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的明确要求,充分发挥博物馆教育功能,推动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自今年第二季度起,江西省文物局在全省博物馆系统开展“百馆千校”博物馆系列活动,并于6月初与江西省委教育工委、江西省教育厅联合举办启动仪式,印发活动方案,以全省博物馆丰富的文化资源为魂,以馆校深度融合联动发展为链,合力推动博物馆与大中小学“双向奔赴”。截至11月,全省超150家博物馆开展“百馆千校”系列活动共3400余场,与1200多家大中小学校展开合作,服务大中小学生超300万人次,以充足干劲构建“百馆千校”新格局,以昂扬姿态展现馆校合作新气象。
着力开展“优秀展览进校园”活动,立足馆藏资源,融合地方特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化。江西省各级各类博物馆不断丰富送展形式,打造“行走的博物馆”。精选历史文物展、非遗文化展、知识科普展等多个特色主题展览,将流动展车、展牌、多媒体展示、文物模型等送进校园。打破地域限制,从视觉、听觉、触觉等维度有效传递展览深意,同步配套自主研学、探秘寻宝、趣味手工、知识问答、系列课程等丰富多彩的社教活动,融教于展,融学于趣,增强展览互动性和体验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展览。江西省博物馆创新馆校合作新形态,推出“校园博物馆”项目,开辟校园中的博物馆专属空间,搭建青少年实践平台,实现展览从临时进校园到长期驻校园,目前已打造2座“校园博物馆”,服务师生超5000人,切实推动馆校共建、共享、共育,深化馆校之间的共鸣。“优秀展览进校园”活动着力开展“红色基因进课堂”活动,以需求为导向,建立思政课程体系,推出“菜单式”定制服务,使红色资源得以有机融入校园生活。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推出“课程+红色故事”多重组合模式,针对大学生和中小学生分别推出定制课程,以“点”对“点”的方式将红色精品课程送进学校,打造“八一说”研学项目,通过“红歌展演”“军事情景课堂”“读书会”等活动让青少年走进南昌起义旧址群;南昌市小平小道陈列馆重点针对乡镇学校研发“1+N”沉浸式思政课程体系,打造多元一体的教育体验空间;吉安市博物馆打造“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合作基地,与26所学校签署协议,邀请学校师生走进博物馆开设“大思政课”,积极开辟文博“第二课堂”;赣州市启动实施“行走的思政课”主题实践活动,发布“古迹遗址”“红色旧址”“发展成就参观点”三大线路,设置30个打卡点,学校可结合自身思政课堂、思政教学计划、红色研学及其他活动组织实践打卡,该活动在全市掀起打卡热潮,吸引200余万师生参与,为红色基因传承注入强劲动力。
着力开展“志愿服务育新人”活动,聚焦大中小学生目标群体,传递志愿服务接力棒,为提升志愿服务水平添砖加瓦。以品牌创建为抓手,与大中小学合作,通过公益托管口才班、讲解培训实践营、讲解员大赛等方式,建立“选岗—实践—成果”活动机制,招募、培育志愿服务新秀。目前,全省各地涌现出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青少年志愿服务品牌,江西省博物馆“小赣将”、八一起义纪念馆“时代新声”少年宣讲队、八大山人纪念馆“小松果”志愿服务团、九江市博物馆“浔城少年说”红领巾讲解员志愿团、秋收起义铜鼓纪念馆“星火源”志愿宣讲团等成为博物馆里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项目,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深度融入“全国大学生井冈山精神志愿宣讲团”,先后为1000支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提供讲解和志愿服务技巧培训,积极营造向上向善、互帮互助的社会风尚;赣州市以青少年志愿服务品牌为依托,打造“童心永向党”“红色经典润初心”等一批社教品牌活动,让同学们在志愿服务中成长,在文化熏陶中树立文化自信。
着力开展“推广网络精品”活动,打造优质网络文化产品,拓展传播渠道,让更多学生享受线上“文化大餐”。深挖馆藏资源,联动文物IP,产出一批精品课程和趣味系列短视频。九江市博物馆“激活考古基因——我是小小文物修复师”线上课程、鹰潭市博物馆“陶‘Zui’角山”线上课程、抚州市博物馆“趣说抚博文物”系列短视频等取得良好反响。活用数字技术,开发“云展览”“云课堂”“云讲解”,江西省博物馆《甲宝会客厅》《甲宝放映厅》,将“甲龙驾到”儿童专题展搬上云端;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创新开设“景博·瓷文化”同步直播课堂,实现了与河北省邢台学院师生的远程实时互动;樟树市博物馆打造“樟博云课堂”,推出线上直播栏目,进行手工互动,分享文博故事,拉近青少年和博物馆的距离,让优秀传统文化从“云端”走进万千青少年的心底。
着力开展“联合培养人才”活动,深化馆校产学研合作,建立跨馆、跨地区、跨专业的人才培养机制,充分释放“1+1>2”的协同效应。景德镇御窑博物院、赣州市博物馆、上饶市博物馆、湘鄂赣革命纪念馆、永修县博物馆等多家博物馆分别与省内外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签署合作协议,形成常态化合作模式,在讲解培训、社会教育、展览策划、课题研究等多个领域开展多元化合作,共创学生实习基地和实践平台。馆校联动举办的“革命文物跨文化传播”学术会议、“馆校合作·长江文化研究论文研讨交流会”“‘江西诗派’学术研讨会”等取得圆满成功。于都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历史博物馆成立的北京大学思想政治实践课教育基地、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江西师范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以及正在申报的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萍乡学院省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等平台的建设,为馆校联合育人探索出新场景和新路径,推动馆校合作迈上新台阶。
本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作者投递至本社社属平台的稿件,包括文字、图片、音视频等,视为作者承诺其享有相应著作权。如发布后有侵权行为,后果由作者本人承担。中国文物报社1989年于北京组建,是国家文物局主管的中央文化企业(司局级),全国文物行业唯一具备新闻资质的媒体单位。作为文物宣传工作的主力军,承担着文物舆论引导、新闻宣传、成果展示、知识普及和文化传播等职责。主要负责《中国文物报》编辑出版,国家文物局政府网站、“国家文物局”微信公众号运维管理,中国文物报社所属网站及新媒体的运维拓展等工作。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北小街2号楼
邮编:100007
总机:(010)84078838
传真:(010)84079560
热线:(010)84078773
邮箱: wenwubao1985@vip.sina.com
点点点,赞和在看都在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