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博物院于2024年12月18日推出“传承、创新、发展——四川博物院社会教育展”。展览旨在回溯历史,展望未来,将四川博物院80余年的社会教育工作理念与发展历程通过展览的形式呈现给观众。展览面积约600平方米,分为“追忆过往 与时偕行”“新馆落成 浣花新生”“创新思想 加强研究”“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四个单元,融合教育课程活态呈现形式,将教学空间、互动体验区、儿童阅读区、沙龙讨论区、观众休闲区等空间同步设计与打造,建成“四川博物院研学中心”(川博学苑),全面提升四川博物院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突显了博物馆在提供全方位教育体验和促进人们终身学习中的关键作用。随着“博物馆热”“研学潮”和“云教育”的兴起,全国博物馆教育线上线下齐头并进,推动了面向公众的教育项目与活动的数质提升。
四川博物院充分发挥教育功能,有效盘活博物馆资源和空间,注重打造多样化公共文化服务,通过“一核+三维+五理念”的形式,即以“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为核心;构建馆内博物馆课程、馆外文化惠民活动、线上数字资源普及的三维立体教育体系;践行“大教育”“重研究”“均等化”“终身学习”“开放共享”的五大理念,满足公众多元文化需求。
贯彻“大教育”“大学校”教育理念,将开展以公众为中心的教育活动视为博物馆工作的核心内容,秉承所有博物馆工作人员都有义务为社会提供教育服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四川博物院,你可以看到——展陈与教育:运用景观、模型、影像、多媒体等展示手段增加展览的趣味性与教育性;文保与教育:把文物保护的“后台”搬到“前台”开展文物修复观摩、“小小文物修复师”等教育活动;宣传与教育:通过媒体推广,以文物赏析专题、线上展览、知识科普、文博互动等形式,拓展文博知识传播途径;典藏与教育:举办“库区开放日”活动,将博物馆库房这一“神秘”之地有序面向公众开放;文创与教育:开发文化创意与教育相融合的寓教于乐的文创教育产品,促进了文博知识的传播与普及。
2015年9月,四川博物院与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共同成立了四川省博物馆教育研究所,致力于青少年博物馆教育研究与课程开发。这一创新模式为四川博物院在全省范围内建立长效馆校合作机制奠定了基础,也成为全国博物馆文教机制探索的先行者。通过国内首创的博物馆教育研究所,四川博物院已与100多所大中小学建立馆校合作机制,培育学校师资,博物馆与学校合作策划研学实践教育活动,使学生在博物馆的学习过程中开阔视野,开放心态,开启心智。
四川博物院博物馆教育研究取得显著成效。十年来,四川博物院举办了近20次高水平的国内及国际教育研讨交流会,派遣教育研究人员在全国及全球数百次传播四川博物院的教育理念和实践。四川博物院相继完成了2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市厅级课题,涵盖博物馆教育理论和实践应用研究。在《中国博物馆》《现代中小学教育》《历史教学》等核心期刊发表文章10余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文章百余篇,编著出版《博物馆研学实践教育研究》《被收藏的文明——古蜀之光》《我把川博文物讲给你听》《风物荟萃毓天府——四川博物院》等10余部著作。2023年,四川博物院编制并发布了地方标准《博物馆志愿服务规范》(DB51/T 2990-2023),并积极参与博物馆研学课程标准化制定的前端研究。四川博物院教育研究与实践不断获得表彰,累计获得近40项讲解类、课程研发、研学路线及推荐案例等奖项与荣誉。
四川省博物馆教育研究所将文博与教育紧密结合,不断提高文物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水平,努力让文物真正“活”起来,成为全国可复制、可推广、可示范的创新之举。
四川省文博事业发展进入快车道,但仍然存在区域分化明显、总体发展偏弱、偏远地区文物资源匮乏等问题。四川博物院通过全国首创“大篷车”流动博物馆,深入基层开展流动展出;建立四川省博物馆远程教育、数字化教育网络,最大限度实现文博教育均等化。
2009年,四川博物院突破区域限制,首创“大篷车”流动博物馆项目,以文物参观、数字化展示、非遗体验、学术讲座等多种方式,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丰富的文博盛宴。至今,“大篷车”足迹遍布部队、厂矿、学校、边远山区、民族地区,已开展巡展136次,服务川渝40余个地市州县,接待观众超过160万人次,行程30余万公里。“大篷车”流动博物馆走进民族地区2016年,四川博物院与四川省电化教育馆合作,率先将博物馆数字资源接入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将博物馆的研究成果转化为课程资源,向全省960万中小学生和60万教师进行推送,惠及广大民族地区及偏远地区,建立起广覆盖、普惠性的远程博物馆教育体系。
2020年,四川博物院积极推进多平台、多渠道数字化导览服务,微信端推出语音导览、VR视频解说、线上讲解预约系统等数字化讲解服务,增设可视化智慧导览系统,形成了“语音+视频”“数字+真人”的导览教育体系,满足不同观众的参观需求。2022年,“乐博探索”数字教育资源库正式上线,涵盖美育、科学等多门类课程资源,包括历史、化学、物理、音乐等多个学科,通过线上直播、文博视频、动画微课等形式,将博物馆优质文博资源面向社会开放应用。
四川博物院在研究与实践过程中,逐步构建了贯穿全龄段的博物馆终身学习体系。博物馆教育服务对象从幼儿至老年,服务区域遍及省内偏远山区至核心城市;服务人群包括普通观众及特殊群体,形成了全天候、多场景、针对性的博物馆教育服务模式。
迄今为止,四川博物院已开发了超过200项课程及活动,设计了20余条研学旅行和文化行旅线路,每年教学时间超过1000课时。2016年,四川博物院与幼儿教育机构合作,成立“四川博物院幼儿教育课题研究基地”,开发《博物馆的植物园》《神奇动物在哪里?》等课程,逐步建立了博物馆早期教育体系。同时,四川博物院开展学科课程研究,挖掘文物资源,结合中小学生特点,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开发了覆盖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科学、鉴历史”博物馆综合课程。成人专题活动“生活美学·成人雅集”,通过文化实践、艺术欣赏、非遗传承、沉浸式展演等形式,让参与者在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中体验历史文化和艺术创作的乐趣。每月最后一个周四是四川博物院老年专场活动,旨在亲老、适老、助老,通过展览通俗化阐释、多感官导览、手工艺创作、艺术疗愈、摄影艺术培训、代际教育体验和馆际参观等活动,满足老年群体的文化需求和社交愿望。
在“文旅融合”大热、博物馆参观“一票难求”的情况下,四川博物院较早预判并先期出台《关于优化参观秩序的公告》《四川博物院规范展区公共文化服务公告(试行)》等相应管理办法,并采取优化公共设施配置、升级智能票务系统、建立动态入馆机制、提供优质导览服务等方式,为公众打造更为便捷、舒适的参观体验,规范了社会机构入馆及开展教育活动的行为。
四川博物院通过牵头建立“四川省文博教育联盟学校”“四川省文博研学联盟”“全国家校馆教育联盟”和“四川博物院教师沙龙”等平台,以开放共享的姿态,促进资源要素有序流动,推动文教、文旅合作创新。
2017年,四川博物院与四川省教育信息化与大数据中心合作,积极推动全省68所文博联盟学校与当地文博资源融合,开展博物馆课程进校园、双师共建、馆校合作培训和赛课等活动,促进地市州博物馆与学校的长期合作。
2021年,四川博物院牵头成立四川省文博研学联盟,制定了研学服务体系标准,推出针对中小学生和亲子家庭的合作指导、规范和标准,促进了四川省博物馆研学实践教育发展。
“四川博物院教师沙龙”通过文教合作平台,充分发挥了教研员、校长和教师的作用,深化馆校合作,联合开展师资培训,参与学校博物馆课程建设和论证。四川博物院与四川省教育科学院、成都市教育科学院及多个区级教育科学院,以及四川省、成都市内30多所学校合作,围绕课程论证、沙龙会、博物馆资源进校园、学校博物馆建设帮扶、课程设计与实施等展开多层次合作。
2023年,四川博物院共同发起成立“全国家校馆教育联盟”,融合学校、博物馆、相关教育组织、机构及企业,推动文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全路径产、学、研融合发展。2023年全国“家校馆”研讨交流活动课例演示四川博物院推出的“传承、创新、发展——四川博物院社会教育展”把教育与展览空间有机结合,具有功能可变、目标多维、动态生成、常态运营的特点。未来四川博物院研学中心将在工作日期间为中老年观众提供文化赏析活动;夜间打造“博物馆青年夜校”,为年轻人、灵活就业人员等提供文化艺术欣赏及技能培训;周末及节假日为青少年提供博物馆优质课程,让博物馆成为社会公众身边的“大学校”。
时代更替,岁物丰成。历经八十余载的潜心耕耘,四川博物院对博物馆教育进行了体系化构建、项目化推进、时代化呈现、全域化实施。四川博物院将依托研学中心(川博学苑)的建成,继续以必成之心,努力营造“汇学、慧学、惠学”的大学校教育生态,继续广泛深入开展博物馆里过传统节日、纪念日活动,加强对中华文明的研究阐发、教育普及和传承弘扬,加大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培育文化生活新风尚。
本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作者投递至本社社属平台的稿件,包括文字、图片、音视频等,视为作者承诺其享有相应著作权。如发布后有侵权行为,后果由作者本人承担。中国文物报社1989年于北京组建,是国家文物局主管的中央文化企业(司局级),全国文物行业唯一具备新闻资质的媒体单位。作为文物宣传工作的主力军,承担着文物舆论引导、新闻宣传、成果展示、知识普及和文化传播等职责。主要负责《中国文物报》编辑出版,国家文物局政府网站、“国家文物局”微信公众号运维管理,中国文物报社所属网站及新媒体的运维拓展等工作。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北小街2号楼
邮编:100007
总机:(010)84078838
传真:(010)84079560
热线:(010)84078773
邮箱: wenwubao1985@vip.sina.com
点点点,赞和在看都在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