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大足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学术综述

文摘   2024-12-23 20:10   北京  
12月4日至7日,“2024年大足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重庆大足举办。会议由大足石刻研究院主办,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重庆大学博雅学院协办。来自11个国家和地区的120余名中外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探讨大足学学术研究,共谋石窟寺保护利用发展。
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110余篇,围绕石窟考古调查与研究、石窟图像内容与题材考释、佛教文献整理与研究、新材料与新方法、地质条件探讨、环境因素分析、病害治理对策、保护利用技术等方面展开深入交流。
人文社科方面
石窟考古调查与研究
何利群从宏观角度分享了近年来中国石窟寺考古的主要收获;李崇锋对巴米扬石窟的营造年代及其反映的部派与教派问题作了深入探析;孙华围绕涞滩二佛寺的年代跨度、造像演变、建筑群及出入道路的变化、地方佛教史等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新认识;雷玉华对乐山大佛作了考古调查,并认为大佛阁、九典栈道经过多次重建与开凿;夏立栋对吐峪沟石窟2010—2024年考古发掘与研究成果作了分享;董广强以麦积山石窟为例对石窟寺考古报告中需要注意的营造过程信息作了说明;郭静娜对大同焦山石窟的开凿时代、分期、属性以及洞窟组合功能进行了深入探讨。另有学者围绕石窟寺中的具体题材展开分享,如董华峰、石建刚、陈晶鑫、牛英彬分别对川渝唐宋七佛、陕北宋金石窟观音造像、杭州五代宋石窟造像量度、重庆宋代摩崖瘗(龛)窟进行调查与研究。

石窟图像内容与题材考释

以个案研究为主。川渝石窟中的个案研究较多,吴思佳、张亮、李飞、杨筱、李小强、符永利分别对川渝地区清末民国墓葬中的“雷震子”图像、安岳新发现圆雕造像、四川夹江岩第135龛造像、四川北部隋末唐初佛教摩崖造像、合川濮岩石刻、四川泸县玉蟾山龙浴太子龛像进行了考察与研究;部分学者还关注了大足石刻造像,如钱光胜、周洁、陈培丽、邵强军、高秀军、米德昉、吕建福、吴虹分别对大足石刻“淑明”皇后、大足南山三清古洞、大足石篆山供养人像、大足弥勒下生经变、大足北山第5号毗沙门天王龛、大足南山三清古洞、大足小佛湾第8号曼荼罗造像、宝顶山大佛湾的空间等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其他地区石窟的个案研究也有不少,如何卯平、王德路、李金娟、常红红、孙晓峰分别对凉州瑞像、甘肃永靖炳灵寺上寺明代石塔造像、印度到龟兹莲华色比丘尼的图像与文本、新样文殊图像、麦积山第31窟“十方佛”图像进行研究与探索。印度学者拉达·班纳吉·萨卡尔、拉杰什·库马尔·辛格、亚沙达塔·索玛吉·阿隆南,巴基斯坦学者穆罕默德·纳西姆·汗,斯里兰卡学者卡尔帕·阿桑加、钱迪玛·图沙里·乌鲁戈达瓦特,主要聚焦南亚石窟遗址以及丝绸之路文物。
以比较的方法对相关石窟与图像展开分析。李翎对印度石窟寺结构与功能的考察,旨在理解中国石窟寺建造的变化问题;杨超杰以三十五佛为例对江南与北方石窟寺的关系进行了思考;意大利学者恩扎·阿尔米恩托将大足石刻与但丁《神曲》作了比较研究。
从图像传播角度展开研究。王惠民、朱己祥分别对敦煌壁画粉本、丝绸之路佛教艺术中翘脚图像的流传、变化等情况作了详尽分析;从艺术风格学的角度展开研究。龙红、邓新航分别对巴蜀石窟中的“普昌模式”“贞观样式”作了研究,曾维加对大足南山三清古洞的审美特点进行了探索。

佛教文献整理与研究

相关研究较少,但可补石窟图像研究的不足。侯冲利用科仪文献资料理解“庆赞”在佛教斋供仪式中的应用;崔红芬对俄藏黑水城汉文《普贤行愿品》进行分类考析;文志勇对西夏文《胜相顶尊总持功能依经录》的缀合,并对相关文本中的错误进行勘正;蒋宗福对《大足石刻铭文录》中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进行了考辨。

新材料与新方法

张媛围绕“石窟寺区域考古”和“古今重叠型寺院考古”探讨了石篆山佛会寺的考古发掘理念与方法;美国学者衣丽都从空间、礼仪与功能的角度对《大吉义神咒经》与云冈石窟造像的关系作了深入探讨;日本学者篠原典生对9世纪前后佛教图像的研究作了进一步思考;意大利学者乌贝托·帕帕拉多将洞窟作为礼拜场所进行探析;李静杰将唐五代时期的佛教寺院建设、佛教造像以及造像思想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思考;王天祥以大足石刻为例探讨了数字技术在石窟艺术数字创生中的探索与实践;李志荣以学术的眼光对国家文物局印发的两部文件进行了解读,并展示了近些年中国文物数字化所取得的成就。
文物保护利用方面
地质条件探讨。张兵峰、刘成禹分别对大足北山第168窟顶板开裂机理、宝顶山圆觉洞顶板稳定性进行了研究;仉文岗选取大足宝顶山的砂岩作为研究对象,揭示了石窟砂岩时效劣化机制;闫宏彬从云冈石窟盐风化现象入手,探讨了石雕风化与可溶盐的关系;张悦对砂岩质石窟的风化现状进行了评估;杨谦在梳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川渝石窟砂岩结构、矿物与化学成分差异对岩石强度的影响规律,阐释了风化前后岩石矿物及氧化物成分与含量变化的普遍规律。
环境因素分析。谌文武研究了库岸水环境对炳灵寺崖壁石窟风化的影响;于宗仁以太平天国侍王府壁画为例,探讨了环境和人为因素影响下如何对壁画进行保护。
病害治理对策。王金华分享了大足石刻水害治理的工作经验;严绍军探讨了宝顶大佛湾渗水的原因以及病害治理对策;张景科论述了莫高窟南区崖体、洞窟和壁画发生病害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利用地层特征来解除病害的途径;杨刚亮对河南洛阳水泉石窟的病害现状进行了勘察,并提出相关治理措施;兰立志根据石窟保护实践及所见所闻,分析了石窟病害的影响因素,提出了石窟保护方法的初步设想;岳永强对麦积山石窟彩绘、崖体、栈道的保存现状做了调查,并探讨了关键难题及需要用到的保护技术和方法;张美芳通过相关技术对大足宝顶山卧佛、小佛湾摩崖造像的生物病害种类进行了鉴定和分类,并提出了治理对策。
保护利用技术。蒋思维对大足石刻水害治理的措施作了回顾,并提出了未来需要关注的方向;戴仕炳对不可移动的无机质文物修复材料的匹配度进行了设想;谢振斌以南江石飞河摩崖造像为例探究四川中小石窟保护利用对策;杨淑燕论述了软盖层对中国西南地区石窟遗址保护的潜力;韦荃对川渝石窟保护性窟檐的建设原则作了探索;娜塔莱·亚科皮诺等人对意大利中央文物修复院与四川省文物局签署的关于保护四川地区石质文物项目进行了介绍,并对实施阶段及后续工作进行了分享;陈卉丽对川渝石窟彩绘破坏特征与保护对策进行了研究;郭相颖认为彩绘贴金这种传统工艺对石窟防风化具有良好效果,值得提倡;肖东在分析石窟寺常见病害类型及成因的基础上,对相关防护设施进行了探讨;侯妙乐分享了石窟造像的时空智能与虚拟修复技术;童永东对山东灵岩寺达摩像的外表色彩与纹理进行了虚拟复原,并提出了一种高效的文物高保真三维数字模型的建模方法。
总览本次会议,可以发现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研究范围广泛,不限于西南地区石窟,兼及中原北方石窟、江南石窟、印度石窟等;二是研究方法多样,特别是涌现出一批新材料、新方法、新角度的研究成果;三是参会人员老中青三代结合,既有深耕石窟寺领域很多年的老专家,也有一直奋斗在石窟寺保护研究工作一线的中坚力量,还有在学界崭露头角的青年学者。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使大足石刻的研究领域得到延伸与拓展,特别是研讨会中提出的“大足石刻与亚洲文明”新说,将大足石刻学术研究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大足石刻研究院 陈培丽)


编辑:刘子健 
校对:陈尚宇 陈颖航
审核:李文昌
监制:李学良


本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作者投递至本社社属平台的稿件,包括文字、图片、音视频等,视为作者承诺其享有相应著作权。如发布后有侵权行为,后果由作者本人承担。
关于我们

中国文物报社1989年于北京组建,是国家文物局主管的中央文化企业(司局级),全国文物行业唯一具备新闻资质的媒体单位。作为文物宣传工作的主力军,承担着文物舆论引导、新闻宣传、成果展示、知识普及和文化传播等职责。主要负责《中国文物报》编辑出版,国家文物局政府网站、“国家文物局”微信公众号运维管理,中国文物报社所属网站及新媒体的运维拓展等工作。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北小街2号楼

邮编:100007

总机:(010)84078838

传真:(010)84079560

热线:(010)84078773

邮箱: wenwubao1985@vip.sina.com


点点点,赞和在看都在这儿!

中国文物报
《中国文物报》是国家文物局机关报、全国文博行业唯一综合性权威报纸。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