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请关注公众号,高三全年课件附赠资料,需要Word版微我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材料一:
(摘编自《作为思想的“国产3A”:中国游戏史视阈中的<黑神话:悟空>》)
材料二:
(摘编自《从“西游文学”到“游戏文学”:<黑神话:悟空>的文学破局》)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国产游戏中的经典之作之所以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与文学进行结合,是因为这是国产游戏的重要特色之一。
B.《黑神话:悟空》的取材是对原著内容的跨媒介复述,游戏中出现的孙悟空“感情线”引发了不少质疑。
C.《黑神话:悟空》不是直接继承《西游记》原著,因而受到“原著党”玩家的质疑。
D.数字游戏并非一定要包含文学元素,但如果能有效地使用文学,会更易提升游戏的“灵韵”。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黑神话:悟空》从场景、美术风格、台词内容、战斗设计等内容都对本土文化进行了充分的整合,所以中国玩家通关游戏的时间会比国外玩家大幅缩短。
B.《黑神话:悟空》为了在游戏中达成反向“圣地巡礼”的效果,在场景设计上,基于中国多地古建筑取材、实景扫描,涵盖了全国多处名胜古迹。
C.游戏借用已有文学作文的弊端也很明显:既可能因为过于遵从原著而缺少吸引力,也可能会因为过于偏离原著而受到一些质疑。
D.从《黑神话:悟空》带来的原著讨论效果来看,新媒体时代下,面临尴尬境遇的经典文学必须借助现代游戏才能实现自身的破局。
3.下列选项中,与两则材料中观点不符的一项是( )
A.86版《西游记》主题曲《云宫迅音》的改编版在游戏中会成为某个状态下玩家释放技能时的背景音乐。
B.《黑神话:悟空》实际上只取用了原著小说中祸起观音院、路阻火焰山等剧情外壳,游戏中的情节和原著存在不少的差异。
C.《黑神话:悟空》采用了类似古典章回标题的方式命名,如第一回的“火照黑云”、第四回的“曲度紫鸳”。
D.随着游戏的上线,各大网络平台上相继出现了对《黑神话:悟空》隐藏剧情的解读,这也吸引了许多非游戏玩家的关注。
4.两则材料都着力从多角度挖掘《黑神话:悟空》走红的因素,但对其受争议之处的思考略有不同,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概括。
5.综合两则材料内容,请你以一名中国玩家的视角,谈谈《黑神话:悟空》获得成功的原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凤凰游记
沈汉涛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向往湘西凤凰古城的民俗风情,而探访使“我”领略到古城民俗风情之美,并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B.故居中女游客旁若无人地吟诵沈从文作品中的语句并拍摄视频,让“我”为先生高兴的同时也暗藏些许不满,因为女游客没有顾及他人感受。
C.“我”仔细端详先生的手迹文稿,娟秀的毛笔字是十分上乘的书法,文稿被反复修改,可见先生认真严谨的创作态度。
D.长篇小说《边城》描绘了湘西“世外桃源”般的美好图景,叙述了美丽忧伤的爱情故事,小说的成功源于沈从文在湘西社会底层的磨砺体验。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描绘沱江景物有条不紊,按照从黑夜到白天、从整体到部分、从江面到江岸的时空顺序,使沱江风物清晰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B.文章在描写书房环境之前,插叙了沈从文从当兵、求学到进行文学创作的经历,沈先生在异地求索奋斗,但从来不曾忘记家乡凤凰。
C.在书房中“我”和老者的对话,以及“相视一笑”的表情,都表现出我们对沈从文的一致看法:先生创作丰富,有着非凡的韧劲和定力。
D.文本结尾直抒胸臆,以对先生的敬意收束全篇,呼应开头对先生作品的喜欢,构成一条完整的感情线索,情感层层推进,强化抒情色彩。
8.阅读文末划线的句子,你认为凤凰古城和沈从文谁成就了谁?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9.文本描写凤凰古城和沈从文故居环境的文字有多处,请结合文本分析各自的作用。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材料一: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有删减)
材料二:
(节选自苏洵《权书·项籍》)
【注】①章邯,秦朝末年著名将领。②即楚怀王(熊心),是楚怀王熊槐之孙。秦二世二年(前208年)夏六月,被楚地反秦军首领项梁等拥立为王,仍号“楚怀王”。
10.材料中画框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勾选相应位置。
项羽召见A诸侯B将C入D辕门E无不膝行F而前G莫敢仰视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疾,快速,与《劝学》“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的“疾”意思相同。
B.假,代理,与《苏武传》“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的“假”意思相同。
C.“方籍之渡河”与《鸿门宴》“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的“之”用法不相同。
D.诚,如果,与《屈原列传》“楚诚能绝齐”的“诚”字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章邯击败项梁后认为楚军不足忧虑,犯了轻敌的大忌,为其后来的失败埋下了隐患。苏洵还认为可以利用此时秦军轻敌的心理,趁机袭击秦国留守的人少力弱的军队,必能攻入咸阳。
B.对于救赵,项羽主张速出兵渡河,与赵军内外夹击秦军;而宋义认为应先使秦赵相斗,无论秦胜秦败对己方都有利。苏洵的看法与项羽、宋义又有不同。
C.巨鹿之战中项羽率兵破釜沉舟,与秦军作战时断绝了秦军的通道,所以战胜了秦军。此战充分展示出项羽卓越的军事才能,对此司马迁和苏洵都表示肯定。
D.巨鹿之战使项羽声名大振,确立了项羽在各路义军中的领导地位。司马迁在字里行间高度肯定了此战意义,但是苏洵却认为项羽没有在战前进行细致的谋划,失去了称霸天下的机会。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
(2)夫秦人既已安沛公而仇籍、则其势不得强而臣。
14.巨鹿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项羽在其中大放光彩。但苏洵却从此战中看出项羽“虑之不长、量之不大”,你是否同意苏洵的观点?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分析。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赤甲①
杜甫
卜居赤甲迁居新,两见巫山楚水春。
炙背可以献天子,美芹由来知野人②。
荆州郑薛寄书近,蜀客郗岑非我邻③。
笑接郎中评事饮④,病从深酌道吾真。
【注】①赤甲,山名,在重庆奉节东。此诗作于大历二年(767年)三月,时杜甫56岁,客居夔州。②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中有“野人有快炙背而美芹子者,欲献之至尊,虽有区区之意,亦已疏矣”句,意为“有农夫在哂太阳时觉得十分暖和舒服,吃美芹感到味道鲜美,便想把这个好处献给国君,即使他有这份心意,也是太不切合实际了。”③郑薛:郑审、薛据。郗岑:郗昂、岑参。都是杜甫的朋友。④郎中评事:指吴郎中、崔评事,前者为朋友,后者为表弟。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两联承题叙事,诗人迁居赤甲,两见春天,有“炙背”“美芹”之享受,但于生活惬意之中也隐含落寞之感。
B.颈联诗人提到几位朋友与自己的距离远近不同,对此诗人有喜有叹,但都流露出对友人的深挚友情与浓浓思念。
C.尾联写诗人虽有病缠身,但面对胜友佳酿,还是放下了平日的苦闷,开怀畅饮,本真相待,体现了诗人的旷达。
D.杜诗风格“沉郁顿挫”,这一特点在本诗亦见一斑。本诗悲中有喜,喜中含悲,情感复杂深刻,耐人寻味。
16.叶嘉莹先生评杜甫诗歌,认为有“严肃中之幽默”,请结合本诗的颔联分析说明。
四、默写题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开学第一课上,王老师用《谏太宗十思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话,引导学生们认识到历史上很多人能做好开头,却不能坚持到底,求学和做事都应该善始善终。
(2)暑假小明游览祖国大好河山,登上岳阳楼俯瞰洞庭湖,湖水浩瀚无垠的磅礴气势和宏伟壮丽的景象震撼了他,他不禁吟诵出杜甫《登岳阳楼》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云”这个意象在古典诗词中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它可以表达自然之美,也可以表达超脱傲然的情怀,还能表达怀人思乡的情感,如高中古诗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AI“专家”在身边
18.下列选项中双引号的作用与文章标题“专家”相同的一项是( )
A.他看上去更像一个地道的湖南农民,这使我想起了农民送给他的“泥腿子专家”的称谓。
B.我们也仿照八股文章的笔法来一个“八股”,以毒攻毒,就叫做八大罪状吧。
C.要说明“木”字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
D.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他们难得的佳肴。
19.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0.文中第二段标序号的句子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21.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2.文中“投喂”一词用得新颖、生动,请赏析其妙处。
六、材料作文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鲁迅先生在《故乡》中写道:“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有的人出发了再找路,有的人没有路便不敢出发,有的人走着走着便明确了路的方向,有的人也因此迷失。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A.错误:因果倒置。原文:与文学进行结合虽非国产游戏所独有,然而国产游戏中的经典之作却一贯选择这一相似的表达路径,因此或应理解为是国产游戏的重要特色之一。
B.错误。曲解文意。原文是:《悟空》的制作因承认取材于《西游记》而被部分人默认为是对原著内容的跨媒介复述,故而游戏对孙悟空情感经历的表现在微博、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平台上受到一定议论。
C.错误。扩大范围。原文是“《黑神话》的故事本身并非对《西游记》的直接继承,而是以解构的方式重组了原著的世界观。对于这种解构本身是好是坏,难以在客观立场上作出价值判断,但对于那些期待“基于《西游记》原作改编”的玩家来说,这种解构显然是难以接受的。”难以接受的原因是“解构”了原著,而不仅仅是“没有直接继承”。两者在程度上有所区别。
2.答案:C
解析:A.错误,过度推断。原文:中国玩家游玩《黑神话》不同于外国玩家,也不同于游玩外国游戏,其对游戏内容的理解成本相对较低。只是在“理解”上更容易,并不代表更容易通关。
B.错误,偷换概念。原文: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游戏开发提供了参考内容,同时实现了一种反向“圣地巡礼”的效果——实际存在的景观乃至奇观被浓缩到游戏场景中,成为游玩体验的一部分。反向“圣地巡礼”的效果是在玩家游玩时才能体现出来的,而不是在设计环节就有的目的。
D.错误,或然与必然。原文:据此,借由游戏或将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如今文学作品那种过于严肃的接受方式。
3.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二:借用已有的文学作品显然还能够吸引非玩家群体加入到对游戏的关注与讨论中。可知吸引非游戏玩家的主要是“借用已有文学作品”的模式,而不是玩家的二创解读。
4.答案:材料一:主要关注《黑神话》故事是对原著的解构,这种解构容易受到“基于《西游记》原作改编”的玩家的质疑。比较笼统。
材料二:除了关注到游戏内容对原著的改编外,还从游戏中的文学运用方式、游戏文学本身的发展角度进行思考,包括游戏改编原著的范围和程度、游戏中是否需要包含文学、应当如何完成自己的文学表达以及游戏对于经典文学的传播作用。思考更深入。
解析:
5.答案:①游戏在场景影像、文本和战斗系统等多个层面转化并利用了“中国故事”,让中国玩家的体验更好。
②游戏基于整合与再利用中国《西游记》文本和文化资源所产生的互文性,使得中国玩家理解难度相对较低,且更愿意深入游玩、体验。
③游戏自身的原生文学表达可圈可点:既有对已有的“西游文学”进行解构与重述,也进一步营造了“新西游故事”且文本、音乐、影像、玩家动作与游戏机制的交融更成为了游戏的独特修辞。
解析:
……略
10.答案:CEG
解析:句意为:“项羽在打败秦军以后,召见诸侯将领,当他们进入军门时,一个个都跪着用膝盖向前走,没有谁敢抬头仰视。”难点在“召见诸侯将”后断,而非“将入辕门”前断,因为“诸侯将”“膝行而前”应是在进入辕门之时、之后,不应在进入辕门之前,而“将”应和“诸侯”放在一起译作“诸侯将领”,而非和“入辕门”放在一起译作“将要进入辕门”。
11.答案:A
解析:A项解说错误,《劝学》“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的“疾”意为“洪亮”,指声音宏大。C项解说正确。“方籍之渡河”的“之”是结构助词,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鸿门宴》“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的“之”是动词,译为“去,往,到”。B项和D项都解说正确。
12.答案:C
解析:C项中有两处错误。一是“战胜了秦军”的原因不仅有“项羽率兵破釜沉舟,与秦军作战时断绝了秦军的通道”,还有“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原因片面;二是“对此司马迁和苏洵都表示肯定”错误,苏洵确实明确肯定了“项籍有百战百胜之才”,但并不是由此战(巨鹿之战)而肯定,而是站在后人视角对项羽所有作战表现的总评,“对此”“都表示肯定”错误。
13.答案:(1)如今秦国攻打赵国,打胜了,士卒也会疲惫;我们就可以趁敌人疲惫不堪的时候(进行攻击)。
(2)秦地人民既然已经安心接受沛公的统治,而对项籍产生了仇视心理,那么势必不要再强迫使他们臣服(于项籍)了。
解析:
14.答案:示例一:不同意。仅从巨鹿之战是无法看出项羽谋略缺乏远见,度量不够宽大的。理由如下:①巨鹿之战前项羽能准确把握局势,认为当时收成不好百姓贫苦、军中无存粮,形势危急,国家安危在此一举,应快速渡河与秦战,该策略后被事实证明有效;②巨鹿之战时项羽破釜沉舟,断绝后路,激励了士兵斗志,楚战士无不以一当十;又断绝了秦军道路,造成秦军混乱,最终大破秦军;③巨鹿之战后项羽成为真正的上将军,确立了在各路义军中的领导地位,有利于后来的争霸天下。
示例二:同意。项羽确实谋略缺乏远见,度量不够宽大。理由如下:①章邯轻视楚军,把秦之精兵良将都派去围攻钜鹿,这时项羽如果能率领拼死作战的士兵,袭击秦国留守的那些既有轻敌心理而又人少力弱的军队,攻入咸阳是十分容易的事。②项羽渡河北上后若能率军进攻秦国咸阳,攻占后可控制住全天下,就能比刘邦赢得先机,巨鹿之战及之后一段时间的作战使项羽贻误了时机,刘邦早已进入咸阳获得民心。③项羽不该同秦国将领争一时胜负的名声。
解析:首先,要理解苏洵的观点“虑之不长、量之不大”,这句话说的是项羽谋略缺乏远见,度量不够宽大。若不同意此观点,就围绕项羽“谋略有远见,度量够宽大”从材料一中筛选事实论据,可从巨鹿之战前、战时、战后三阶段分别找项羽依据局势作出的战略策划、有预见性的战策实施、战后的积极影响,找到对应材料理解、翻译出大意即可。若同意此观点,就围绕项羽“谋略缺乏远见,度量不够宽大”,从材料二中筛选信息,主要从苏洵设想的直向咸阳的进攻策略、比刘邦失去了进入咸阳的先机、与秦将领争一时胜负的性格弱点等角度进行作答。
【译文】
材料一:
章邯击败了项梁军队以后,就以为楚国的兵力不足以忧虑,于是引兵渡过黄河攻打赵国,大败赵兵。这时,赵歇作赵王,陈余为大将,张耳任相国,都逃进了巨鹿城。
楚王召见宋义,与他议事,非常喜欢他。因此任命他为上将军,项羽为鲁公,为次将,范增为末将,出兵救赵。其他将领都为宋义部属,号为卿子冠军。
部队进发抵达安阳,停留四十六天不向前进。项羽说:“我听说秦军把赵王包围在巨鹿城内,我们应该赶快率兵渡过黄河,楚军从外面攻打,赵军在里面接应,打垮秦军是确定无疑的。”宋义说:“我认为并非如此。如今秦国攻打赵国,打胜了,士卒也会疲惫;趁敌人疲惫不堪的时候进行攻击;打不胜,我们就率领部队擂鼓西进,一定能歼灭秦军。所以,现在不如先让秦、赵两方相斗。若论披坚甲执锐兵,勇战前线我宋义比不上您;若论坐于军帐,运筹决策,您比不上我宋义。”于是通令全军:“凶猛如虎,违逆如羊,贪婪如狼,倔强不听指挥的,一律斩杀。”又派儿子宋襄去齐国为相,亲自送到无盐,置备酒筵,大会宾客。当时天气寒冷,下着大雨,士卒一个个又冷又饿。项羽对将士说:“我们大家是想齐心合力攻打秦军,他却久久停留不向前进。如今正赶上荒年,百姓贫困,将士们吃的是芋艿掺豆子,军中没有存粮。再说集中了境内全部兵卒粮饷交给上将军一个人,国家的安危,就在此一举了。可是上将军不体恤士卒,却派自己的儿子去齐国为相,谋取私利,这不是国家真正的贤良之臣。”项羽就到军帐中斩下了宋义的头,出来向军中发令说:“宋义和齐国同谋反楚,楚王密令我处死他。”这时候,将领们都畏服项羽,没有谁敢抗拒,于是大家一起立项羽为代理上将军。
项羽就率领全部军队渡过漳河,把船只全部弄沉,把锅碗全部砸破,把军营全部烧毁,只带上三天的干粮,以此向士卒表示一定要决死战斗,毫无退还之心。部队抵达前线,就包围了王离,与秦军遭遇,交战多次,阻断了秦军所筑甬道,大败秦军,杀了苏角,俘虏了王离。这时,楚军强大居诸侯之首,前来援救巨鹿的诸侯各军筑有十几座营坐,没有一个敢发兵出战。到楚军攻击秦军时,他们都只在营垒中观望。楚军战士无不以一当十,士兵们杀声震天,诸侯军人人战栗胆寒。项羽在打败秦军以后,召见诸侯将领,当他们进入军门时,一个个都跪着用膝盖向前走,没有谁敢抬头仰视。自此,项羽真正成了诸侯的上将军,各路诸侯都隶属于他。
材料二:
唉!以项籍百战百胜的才能,而最后却兵败垓下而死,对此倒也不必奇怪。我从钜鹿之战中,即看出他的谋略缺乏远见,度量不够宽大,未尝不对他很晚才死在垓下感到奇怪。当项籍渡过黄河北上之时,沛公才开始整顿兵马向武关进发,这时项籍如果率领军队去进攻秦国,趁着刘邦军队的锐气而利用它,就可以攻占咸阳,控制住全天下。但他不知道运用这种策略,却愚蠢地去同秦国的将领争一日胜负的名声,既然已经在钜鹿大获全胜,却又在黄河以南新安县一带往返作战,等到他到了函谷关时,刘邦早已经进入咸阳几个月了。秦地人民既然已经安心接受沛公的统治,而对项籍产生了仇视心理,那么势必不要再强迫他们臣服项籍了。所以项籍虽然把刘邦改封到汉中,而自己最后建都在彭城,致使刘邦仍然能够再次占领三秦。这样,天下的形势就要归汉,不会归楚;楚虽然能百战百胜,还有什么用处呢?所以说:项籍终于在垓下战败身亡,钜鹿之战就已出现预兆了。
有人也许会问道:“(即使按照你讲的这种策略去做)又怎么可以断定项籍一定能攻入秦国呢?”我回答说:项梁死后,章邯以为楚军不是忧虑,所以就转移兵力去攻打赵国,颇有轻视楚军之心,因而把精兵良将都派去围攻钜鹿。这时项籍如果能率领拚死作战的士兵,袭击秦国留守的那些既有轻敌心理而又人少力弱的军队,攻入咸阳是十分容易的事。
15.答案:C
解析:“体现了诗人的旷达”错误。本诗是即事抒怀诗,尾联喜悦之情因胜友佳酿而发,虽然一扫平日的苦闷,但也只是一时,无法看出诗人的旷达。
16.答案:①“严肃”指杜甫面对悲苦,能以严肃的态度真实地反映现实,表达深沉的情感态度。“幽默”指杜甫对于悲苦有一种幽默的表达,甚至从中发现乐趣。②“严肃”的表现:“炙背”“美芹”虽美,但也可见诗人生活落魄。诗人正视并书写生活的苦难,并且在愁苦中还惦念“献天子”,忧国之心可见一斑。③“幽默”的表现:有“炙背”“美芹”的生活惬意自在,而这种生活与“野人”的自己正相称,其中流露出一种幽默的自嘲。
解析:这是一道“据评解诗”类题目,需要学生先理解叶嘉莹先生评语的意思,然后再结合本诗进行分析、找到如此评论的依据。“严肃中之幽默”是指面对悲苦的现实杜甫的态度和表达形式。“严肃”是指杜甫以严肃的态度真实地反映现实,表达深沉的情感态度;要结合本诗颔联中所体现的悲苦和深沉的情感来分析。“幽默”是指杜甫书写悲苦的现实时并不一味地表达苦闷,而是以一种欣赏的态度看待现实中的美好,以一种幽默的表达来自我解嘲;要结合颔联中的自嘲来分析。
17.答案:(1)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2)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3)示例一: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示例二: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示例三: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解析:
……略
解析:
23.答案:略
解析:一、材料核心内涵
材料以鲁迅先生的名言“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为出发点,围绕不同人面对“路”的态度展开讨论。这里的“路”可以有多重含义,既可以是实际的道路,也可以象征人生的道路、事业的方向、理想的追求等。
二、不同态度分析
“有的人出发了再找路”
积极方面:体现出勇敢和行动力。这类人不等待完美的条件和清晰的路径,敢于先行动起来,在实践中探索前进的方向。他们具有开拓精神,不畏惧未知,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
可能存在的问题:如果缺乏一定的规划和思考,可能会走一些弯路,浪费时间和精力。“有的人没有路便不敢出发”:
积极方面:表现出谨慎和理性。这类人在行动之前会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希望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和路径后再行动,以降低风险。
可能存在的问题:过于保守可能会错过很多机会,而且在等待的过程中可能会陷入犹豫不决的困境,始终无法迈出第一步。
“有的人走着走着便明确了路的方向”:
积极方面:展示了成长和适应能力。这类人在行动的过程中不断地学习、反思和调整,逐渐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和方向。他们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改变自己的策略,具有较强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调整能力。
可能带来的启示:告诉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要害怕迷茫,只要坚持前行,不断地探索和尝试,就有可能找到自己的方向。
“有的人也因此迷失”:
消极方面:反映出缺乏坚定的信念和目标。这类人在行走的过程中可能会被各种诱惑和困难所干扰,失去了自己的方向。他们可能没有明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追求,容易随波逐流。
警示意义:提醒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自己的信念,不被外界的因素所左右。
三、立意角度参考
①鼓励勇敢出发,在实践中寻找道路。强调行动力和开拓精神的重要性,即使没有明确的方向,也要敢于迈出第一步。
②倡导理性规划与勇敢行动相结合。在出发之前可以进行一定的思考和规划,但不要过于犹豫不决,要适时地行动起来。
③强调在人生道路上要不断地反思和调整。通过行走和实践,逐渐明确自己的方向,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人生规划。
④警示人们要坚定信念,不迷失自我。在面对各种诱惑和困难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追求。
总之,这段材料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思考角度,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去探讨人生的道路和选择,引导我们思考如何在不确定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方向并坚定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