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滋有味过大年(作者:侯宝良)

旅行   2025-01-28 00:03   上海  

阿拉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老底子事  忆老底子人

诉老底子情


有滋有味
过大年



侯宝良

快过年了,老邻居又讲到从前过年的热闹劲:“真叫开心啊!”以前平民百姓都看重过年,即使穷人家也要按照老规矩来寻开心。
过去人多地方小,东西堆放凌乱,家家过新年了,就忙着整理房间打扫卫生俗称“抖遗尘”,现在住房条件好了,房间平常就蛮清爽,不用过年来大扫除。以前准备年夜饭不要太忙哦,年前家家早就挂满了凭票证到处排队买来个年货,琳琅满目。现在网购,手机上点点要啥有啥送上门。还有年前洗澡也是大事,家里都没卫生设备,大家又集中在大年夜去浴室,浴池里人多得来更像插蜡,老辈人讲是“去晦”,以图来年吉祥。
弄顿年夜饭要忙上一整天。煎、炸、炖、煮,样样功夫都豁上了。满桌个丰盛晚餐只等全家人来团聚。酒足饭饱之余,还去到门外放鞭炮。马路、弄堂到处乒乒乓乓声响勿停,红红个爆竹拔地蹿天,据讲这声响驱邪纳福,寓意洪福齐天、福满人间。
现在吃勿稀奇,“年夜饭”流行上饭店,许多人家今年吃好,隔手就把明年“年夜饭”也预订好啦,哪用得着在厨房里大显身手。老早大年初一一早,父母早在我们枕旁放好崭新的衣裳,平常穿惯旧衣,有新衣开心啊!现在啥人还稀奇呢,倒过来欢喜有破洞个新衣裳。老早新年里向长辈拜年有“压岁钿”,只有过年算有红包。现在小人勿用开口,手机里老早转进来勿少,算下来早已超过老人好几个月“养老金”了。
过年除了应酬外,很少做家务,都说忙了一年,再做真叫“一年忙到头”了。扫地也要从门口朝里扫,垃圾收到角落里不可倒掉,叫“拢财”,唯恐把财运破了。现在有扫地机,统统吸进机器里。虽讲是“口彩”,是人们企盼集聚财富个美好愿望。甭管贫富沿袭祖辈的习俗和图腾文化,也是种“仪式”感。
随着生活中人工智能普及,认知观念变化,过年老规矩就像我们追《繁花》剧里的热闹劲,激起我们曾经有过的快感。记忆是保温的,亲情在,爱在,怎么过年,都是有滋有味。
原载:2025年1月22日新民晚报

(配图来源:网络)
鸣谢:侯宝良先生赐稿分享!



作者简介:


侯宝良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经济师职称。散文、随笔、故事作品散见于上海及各地的报刊、杂志和电台。在《新民晚报》各版面已刊载了一百多篇的文章,汇集出版了《我和飞燕有个约》,先后出版了散文集《弹街路》《弹街路续集》《申情难忘》,评论集《孰是孰非》。多年来参与国内各类征文,其中《德娥》、《莲芸祈福》荣获第十六届、十八届中国月饼文化节征文的“一等奖”;《凝固的记忆》、《世博人家》、《三气定忠魂》《上海书展为我写好“上海闲话”》等先后获得上海移动十周年征文、上海“世博会”征文、上海第十七届读书节征文以及上海书展十周年征文的“二等奖”,还获得上海十六届国际艺术节、2017年第二十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等的“最佳作品”奖、《做生活的强者》获2018年上海市民文化节改革开放四十年阅读中真善美征文的“十佳作品”。








侯宝良先生怀旧文汇






老早子调房子

老早子个小书摊

老底子个茶馆店

小辰光春游

邻舍道里个称呼


掮排门板

阿拉老早用“围脖”

过年吃水笋

两种“加油”生意

啼笑“BP”机


立夏吃蛋、称人,侬晓得哇?

代客加工年货

“零拷”生意

老早做裁片也是DIY

中秋自家做月饼

天冷了弄只盐水瓶焐焐

闲话刨花水

大热天里忆“儿歌”

家家侪垃拉裹粽子

粽香垂情


我的第一张月票卡

一张地铁观光卡

只有祖国,才成了我这个“家”

【沪语悦读】中秋月饼聚会谈变化

【沪语悦读】中秋自家做月饼


【沪语悦读】为啥叫“混堂”

【沪语悦读】搿拉浦东人

【沪语悦读】想起老底仔35度以上高温

【沪语悦读】夫妻月饼

【沪语悦读】勿拨侬斩冲头


【沪语悦读】让座

【沪语悦读】一片热心一路行

【沪语悦读】“自助餐”也助长浪费

【沪语悦读】大热天里忆“儿歌”

【沪语悦读】讲讲老早“拆纱头”


【沪语悦读】特殊个“快递小哥”

【沪语悦读】讲讲迭个“吃相”

【沪语悦读】迭歇辰光正好吃栗子

【沪语悦读】老底仔个茶馆店

难忘的两次“触电”


【沪语悦读】母爱弄错户荡唻

【沪语悦读】老早仔隔壁邻舍称呼多

【沪语悦读】冷天里好伏个户荡

【沪语悦读】闲话冬至

【沪语悦读】寻回心里搿把扇子


【沪语悦读】交关老物事看勿到

【沪语悦读】伏日旺

【沪语悦读】老人“嘴巴甜眼”勿吃亏

【沪语悦读】冷天里闲话离勿开“羊” 

【沪语悦读】手留余香


过年辰光做点心

自家做点 “菠菜青团”

用鲜花来纪念

晒干蚕豆囥起来

电机工人和五一节


小辰光过立夏

【沪语悦读】公办好,还是民办好?

【沪语悦读】又到吃粽子辰光唻

【沪语悦读】管牢嘴巴覅忘记

【沪语悦读】我珍藏个两枚奖章


【沪语悦读】好白相个“糖纸头”

【沪语悦读】老人长寿个关键是啥?

【沪语悦读】热天里少勿脱个 “老相伴”

【沪语悦读】薄饼切丝炒来吃

【工作手记】老师就在身边


【沪语悦读】就盼中秋情深深

【沪语悦读】想起老早个 “布鞋底”

冷糕做成了“五花肉”

【沪语悦读】勿着落,“阿拉”有几种形容

灵魂不孤,回家吧


【沪语悦读】乔迁新居送蜜糕

上海吃午饭 北京吃晚饭

【沪语悦读】《上海闲话》让我出名了

【沪语悦读】想起梅花开了

【沪语悦读】好吃好用个边角料


【沪语悦读】箍桶店“小开”

从“瓷”而言

没有毕业的“毕业证书”

年逾古稀还能叫声“妈妈”

是党成就了我的梦想


他讲到了实处

送货上门老早就有

想起老早茶水摊

雨后春笋正逢时

估价百万的金字招牌被低价贱卖,却躲过死劫


毛主席来过这座“草棚大礼堂”

落叶书签

阿姨爷叔慢慢走

自家做“冻猪皮”赞!

搿种小名听勿到了


“扁担电机”忆当年

讲起油条故事多

老上海唯一的国货市场叫“蓬莱市场”

老早秋天 女人最忙

老竹椅情悠悠


做人要“乐开”

带着老妈沐浴在“春风”里

我和徐家汇的情结

大家侪客气一眼

【沪语悦读】母亲的感谢


【沪语悦读】“不冷”的 冷水壶

【沪语悦读】“赖孵鸡”孵小鸡

【沪语悦读】做人要重“招牌”

【沪语悦读】母子同住福利院

从“弹街路”走来


月湖三代情

回味老上海心中的“老西门”

晚晴重陪伴

回望金陵东路

阿拉身边个“耀耀”


二张画谈起人工智能的幸福生活

吃相

老早春节“马路戏”更闹猛


我知道你在看哟~

阿拉老底子
叙老底子事, 忆老底子人, 诉老底子情, 不忘昨天, 激励今天, 走向明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