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拯救“宝马”大行动
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隶属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定位为国家级文物科技保护基地,是三峡出土文物后续保护修复的主要场地。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集科学研究、文物保护、文物保护装备研发、展览展示、公众服务等功能于一体,是重庆市在文物领域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成果之一。
在科普工作中,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立足三峡出土文物保护修复平台及科研平台,结合数字展示技术,大力实施“文物+”战略,将“体验式学习”充分运用到教育实践中,面向少年儿童推出“文物魔法师”科普课堂,课程围绕“文物科技保护”,每月一主题,分众实施、持续开展、精彩纷呈,由浅到深、由点到线、连线成面地揭开“文物医院”神秘的面纱,有效地拓展了文物合理适度利用。
一、在课题设计上
立足适龄儿童认知,发挥儿童教育功能,将知识点融汇在一本学习手册中,围绕主题综合运用各项资源,通过设置丰富的活动环节、运用多变的教育手段,全方位调动儿童感官,引导其在玩乐中获得知识;“拯救‘宝马’大行动”符合参与对象的语言表达和思维模式,每一个词都能传递给他们画面感。拯救,赋予他们使命感,他们不再是听众,是实施者;宝马,看起来是在给他们指定任务对象,实质更多的是对他们能力的肯定;大行动,既是表明任务的重要性,也是在定义这是一项团队合作的任务。
二、在实现形式上
摒弃传统宣讲模式,将儿童的认知发展、心里特征作为首要前提,用一封邀请函赋予他们使命感、用贯通各个知识点的学习手册给孩子们连贯的学习、用生动的科普剧开启孩子们的“拯救”任务、用有趣的舞台剧告诉孩子们文物背后的故事及文物保护的政策法规、用互动性极强的体验形式带领孩子们深入了解学科知识,让他们在玩乐中建立学习兴趣,且学有所得。强调兴趣而非知识,强调探索而非接受,强调协作而非个体。结业仪式上,更是邀请到学员家长、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所有专业修复人员来现场聆听,孩子们的“成果”也将被真实记录,这是对他们专业性的极大肯定。
三、在资源配备上
充分利用展览及文物修复室、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重庆区域中心等平台及人才优势,利用复制品、数字体验厅、开放式修复室、科普小剧场等特色资源,赋予展品“动”的特性,不断地为孩子们创设情境,以深度体验式的互动探索引导孩子们主动寻找答案。整个过程中,鼓励孩子们接触实物、动手操作、勇于探索,主动学习,在寻找、观察、学习、合作与分享中建立起对“文物保护”的认知。
“拯救宝马大行动”是一次将专业领域知识与社会教育相融合的有效尝试。在理论成效上做到了三点突破:一是发挥场馆优势,践行多学科融合教学理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考古+历史+文物保护+艺术+……的无边界教学模式;二是将观众对教育项目的体验划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并进行实时跟进,了解反馈,不断优化课程设计;三是将PBL教学法融入课程,让参与者成为课程的主导,赋予他们“文物魔法师”的责任感,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展开趣味的探索与学习。
本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中国文物报社1989年于北京组建,是国家文物局主管的中央文化企业(司局级),全国文物行业唯一具备新闻资质的媒体单位。作为文物宣传工作的主力军,承担着文物舆论引导、新闻宣传、成果展示、知识普及和文化传播等职责。主要负责《中国文物报》编辑出版,国家文物局政府网站、“国家文物局”微信公众号运维管理,中国文物报社所属网站及新媒体的运维拓展等工作。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北小街2号楼
邮编:100007
总机:(010)84078838
传真:(010)84079560
热线:(010)84078773
邮箱: wenwubao1985@vip.sina.com
点点点,赞和在看都在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