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3日,“M20+全球顶尖博物馆大会”在上海博物馆东馆召开。会议开幕式上,上海博物馆正式宣布,作为上海市委、市政府着眼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历时7年多打造的上海博物馆东馆全面建成开放。至此,在历经南京西路325号(旧跑马总会)、河南南路16号(旧中汇大厦)和人民大道201号(人民广场)三次馆址变迁后,上海博物馆又拥有了一座展示丰富馆藏、彰显文化魅力、体现上海城市现代化与精神品格的新建筑,为这座国际化大都市再添一处重要的文化新地标。
上海博物馆建成开放于1952年,是一座大型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经60余年发展,到“十二五”时期,在几代上博人的锐意努力下,上博以丰富的馆藏、扎实的研究、精美的展陈与卓然的国际影响在业内赢得了广泛赞誉与高度认可,是展示上海城市风貌的重要窗口,也成为反映中国文物博物馆事业进步发展的一张闪亮名片。
在2015年,即将迈入“十三五”之际,上海博物馆又迎来了一次全新的发展机遇——为推进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上海市委市政府着眼全市文化设施布局,做出在浦东建设上海博物馆东馆的重大决策。东馆项目选址在浦东花木地区,与人民广场馆直线距离仅6.1公里,占地面积4.6公顷,北沿世纪大道、东临丁香路,西至杨高南路,毗邻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周边还有上海科技馆、东方艺术中心以及同期开始筹建的上海图书馆东馆等文化设施,区位优势明显。
外观实景
由此,全新的挑战出现在上博人的面前:上博要建造一座怎样的东馆,才能使之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上海这座城市?2016年初,在进行了一系列先期考察和深入探讨的基础上,上海博物馆通过两轮国际招标,选定了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的竞标方案。同济院的方案总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建筑高度45米,地上6层,地下2层,整体呈矩形,造型简洁大气,局部外立面用大理石蜿蜒包裹,宛如大海波涛起伏,既暗合上海“海陆交汇”的特殊性,也象征着这座城市“海纳百川”“勇立潮头”的精气神。
对于东馆的功能与布局,上海博物馆充分考虑了新区域新环境的影响,结合人民广场馆运行开放20余年的实践经验,在功能布局的设计方面做了深入的功课。比如要求专门设置独立的文物动线,使得文物进馆出馆的装卸、拍摄以及临时安置作业都可在独立封闭空间内进行,不再有此前人民广场馆由于面积受限而不得不在室外露天装运文物的困扰。又如东馆地块附近有一条自然河流,馆址下方亦存在暗浜,地下水量丰沛,为彻底规避水患风险,东馆将文物保管库房放在了五楼,并通过物理手段、技术手段等多重防范来提升安全指数,保障文物安全。再如,考虑到以往热门展览都会引起观众在门前大排长龙的情形,上博提出,东馆的设计要为观众预留充足的排队等候区,该区域应当尽可能涵盖遮阳、避风、挡雨的功能,且同时满足不因大客流聚集而导致场馆外部呈现“拥挤混乱嘈杂”状态的要求。
文博广场实景
在对建筑设计方案不断进行沟通的过程中,上海博物馆与同济设计院达成了高度共识:当今时代的博物馆建设,愈来愈趋向于功能更复合、配套更人性、活动更多元、体验更多样,因此,新建博物馆应当格外注重文化与旅游、与教育、与科技的多重融合。基于此,上博东馆一改传统博物馆单一中心、外部封闭的布局方式,精心打造了一个多中心、多层级的空间系统,将文物展览区和公共服务区有机分割,既能交融使用,也能各自独立开放。整座建筑特别强调开放性与共享性,每个楼层都有落地玻璃、平台或户外区域,引入自然光线,让建筑“呼吸”,让观众“透气”,让博物馆内部的展览和上海这座城市的最美景观“内外”无间,互相辉映。
参观11万平方米这样超大规模的博物馆对观众来说毫无疑问是个“体力活”,为了有效缩短观众的参观流线,降低疲劳程度,东馆建筑空间大致按各 1/3 的比例分配陈列展示区、公共服务区和配套功能区。首层围绕38米通高的中央大厅布置青铜馆和大型特展厅等高大、无柱的展陈空间,二层至四层则以开放的文博广场为中心,环绕布置文物展厅。公共服务区集中于建筑东部,通过馆内东侧及北侧的“L”型走廊和露天联通三楼至五楼的螺旋坡道串联起教育活动、休闲购物、餐饮休息等多种功能,满足观众多样化的需求。建筑西南角集中布置库房区,西北角则是博物馆职工上下班的出入通道,流线紧凑,便于内部管理。南侧与大型商办项目相邻,双方共享休闲广场,因此观众的主出口设置在这个方向。陈列展览区与公共服务区各有独立的安保系统、环境控制系统和流线系统,可以分开运营,在博物馆展厅关闭后,东馆仍可在文物藏品安全和环境控制不受影响的前提下,继续为市民提供文化服务,从而使得东馆有条件成为24小时开放的博物馆。
2015年12月,上博东馆项目经上海市发改委批复立项。2017年9月27日,项目正式开工,2020年12月31日实现主体钢结构封顶。2023年7月31日,展陈进场施工,标志着这座全新的超大规模博物馆距离与公众见面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多年来,上海博物馆以自出机杼的常设陈列体系与不断出新的特别展览策划吸引了大量海内外游客,也获得业内的广泛赞誉。因此,自东馆建设项目确立之日起,海内外同行、社会公众,包括上博人自己,都在反复提出这样的问题:未来的上海博物馆东馆做什么展览?东馆和人民广场馆的区别是什么?
对此,上博人投入了大量时间与精力进行研判与讨论。策展团队在馆领导的指导和上级部门的支持下,集思广益,大胆突破,不断构建又不断推翻,经过反复打磨,终于形成如今呈现在观众面前的东馆展陈四大系列:
一是中国古代艺术通史系列。上博的中国古代艺术品收藏因其独一无二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在海内外享有盛誉。基于此,东馆立足艺术史高度,将原有的艺术专题展做通、做全、做精,更好讲述深厚的中华文脉。其中,青铜馆、书法馆、绘画馆、印章馆是海内外唯一的常设通史陈列,陶瓷馆、货币馆也是海内外体系最完整的通史陈列之一,另外还有雕塑馆和玉器馆,堪称八部“中国古代艺术史教科书”。
青铜馆实景
八个通史陈列都在既有基础上,融合近年来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对叙事体系、空间动线、审美呈现进行了精益求精的创新与突破。以最晚亮相的中国历代绘画馆和中国历代书法馆为例,两馆展陈空间面积达4000平方米,首展总计展出历代经典作品315件,超70%为全新亮相,其中一级品137件,包括王羲之《草书上虞帖》、怀素《草书苦笋帖》、孙位《高逸图卷》、董源《夏山图》等珍罕名迹。许多过去只能局部展出的长卷也首次完整打开,如祝允明《草书前后赤壁赋卷》、米芾《行书多景楼诗册》等。
书法馆实景
两馆在呈现古代经典的同时,都还特别将展陈时间线延伸到了近现代。首轮现代书法部分主要展出罗振玉、梁启超、弘一法师、沈尹默等人的近十幅作品,均为首次露面;近现代绘画部分则有徐悲鸿、刘海粟、张大千、齐白石等名家名作,由此,上博绘画和书法的通史陈列更臻完善。
为了精准维持展陈环境的稳定,上博自主研发并建设了一套书画恒温恒湿系统,可以确保书画作品在六个月内完美保存,一些最为脆弱、需要考虑曝光度的展品也至少能够保证有三个月的展期。展厅共备有6套书画方案,预计每半年更换一次展品,未来3年总计将展出1200件馆藏书画精品,静待观众鉴赏。
二是专题系列。该系列包括“考古上海”“海上书画”“江南造物”“陶瓷与中外文化交流”“赵朴初书法艺术馆”,主要聚焦城市文脉探源和对外文化交流,注重用文物展现时代精神的闪光点。其中“考古上海”通过“文明之光”“江海通津”“海上繁华”三个板块,以 2000 余件/组文物的组合描绘出上海历史中的“古国”“古港”和“古城”,构成一部浓缩的“上海简史”,既展现了时间上的纵向发展关系,也体现了空间上上海自西向东的发展过程,更呈现了上海逐渐成为国际性大都市的历程。
江南馆实景
“江南造物”是东馆唯一引入自然光线并可观赏户外景观的文物展厅,从工艺文化的视角介绍江南传统手工艺的主要品类、地域特色、文化内涵、工艺成就和历史地位,引领观众走进具有高度审美价值的江南造物艺术世界。厅内同时套设有“百物厅”,不断更新展陈主题,呈现江南百工的无尽创造,目前在展的首期主题为“蓝染江南:江南的染缬之诗”。江南造物馆的匠心之处还在于观众可以由展厅直接步入五楼室外的屋顶花园,这是一处通过仿古建筑真实再现江南园林、建筑及其室内外陈设的沉浸式体验空间,小桥流水,亭台楼阁,充分激发江南的“人”与“物”之间的情感共鸣,使传统工艺的优雅与魅力在现代语境中得以生动呈现。
三是互动体验系列。根据国际博协2022年公布的最新定义,博物馆“研究、收藏、保护、阐释和展示物质与非物质遗产。……为教育、欣赏、深思和知识共享提供多种体验”。上博东馆从设计之初,即致力于尽可能增加观众参与体验的机会,努力将东馆打造成面向国内外不同层次观众参观、学习中国古代艺术文化的宣传与教育中心。
古代文明探索宫就是东馆精心打造的以探索式、沉浸式、互动式体验为特色的展教结合型探索空间,主要面向6~18周岁未成年人和亲子家庭开放,总面积约1900平方米,以博物馆“职业体验”作为显性逻辑线,通过“小小考古学家”“小小修复师”“小小研究员”“小小策展人”“小小创意家”“小小讲解员”六大板块,激发参与者对博物馆的兴趣和热爱;同时以“赓续文明基因,厚植文化自信,续写新时代辉煌”作为隐形逻辑线,引导青少年儿童进行“文明探源”,感受“造物有情”,涵养“精神家园”,养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认同到归属的家国情怀。
探索宫
文物保护修复体验馆通过活态展示的形式让观众了解传统修复技艺与现代文保科技的融合应用。在开放式文物修复展示空间内,上博的青铜、陶瓷、书画、家具、漆器、古籍等国家级和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修复技艺团队轮流展示真实的工作状态。主题陈列则通过实物与多媒体相结合的互动方式,带着观众共同寻找“文物经历了什么”“如何保护文物”“谁在保护文物”这三个问题的答案,深受观众喜爱。
该系列还包括运用数字技术构建无实物展品的多媒体、沉浸式展示,让观众在现场沉浸式游览的“数字馆”以及能够“把博物馆带回家”的“文创体验馆”,通过丰富的主题产品和趣味互动,延展了文化传的途径。与人民广场馆相比,大大增加了互动性与参与感。
四是文化交流系列。东馆设有大、中、小三个特展厅,致力于发挥上博在文化交流领域的优势,不定期举办学术性与影响力兼备的优秀展览,为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提供重要助力。
青铜馆实景
近年来,上博在总结成绩、分析优势、提炼精华的基础上,着力打造出“何以中国”“对话世界”“百物看中国”“拾慧古今”四大系列特展品牌。其中“何以中国”文物考古大展系列聚焦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最新成果,以物论史、以史增信。继成功举办“宅兹中国: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2022)、“实证中国:崧泽·良渚文明考古展”(2023)后,上博决定于2024年初,在东馆局部试开放之际,以“星耀中国: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特展”作为东馆的第一个特展,与最受观众瞩目的常设陈列“中国古代青铜器馆”率先登场亮相,迈出东馆开放“三部曲”的第一步。
星耀中国展实景
“星耀中国”特展把目光聚焦到长江上游“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的古代文明中心,向公众全面揭示古蜀文明的面貌、内涵、特点以及来龙去脉,呈现中华文明发展的多元一体和五个突出特性。这是迄今为止古蜀文明考古出土文物在四川省外最大规模、最高规格的展览阵容,上博向11个省区直辖市的28家文博考古机构借展,集结文物363件,全部运输行程超过1.6万公里。展览为期三个多月,引发了持续的观展热潮,共计接待观众逾105万人次,是上博历史上首个参观人数超100万的特展。
展览的成功举办无疑是对“东馆看什么”这一问题交出的一份完美答卷——伴随着2022年上博馆庆70周年之际提出的“大博物馆计划”和2024年的东馆建成开放,上博明确给出了关于东馆与人民广场馆各自功能的清晰界定:东馆,是让世界看中国;人民广场馆,则是让中国看世界。“星耀中国”的观众中,外埠观众超60%,海外观众近10%,50%以上观众年龄在35岁以下,充分反映出东馆有效地发挥了世界看中国的重要窗口作用。
东方,乃朝阳升起之地,传统焕新之所在。在“M20+全球顶尖博物馆大会”的开幕式上,题为《在东方,链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宣传片用4个英文字母来阐释新时代上博人的使命追求、未来憧憬和责任担当——
Evolving,变。博物馆不仅关乎过去,更着眼于未来。变,是时代的需求;不变的,是博物馆的使命。在东馆,我们守护历史,同时探索未知。
Art,艺术。艺术和历史的意义不在于沉溺于过去,而在于帮助我们认识自我。在东馆,每一件展品闪耀的光芒,让博物馆成为心灵的归处。
Sharing,分享。文化遗产属于全人类。分享,让文化拥有新的生命,在中西文化交融的上海。在东馆,我们以文物为纽带,感受跨越时空的共鸣。
Tradition,传统。传统不是对灰烬的崇拜,而是对火焰的传承。在东馆,每一件藏品里文明的气韵,给予我们面向未来的力量。
伴随着东馆的全面开放,上博人踏上新征程,迎接新挑战。未来,我们将步履不停,努力构筑以人民广场馆、东馆、北馆为核心的“3+X”新发展格局。当前,以打造“中国看世界”的窗口为目标的人民广场馆已在酝酿全新改造,位于上海北外滩的北馆则正在筹建中,将以“考古博物馆”为主要定位。上博人致力于不断追求更高的博物馆事业发展目标,秉持开放、包容、共赢的合作理念,积极与全世界同行携手共进,加强人文交流互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一同打造更开放、更多元、更包容的国际博物馆合作网络,为建设和平繁荣的世界贡献中国博物馆的力量。
执笔:夏蓓蓓
本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中国文物报社1989年于北京组建,是国家文物局主管的中央文化企业(司局级),全国文物行业唯一具备新闻资质的媒体单位。作为文物宣传工作的主力军,承担着文物舆论引导、新闻宣传、成果展示、知识普及和文化传播等职责。主要负责《中国文物报》编辑出版,国家文物局政府网站、“国家文物局”微信公众号运维管理,中国文物报社所属网站及新媒体的运维拓展等工作。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北小街2号楼
邮编:100007
总机:(010)84078838
传真:(010)84079560
热线:(010)84078773
邮箱: wenwubao1985@vip.sina.com
点点点,赞和在看都在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