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促发展 共襄盛会话未来——记“M20+全球顶尖博物馆大会”

文摘   2024-12-24 11:20   北京  

“守正和创新是辩证统一的,只有守正才能保证创新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只有持续创新才能更好地守正。”守正创新是新时代的鲜明气象,也是新时代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实践的必经之路。作为最能代表中国博物馆的国际视野和发展水平的顶尖博物馆之一,上海博物馆近年来扎实推进“大博物馆计划”,守中华优秀文化之正,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之新,努力打造成为具有世界美誉度的城市文化地标。


以上海博物馆东馆全面建成开放为契机,上海博物馆于2024年12月成功举办首届“M20+全球顶尖博物馆大会”(以下简称“M20+大会”)。本届“M20+大会”邀请了来自中国、法国、日本、韩国、葡萄牙、西班牙、新加坡、阿联酋、英国、美国、乌兹别克斯坦在内的11个国家约100位博物馆代表齐聚上海,与国际博物馆协会、中国博物馆协会代表以及来自上海市博物馆协会的近200位博物馆界同仁共聚一堂,共同探讨新时代博物馆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本届大会为海内外博物馆同行提供了分享经验、交流合作、启发灵感的平台,通过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助力中国博物馆和全球博物馆发展,以实际行动为博物馆守正创新发展实践贡献“上博样本”。


M20+大会开幕式现场


近年来,全国文博系统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纵深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博物馆事业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随着数字科技发展迅速、文化叙事日趋多元、观众需求不断更新,如何在坚守核心价值的同时应对新时代的挑战和变革、切实满足时代发展之需,正成为中外博物馆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本届大会的主题为“变与不变”。从环境、需求、理念之“变”,到使命、精神、价值之“不变”,正是新时代博物馆发展守正创新的辩证课题,也是当前全球博物馆领域正在经历的深刻变革。在这一主题之下,与会代表围绕“汲古为新”“和合共生”“擘画未来”三个专题进行探讨,分别从文化遗产保护与阐释、全球化和本土化、科技赋能和公众参与等方面展开讨论,透过对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三个视角分享交流博物馆发展实践与洞见。


变与不变:新时代博物馆发展的辩证

相对于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博物馆往往被认为是静止的“过去的守护者”,其固定的空间和展陈形式强调保护历史和文化遗产的永久性和静态性。


新时代的博物馆作为社会参与者和文化创新者,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文化、社会、政治、经济背景的嬗变不断为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提出新的要求,从观众群体、展陈方式、互动手段、综合体验等多个维度给博物馆带来新的变化。美国大都会博物馆首席运营官、首席财务官兼财资主管詹姆森·凯莱赫表示,面对外部因素导致的游客和本地观众数量下降,大都会致力于通过数字化手段拓展线上内容,并加大国际巡展和本地合作来让其馆藏资源触及更广泛、更多元的观众。博物馆正在加速从传统的静态叙事走向动态互动,重新构建其与社会及人文环境的动态联系。


博物馆着眼于更具可持续性的文化遗产保护方式和更开放的展示形式,不仅承担起守护历史的使命,更成为连接文化与社会的重要纽带。故宫博物院常务副院长娄玮阐述了故宫博物院在推动遗产保护和零废弃行动国际合作方面的努力。通过促进文物保护的标准化、国际化,故宫博物院致力于为全球遗产保护和绿色发展提供中国案例。英国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副馆长兼首席运营官、东岸委员会主席蒂姆·里夫则围绕即将于 2025 年建成开放的V&A东馆项目展开,探讨博物馆如何通过重构馆藏的保存和展示方式,以全新的展示空间和互动设计让观众拥有沉浸式新体验。


博物馆也正在变得更加“年轻”。随着越来越多年轻人走进博物馆,新一代观众的需求正推动博物馆进行深刻的转型。正如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指出,今天的博物馆不应该是“高高在上”的“殿堂”,而应是每个人都可以获得愉悦体验的城市文化会客厅。以“从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等现象级展览为例,上博积极打造多元化互动体验和消费场景,实现与当代观众在社交文化层面的共鸣。例如,举办“上博十二时辰”和奇“喵”夜主题活动,充分彰显博物馆的亲和力、创新力和开放性。


博物馆每一次的创新变革,其背后的本质和动力始终是保护传承人类文化遗产的根本使命和重要价值。无论是更新场馆硬件升级,还是探索博物馆互动和传播新模式,这些创新举措都旨在让文化遗产以更鲜活的形式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在“物”与“人”之间搭建起跨越时间、地域、文明的桥梁。这种“不变”正是博物馆历经变迁而不断向前“奔跑”的根基,也是其在未来持续创造文化价值、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力量源泉。



汲古为新:文化遗产保护与阐释的当代意义

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承载着历史记忆、文化身份与社会价值。如何通过保护研究和阐释演绎让文化遗产具有当代意义,是博物馆的重要使命。


M20+大会与会嘉宾参观上博东馆开放式文物保护修复展示区


随着科技发展,文物保护技术已从传统的被动维护转向动态的监测与修复,不仅延长了文物的“寿命”,还大幅提高了其展示与传播的可能性。例如,日本奈良国立博物馆同样着重科学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结合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将正仓院宝物的历史和文化魅力带到当代并传承后世。东京国立博物馆则关注到文化遗产保护、修复及展示作为有机整体的可持续性,呼吁重视博物馆对于文化遗产保护修复技术和材料传承的角色和作用。


文化遗产的价值传播很大程度上依托于对其意义的不断挖掘、阐释和延伸。法国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雅尼克·林茨认为,博物馆需要展现与当代社会的紧密联系。吉美邀请艺术家对其经典建筑外立面及内部空间进行再创作,结合当代艺术作品与设计,增强与当代观众的互动,赋予博物馆新的吸引力和文化意义。法国凡尔赛宫和特里亚农宫国家博物馆馆长洛朗·萨洛梅指出,当博物馆本身作为文化遗产时,更需要在保护历史的同时通过挖掘藏品的文化和艺术内涵来提升观众体验,努力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大英博物馆与全球各地文博机构开展广泛深入的藏品研究与展览合作,不仅让其他国家的观众在展览中与不同文明产生共鸣,也让英国本土的多元观众群体在展厅中寻找到认同感。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国家艺术博物馆则努力抛开时间的桎梏,以全新的策展思路将过去的艺术作品置于当下时代议题之中,让博物馆成为社会发展重要议题的积极参与者和发声者。


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是博物馆的任务,更需要公众的共同参与,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中国国家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等诸多中国博物馆近年来不断加强跨界合作,利用文创、教育、演出等形式等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生活,使文物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博物馆社会参与不仅在于观众的“被动接收”,还应包括对话与互动,调动观众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从而让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播更加多元化与个性化。


这些实践反映出博物馆正在从文化遗产的“展示者”转型为公众和社会的“对话者”。博物馆积极拓展其社会价值,以艺术、历史与当代议题为切入点,回应社会关切。同时,从观众的需求与期待出发,构建多维度的互动模式,激发观众对文化遗产的认同感与责任感,从而让他们从更深层次上参与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之中。


和合共生:博物馆的文化交流使命

博物馆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的关系中,体现了连接多元文化和传承地方文化的双重使命。全球化使博物馆能够跨越地域界限,通过国际合作展示不同文明形态,深化对人类共同文化遗产的理解,构建跨文化对话的桥梁。同时,博物馆作为地方文化和集体记忆的守护者,承担着传承与弘扬本地历史、艺术和传统的责任。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的联动和平衡,不仅赋予博物馆新的活力,也使其成为多元文化交融和身份认同的重要平台。


博物馆之间的国际合作是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推动力。作为连接多元文化的桥梁,博物馆通过全球化视野的合作展现了跨文明对话的深刻意义。阿布扎比卢浮宫博物馆通过来自世界各地的藏品,模糊地域与文化的界限,来自不同背景的艺术作品在此形成多元对话,鼓励观众从文明交汇的角度重新认识历史、了解人类文明共性。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历史博物馆近年来与中、法等多个国家合作举办考古文物展览,探讨跨文化语境下丝绸之路在东西方文明交流中的重要地位。


此外,文保领域的跨国协作是共同守护人类共有遗产的重要途径。京都国立博物馆正在打造的日本文化遗产修复中心,将着力推动全球范围文保修复技术合作和人员交流,体现文化遗产保护的全球意义与责任担当。


而面对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观众,为跨越语言和文化背景差异的壁垒,博物馆正在努力通过多样化手段让本地文化遗产具有更广泛的吸引力。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指出,博物馆需要打造彰显文化多样性的“全球福祉”。香港故宫依托香港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独特地位,将中华文化与世界观众连接起来。西班牙普拉多国家博物馆则让经典画作“走”出画廊,在其他国家城市街头、地铁站等地举办“快闪”展览,以突破传统的思维拉近国际观众与西班牙艺术的距离。


亚洲艺术博物馆的独特属性要求既要传递亚洲艺术之于人类文明的价值,又要回应本地社群的独特需求和文化背景。美国史密森尼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蔡斯·F·罗宾逊指出,“去西方中心化”趋势下的西方国立博物馆需要引入国际视野的艺术叙事,推出以透明性、开放性、合作精神和可持续性为核心的新举措。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许杰强调亚洲艺术对当地亚裔社区的重要性,博物馆应回应本地社群对于身份认同和情感支持的需求。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的定位则更注重亚洲文化在全球化中的主体性,以跨文化主题展览探讨亚洲艺术在全球视野下的动态变化。


博物馆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的联结不仅是一种适应时代变革的策略,更是体现其文化价值的核心所在。博物馆通过独特的策展和传播方式将地方文化融入更广阔的全球语境;通过持续的国际合作和跨文化对话,博物馆得以展现多元文明之间的共鸣。这种双向的协同作用,让博物馆展现出更强的适应力和吸引力,真正实现文化交流枢纽的使命。




擘画未来:不止于科技赋能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博物馆正在全面拥抱数字化转型。数字化手段和其他新兴科技在博物馆各项工作中的应用已经成为现代博物馆的一种新常态,为博物馆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前所未有的生命力,不仅改变了文物保护、研究与展示的方式,也为公众参与开辟了全新的路径。


以文物保护技术创新应用为例,传统的保护方法正在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使得文物修复的效率和精确度得以提升。在这一领域,湖南博物院、湖北省博物馆等已实现运用新兴技术推动文保修复工作,不仅为文物修复提供精准支持,同时保留传统工艺的匠心精神。浙江省博物馆则进一步将文物保护延展到虚拟领域,为文物的长远保护与信息共享提供了新的模式。


科技的赋能正在从根本上改变博物馆的文化传播方式,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让博物馆触及更多群体。英国国家美术馆副馆长兼首席运营官保罗·格雷指出,博物馆不应等候观众的到来,而要跨前一步,利用技术手段将文化艺术体验主动带给更多观众。日本九州国立博物馆面向偏远地区学生开展的视频教育项目,以及馆内“感官地图”等包容性数字项目,为不同群体提供分众化的博物馆内容和服务,彰显了对于文化平等和包容性的关注。


在推进全面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博物馆也面临着诸多新挑战。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馆长金在弘认为,技术本身并非博物馆数字化转型的最终目的,也不能让博物馆成为新技术的试验场。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对技术应用成功与失败案例的反思,为行业提供了宝贵经验。科技的应用应超越工具和硬件层面的升级,成为理念、战略和内容创新的综合体现,助力实现博物馆保护、教育和传播目标。


未来,更多新兴技术和概念将不断涌现。博物馆需要保持对技术趋势的敏锐意识和审慎态度,同时坚持从观众切实需求和优化博物馆体验出发,平衡技术创新与使命目标。通过科技与人文的有机融合,博物馆不仅能突破静态展览的局限,还能成为人人可及、共享共创的公共平台,推动文化发展与科技进步齐头并进。




美美与共:共建文明对话广阔平台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博物馆之间的交流合作与经验共享,一直是全球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和关键驱动力。随着近年来中国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中国博物馆需要以更开放、更主动的姿态融入国际文博大家庭,在深化国际交流中,不仅汲取国际顶尖博物馆的先进经验,也要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为全球博物馆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方案。“M20+大会”不仅是上海博物馆守正创新、探索国际性文博行业交流机制的全新尝试,更是共建文明对话广阔平台的一次有益实践。


以全球化视野和国际化水准,大会打造了高级别、高水平、高规格的文化交流盛会,为全球博物馆界提供了一个多元开放的对话空间。


为期两天的会期虽短,但影响深远。大会围绕“变与不变”的主题,立足于国际博物馆学的热点话题与研究趋势,关注全球博物馆共同面临的挑战,探讨未来发展路径。这一主题设置反映出上海博物馆对全球文博行业前沿动态的敏锐把握和对学术深度的追求。


上海博物馆利用其在国内外的资源配置能力与影响力,邀请到来自世界各地、不同文化背景的顶尖博物馆同行分享各自的实践经验。正是这种多样性,为大会注入了丰富的思想火花和多元视角,不仅促进了博物馆理念的创新发展,也为中外博物馆实践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交流。“M20+大会”更是人与人之间建立联系的平台。嘉宾中既有长期合作的伙伴、久未谋面的老友,也有刚踏入文博行业的新人。通过这一平台,中外博物馆之间的联系得到进一步巩固,为未来的合作与共同发展创造了更多可能性。同时,大会创造了一个不同文化之间平等对话、交流学习的空间,共建充满活力、和谐繁荣的文博大家庭。


“M20+大会”是展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成果的重要窗口。不少与会国际嘉宾是首次来到中国、来到上海,“M20+大会”成为了他们认识中国、了解上海的“第一站”。上海博物馆东馆作为本届大会的举办地,其现代化设施、空间设计和文物展陈尤其为外国嘉宾留下了深刻印象。上海博物馆东馆的全面建成开放,让其成为了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一张新名片,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艺术的魅力,更作为生动案例体现了中国在博物馆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


以本届大会为起点,未来,上海博物馆将致力于推动“M20+大会”品牌建设,将其打造为具有开放性、可持续性和国际知名度的常态化文明对话和文化交流机制,为中国博物馆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拓展创造更多机遇。通过这一平台,上海博物馆将更积极参与国际博物馆界的治理与话语体系建设,继续发挥引领作用、扩大国际影响力,助力构建更具包容性和多样性的全球博物馆生态体系,为全球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编校:高文思  雪晓楠
审核:耿   坤  续红明   
监制:李学良


本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关于我们

中国文物报社1989年于北京组建,是国家文物局主管的中央文化企业(司局级),全国文物行业唯一具备新闻资质的媒体单位。作为文物宣传工作的主力军,承担着文物舆论引导、新闻宣传、成果展示、知识普及和文化传播等职责。主要负责《中国文物报》编辑出版,国家文物局政府网站、“国家文物局”微信公众号运维管理,中国文物报社所属网站及新媒体的运维拓展等工作。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北小街2号楼

邮编:100007

总机:(010)84078838

传真:(010)84079560

热线:(010)84078773

邮箱: wenwubao1985@vip.sina.com


点点点,赞和在看都在这儿!

中国文物报
《中国文物报》是国家文物局机关报、全国文博行业唯一综合性权威报纸。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