只流浪猫带回家,最开始爸妈非常不乐意,他们觉得猫猫会乱拉乱尿,搞得家里很脏,而且我开学返校后,照顾的责任全在他们身上。但回家之后,妈妈虽嘴上抱怨了几句,马上就开始给它找吃的东西,爸爸也翻箱倒柜找箱子给它做窝。
贝贝很善于打理自己,每天都干干净净,差不多一周时间,贝贝就获得了爸妈的喜爱,妈妈经常对贝贝说“我们是一家四口了”。
养猫支出并不算大,在猫咪健康的前提下费用大概是4500元/年,其中食物开销最大,占50%~60%,其次是猫砂。驱虫400元/年左右,绝育花费800元。猫咪洗澡可以自己洗,也可以在外面宠物店洗,50-100元/次。对于养猫新手来说,还要给小猫注射疫苗以及购置必要的生活用品,支出稍多一些。不过,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是负担得起的。
为了给贝贝一个幸福的猫生,我要更加好好学习、工作。
故事五:
“上下班路上偶尔也会看到流浪猫,我已经明白社会不是一个大型的爱猫协会。”
主人:久诺,23岁
猫咪:玫瑰,年龄不详
猫咪“玫瑰”,深藏不露的“打架王”。受访者供图
又是一个毕业季,我在2023年夏天毕业时,从大学带走了一份特殊的“毕业礼物”。没错,这份礼物就是游荡在学校的一只大白猫,名叫“玫瑰”,是它陪我开启“社畜”生活。
我当时是学校爱猫协会的骨干,参与救助校园里的流浪猫。这只猫刚来时出了名的坏脾气,一点也不喜欢别人触碰或投喂,唯独非常亲我,只愿意让我抱。
于是大四的这一年里,我天天去照顾他,有了感情,毕业后正式领养了它。刚工作的我,时常感到焦虑,尤其是人际关系。给猫铲屎、梳毛、陪伴的时刻,抚平了我的压力。没有猫时,我自己独处会有种被抛弃的焦虑感,有猫之后这点改善了很多。现在我一出差就会想猫,希望能尽早回家抱着小猫咪睡觉。
上下班路上时常也会看到流浪猫,以及并不科学的救助。公司楼下的院子里,一度有近二十只流浪猫,几乎都是生病伤残,甚至正形成口炎、跳蚤等卫生问题。如今,我已经明白社会不是一个大型的爱猫协会,公众对科学救助的认识还存在不足,对流浪猫不进行及时救治和绝育,只是一味地投喂,这样朴素的善意,只会让病猫越来越多。
学生的流浪猫救助组织正面临很多挑战,难以持续运转,这也是民间救助组织发展的缩影,例如救助粮申请挤压,TNR(Trap抓捕,Neuter绝育,Release放归,管理流浪猫的一种方法)社区推广困难,资金筹措遇阻。目前,也有一些企业通过猫粮捐赠、免费绝育、协助就医等方式,参与到流浪动物的公益事业中,和民间救助组织联动,我想这应该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方向。
故事六:
“离别是人生必修课,我的这堂课,是小猫教给我的。”
主人:香鱼,21岁
猫咪:年年、团团
猫咪“年年”(2019.12-2020.6),最喜爱的食物是牡蛎。受访者供图
17岁生日的前一天,爸爸突然很严肃地召开了一次家庭会议,朋友家的暹罗猫刚生了一窝小猫,想问问我们的意见要不要接一只回家。
我从小就想养一只小宠物,这实在是天大的好消息,但承担家里大多数家务的妈妈提出了强烈反对。在我们的再三承诺与保证下,她终于松口。于是,那年的生日,我收到了全世界最棒的礼物——一只暹罗小猫,我们给它起名叫“年年”。
年年刚来我们家时非常紧张,一直不吃不喝,让人非常担心,我们紧急从网上查到小猫可以吃蛋黄,给它煮了个鸡蛋,又加了点水和到一起,终于是吃了点。后来我才知道这是正常现象,让小猫自己适应几天就好。可能是那几天蛋黄吃多了水又喝少了,年年有点便秘,每次上厕所都要“咪哦咪哦”地叫,又可怜又好笑。
当时还处在新冠疫情刚暴发的那段时间,我也在家里上网课。年年每天都陪我听课、写作业。多数时间它安静地趴在我的腿上睡觉,热热柔软的一团,睡醒了就起来捣捣乱,玩一会散落在桌子上的笔,或者一屁股坐到电脑键盘上,把屏幕挡得严严实实。我把它挪开,它就再坐上来,我不得不停下手上的任务,摸摸它的小脑瓜。
有了年年的陪伴,在家隔离的日子没有那么乏闷。隔离解除,我们带年年去看了海,看了烂漫山花,去到乡下田间,弥补了因为疫情在家而错过的春天。
2020年6月,年年趁着门没关的时候偷偷溜下了楼,姐姐找到它时已经奄奄一息了,我放学回家满屋子找不到它,急得满头大汗。当妈妈告诉我真相时,我触摸到的只有它僵硬冰冷的身体。我们把年年埋在了楼下小区围栏旁,因为每年的夏天那里都会开满蔷薇,年年喜欢花花草草。把它放进小土坑时,我仿佛听到了一声微弱的猫叫,我知道那一定是年年在和我作最后的道别。
人们常说,离别是人生必修课,我的这堂课,是小猫教给我的。
后来,我又养了一只猫,带着对年年的思念。我告诉身边想养猫的朋友,养猫前一定要确保自己有足够的经济能力,要有稳定、安全的居住环境,照顾好小猫,保持耐心和责任心,永远不离不弃。
梁淑怡|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