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有风雨话沧桑——昌邑中学教育发展脉络钩沉

美体   历史   2024-03-28 22:39   山东  

昌邑古代教育形式主要有官学和私学两种。所谓官学,即官府办的书院。昌邑属县级建制,官学亦称“县学”。私学即私人设立的经馆、学馆、私塾等。其中,私塾是主要办学形式。据宣统二年(1910年)资料记载,当时全县共有私塾637处,塾师692人,学童9502人。以上皆为初等教育,昌邑尚无中学阶段教育。20世纪初是中国教育的一个转型时期,清政府推行新政,1902年至1904年分别制定了《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中国教育开始引进西方三段式教学系统,学校分设小学堂、中学堂、大学堂。中学堂作为小学堂的升级和大学堂的准备阶段,是近代教育发展一个重要的环节。

昌邑第一所中学的创立

昌邑第一所中学是育秀中学。育秀中学的创建与发展,需从昌邑早期同盟会员于恩波(字沐尘)以及他所创办的育秀学堂和育秀高等小学堂说起。

于恩波像

1904年,于家郜村于恩波求学于莱州府中学堂,经高密人士刘冠三(山东省同盟会负责人之一)介绍加入同盟会。1906年,于恩波返里,与同盟会员李长庚(字亦白)、王廷俊(字彰民)、张书绅(字紫珮)、齐元英(字东野)、明余三等,以于家郜古庙为校舍,创建私立育秀小学堂。学堂开学后,一边招生授课,一边在师生中发展同盟会员。因而,育秀学堂是同盟会在昌邑早期活动的摇篮和基地。1908年,于恩波考入山东优级师范选科学堂攻读史地学,离开家乡,赴济南求学。民国元年(1912年),昌邑发生“五一八惨案”,县议事会、参事会28名革命志士被杀害,私立育秀学堂被迫停办。私立育秀学堂虽办学时间短暂,但为以后创建育秀中学奠定了基础。

1917年,于恩波追随孙中山南下广州,参加非常国会,继续出任国会议员。1919年,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蓬勃兴起,于恩波兴办教育的执念再次萌发。1920年,他多方筹资恢复重建育秀学堂,改称育秀高等小学堂,令其侄子于达泉(省立第一师范毕业)任校长。

1924年12月,于恩波出任山东省教育厅厅长,他随即将育秀高等小学堂升格为育秀中学,并亲自任校长,其族侄于观成为临时校长,但因二人长期不在本地,学校工作仍由于达泉主持(学校升格后,因其学历不符,不能任职校长)。育秀中学完成申批备案,正紧锣密鼓筹备之际,却风云突变。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军阀张宗昌督鲁,疯狂镇压国共两党。同年6月,于恩波辞职南下广州。张宗昌任命前清状元王寿朋为教育厅长,倡导读经叩首,教育倒退。因于恩波任职时间短暂即匆忙南下,学校经费问题尚未落实,仅有昌邑县政府每年补助大洋百余元。危难迷茫之际,明少华(明家郜人,曾长期追随于恩波)由济南返回昌邑,传达于恩波临行之命:坚决兴办育秀中学!7月中旬,学校发布招生广告,8月下旬正式开学,确立以“勤朴宏毅”为校训。育秀中学首期虽然只有柳辑吾等8名学生,但却标志着昌邑第一所中学的诞生,她就像一名孱弱的幼童,在步履蹒跚中艰难起步了。

当年育秀中学使用的大钟

育秀中学虽诞生和成长于那个社会动荡、风雨飘摇的年代,但因于恩波等仁人志士矢志不移、坚持不懈,学校稳步发展、日新月异。1930年,经省政府批准,每年由昌邑县拨付育秀中学二千元大洋,办学经费得以保障。同年,新建教学楼一栋,教室二十间,校舍条件进一步优化。1936年,育秀中学再次扩建,新建办公室、教室、实验室20余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育秀中学主要经管人于观成、王友智、于达泉等分别避难于武汉、上海等地,师生解散,学校被迫停办。1939年11月,育秀中学校舍被烧毁,昔日书声朗朗、生机勃勃的林荫校园,仅存残垣断壁。

育秀中学校园复原沙盘

革命家、教育家于恩波,一生致力于国民革命,东奔西走,南征北战。但他始终不忘家乡教育,时刻关注育秀命运。育秀坎坷三十载,历经小学堂、高等小学和中学三个阶段,人才辈出,硕果累累,在昌邑教育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具有划时代意义。

另外,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前,昌邑还创办过一所中学——昌邑私立九一八中学。1934年,该中学由五里堠村董廷梅在文山顶投资兴建。董廷梅,字啸梧,1898年出生于一个普通农民家庭。青年时代曾在家乡教书,后来到北京、东北谋生。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在东北参加抗日义勇军,1933年在平津一带作抗日救亡宣传,并开展募捐活动。是年底,他带着自己的积蓄和募捐资金返乡办学,选取文山古庙为校址,于1934年春开工改建。他把数十间古庙房屋粉刷修整,又新建一座二层小楼和一排平房做教室,建数十间平房做办公室、图书室、卫生室、宿舍和伙房餐厅。1934年秋,学校改建竣工,冬季开始招生,昌邑及潍县等地学子纷纷报名。1935年正月十六,学校正式开学。因“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为教育学生勿忘国耻、赤心救国,学校定名“昌邑私立九一八中学”。董廷梅还亲自设计制作了铜制校徽,形状似一颗红心,中间斜书“昌邑私立九一八中学”,上下各两个篆体字“赤心·救国”。

董廷梅(字啸梧)捐赠商号声明

该校未能在省政府备案,属私立中学,没有经费来源,一切费用均有董廷梅各处筹措。1935年秋后,办学经费告紧,他东取西借,但杯水车薪,学校举步维艰、难以为继,勉强支撑到寒假。1936年春,学校无力开学复课,被迫停办,学校前后仅维持一年。1938年2月,日军侵入昌邑城,学校校舍被毁。

综上,昌邑早期先后创建的两处中学,至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时,全部停办,且校舍被毁。此后,一直到1941年上半年,昌邑的中学教育进入一段“空白期”。

硝烟下重生的中学教育

育秀中学和昌邑私立九一八中学,在战火中悲壮谢幕。校舍坍塌了,但昌邑人的办学执念依然坚挺。抗日战争中后期,山东省立第二十一中学、四维中学、昌邑县立中学、志诚中学纷纷建立,在弥漫硝烟中延续着昌邑学子的读书梦。

——山东省立第二十一中学。1937年因躲避战乱出走的育秀中学校长于观成,由武汉辗转重庆,经其族叔于恩波引见,国民党元老丁惟汾任命其“山东省第二十党务督导区专员”之职。1940年秋,与秘书王友智一起返回山东,拜见省政府主席沈鸿烈(时省政府驻临朐),又被授予“山东省参议会议员”之职。随后,他陈请省教育厅批复,同意在昌邑筹建山东省立第二十一联合中学。1941年5月,育秀中学一期学生、国立山东大学外文系毕业生柳辑吾(昌邑柳家村人),受省教育厅之命,辞去山东省保安三师第二十七团政训处之职返里,在昌邑县第十区白里村(今已划入平度市)筹建中学。学校初始定名“山东省立第十八联合中学”,筹建期间接省教育厅通知,学校更名“山东省立第二十一联合中学”。抗战时期,省政府财政困难,拨付学校经费极少,主要靠当地政府和抗战部队解决,校舍十分简陋,借用民房和场院作教室,学生用一块长方形木板放在腿上当课桌,师生给养主要由鲁苏战区游击第四纵队(简称“四纵队”)提供支持。1941年秋,因日伪军侵扰,学校迁至平度景村。1942年春,为躲避战事,学校又迁至昌邑六区旗杆元家村一处废弃小学。年底,校舍毁于战火。因战事频繁,师生两次迁移,连受惊吓,部分学生退学。另外,“四纵队”于同年秋季创办了自己的学校——四维中学,不再资助第二十一中学,学校经费愈发短缺,难以为继。1943年春季开学时,又有部分学生退学,学校艰难维持到7月,被迫停办,柳辑吾遂带领剩余学生并入四维中学。山东省立第二十一联合中学历经两年有余,被迫停办。

二十一联合中学办学轨迹图

——四维中学。1942年,国民党鲁苏战区游击第四纵队创办“四维中学”,校址在密埠店村东大庙,殿堂庙舍数十间,大院中央新建教室十七间。学校以“礼义廉耻”为校训,校名取“四维”二字,即以校训为座右铭之意。学校机构内设教务处、训育处和事务处。校长李资亷(名秀洁)日常在“四纵队”任参谋长,校务工作自始至终由教导主任佟秀廷主持。佟秀廷,名元俊,1908年出生于饮马佟家营子村,1936年国立山东大学生物系毕业,任教于安徽省合肥女子师范。“七·七”事变后,合肥沦陷,返回昌邑。1940年任四纵队政治部副主任,1941年应聘去山东政治学院任生物教员。1942年返回昌邑,参与创建四维中学。学校于1942年秋季正式开学,设有高中班、初中班和一个师范班。学校实行“三、三”学制,即初中、高中各修业三年,设国文、算术、代数、几何、物理、化学、英语、动物、植物、生理卫生、历史、地理、公民、音乐、美术、劳作等课程。因战时出版机构遭到破坏,公民、国文、历史、地理、音乐教材由学校选编刻印,数、理、化与英语教材,从敌战区购买日伪翻印课本。为此,佟秀廷撰写“附志”,油印后贴在课本封底。“附志”曰:“教材选择务期合于战时,至于自然科学与外国语等,或探讨宇宙真理,或传授外国语言,固无汉界楚疆之分,特以其价廉而工省也。乃忍痛以敌伪翻印之战前课本充之,是犹以敌人之武器打击敌人者也。”课本封面制有木刻画面,是一架敌机在国土上空狂轰滥炸,顶部有“读书不忘报国”字样。

密埠店四维中学旧址

1943年,为方便高密西北部和昌邑南部学生上学,四维中学在高密八甲寨设立第一分校。1944年春,在双台南侯章村原李树桂部创立的昌邑县立中学原址,设立四维中学第二分校。1945年9月,因战事原因,四维中学迁至高密,借用高密县中学校舍复校。1946年6月,四维中学在高密解散,多数学生赴青岛,先后在昌邑籍人士开办的六合兴当铺及肥田化工厂复课。1949年6月,部分师生去台湾,四维中学在大陆停办。

——昌邑县立中学。1938年2月,日寇进犯昌邑,西马埠村李树桂拉起一支队伍,归属于驻寿光的国民党十五旅张景月部,李树桂任第五团团长。随后,他在昌邑二区(含双台、南逄及周边部分村庄)办起70多处小学。1941年8月,他在南侯章村建立“昌邑县立中学”,自任校长,王奉瑜任副校长。中学招收初中六个班、高中一个班。当时办学条件较差,教室借用民房,学生每人一个“马扎”、一张木板。日寇扫荡,师生背起书包转移,就地上课。时任山东省教育厅厅长何思源对李树桂办学十分赞赏,遂令嘉奖,题写“邹鲁之光”牌匾,并奖励批准二区建立“山东省立西马埠高等小学”,委任李树桂为校长,学校经费由省教育厅拨发,另发奖金3000元。

1944年春,李树桂部被“四纵队”打垮,昌邑县立中学停办。同年,四纵队在昌邑县立中学原址校舍设立四维中学第二分校。1945年秋,学校停办。

——志诚中学。1943年,国民党游击队董希瞻部在昌邑十区昌许屯(现划归平度)创办志诚中学。董希瞻,1912年出生于昌邑十区董家大庄(今属平度市崔家集镇)人。抗战开始后拉起队伍,1938年投靠山东省第八区专员兼保安司令厉文礼,任第七团团长。1940年被鲁苏战区总司令于学忠收编为鲁苏战区独立第二十九支队,任上校支队长。1942年6月,于学忠发令将二十八、二十九、三十支队合编为鲁苏战区挺进第九纵队,董希瞻任少将副司令。1943年7月,因设在第十区的山东省立第二十一中学停办并入四维中学,董希瞻遂在其家乡创办中学,命名为志诚中学。该校先后招生两级、四个班,学生共计200人左右。学校历时两年,1945年秋停办。

昌邑中学教育架构的雏形与沿革

建国后,昌邑教育事业逐步走上正规,特别是中学教育成绩斐然。目前,昌邑一中和文山中学(另有昌邑市科技中学系高考补习学校转改而成,本文不做详述)在竞争与协作中,共同架起昌邑学子通往高校的桥梁。每年高考季,总有捷报频传,莘莘学子金榜题名,成为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才。

——文山中学。随着抗日战争进程的推进,中共昌邑县委在领导军事斗争的同时,积极发展抗日政权,实行民主建政。1941年2月,在瓦城成立参议会,通过选举产生了抗日民主政权——昌邑县政府,并开始着手区、村抗日政权的建设,巩固抗日根据地。1942年,中共领导下的昌邑县政府在龙池石桥村兴建第一所学校——龙池石桥小学,借用庙舍授课。1944年5月,昌北县与潍北县合并为昌潍县,学校改称昌潍县第一小学。1945年6月,昌潍县复分为昌北县和潍北县,学校改称昌邑县第一小学。

龙池石桥村西第一小学旧址

1945年8月日军投降,县第一小学师生迁至县城,并入县立高等小学(校址位于城里街路北凤鸣书院),续称昌邑县第一小学。1950年改称昌城小学,迁址张家当铺(今顺达家属院东区)。1952年秋,张家当铺部分房舍改为速成师范学校,昌城小学部分班级分别迁至辛置小学和后街民房(城里街工商银行旧址北邻)临时授课。1953年,速成师范学校迁至昌邑中学(今昌邑一中北海路旧址),昌城小学师生迁回张家当铺。1954年秋,更名昌城完小,迁东南汪地(今三和苑东区)新建校区。1967年,学校受“文革”影响,更名为东方红小学。1968年,因招收初中班更名为昌城联中。1978年增招高中班。1979年,学校撤销小学部,小学部师生分流到西关、东隅、南隅三处新建小学,校名更名城关中学。

城关中学旧址俯瞰图

1993年撤销初中部,初中部师生分流到县实验中学和新村中学。1996年,更名昌邑市第二中学。2000年8月,更名文山中学。2001年5月。学校迁至新校区(昌邑市烟汕路36号)。

——昌邑一中。1945年11月7日,胶东行署西海专署派任辉山、邢振华到昌北、潍北一带筹建“昌潍联办中学”,旨在为军政部门培养和输送人才。在与中共昌北县委、潍北县委取得联系之后,在潍北县店后村临时办公,勘定校址设于潍北县纸房区张家院旧十五联中分校原址。学校于1946年1月正式开学,时值抗日战争刚结束,又面临内战危机,形势复杂,首次招生在潍北县大队一个连的保护下进行,县委拨给学校三十支步枪、十箱手榴弹,以备自卫。首次招生150余人,分为三个班。学生分别来自潍北、昌北、平西。1946年5月,战争形势恶化,为保证师生安全,学校迁至潍河东岸隅庄一带暂住,后又迁入昌邑城文庙。7月,国民党飞机轰炸昌邑城,学校先后辗转马渠、夏店、湾崖、棋盘地、辛安庄、潮海、下营等地。国民党军队东犯,学校继续东迁,至掖县沙河镇黑羊山附近时遇敌冲散,师生再次集合后,由掖县折回昌邑辛安庄。国民党军队再度攻占昌邑城,学校移至瓦城,瓦城沦陷,学校经潍北迁至寿光县侯镇区岔河村。1947年1月,环境继续恶化,学校随部队转移到平西县辛安村停办,56名男生参军,女生大部分参加教育工作。校长任辉山调昌南县委任秘书,指导主任邢振华受命赴胶东区党委工作,其余人员参加地方工作。至此,昌潍联办中学停办,历时一年又两月。1947年4月,形势有所好转。此时,西海专署驻马家围子村,专员常溪平指派高潮与丁子新恢复重建昌潍联办中学,学校更名西海中学昌潍分校。1947年6月底学校开学,随后北迁至夏店村。8月底,学校随西海独立团向胶东山区转移,行至大泽山区潘家村,国民党东犯军队已抵掖县城,部分学生参加独立团,年小体弱者和女生跟随部队转战于胶东各地。9月,师生冒雨东迁至蓬莱金果山区,分散居住到群众家中躲避战火。10月,昌潍地区战事趋于平缓,师生返回昌邑姜家泊村,借乡亲桌凳于村民房舍中复学,学校更名昌潍中学。1948年1月,形势再度紧张,昌潍中学停办。同年秋,山东省政府召开青州会议,决定全面恢复教育工作。10月,高潮、邢振华受命恢复昌潍中学,校址设在昌邑县城董家城后的“五大门”。1949年2月,学校更名胶东区潍昌中学,5月更名山东省立昌邑中学。1952年改为山东省昌邑中学。1953年夏,在昌邑城西古城遗址(今北海路西,昌邑一中老校区)建设新校。

山东省昌邑中学青年路旧址

1956年4月,昌北、昌南两县合并。同年8月,学校更名山东省昌邑第一中学。1969年,学校下放到城关公社管理,改名为昌邑县城关中学。1973年,学校重新隶属县直管理,定名为昌邑县第一中学。1994年6月10日,昌邑撤县设市。同年7月,学校更名为昌邑市第一中学。2010年8月,学校整体搬迁至潍河西岸现址。


——其他中学的建立与撤并。1945年8月,昌邑分置昌北、昌南两县。1952年秋,昌南县在宋庄村创办昌南中学。1954年,学校迁至岞山村。1956年4月,昌北、昌南两县合并,昌南中学更名为山东省昌邑第二中学。1969年冬,管理体制下放归属岞山公社,学校改称为昌邑县岞山中学。1996年12月,岞山中学更名为昌邑市第四中学,学校升格为副科级事业单位,2000年升格为正科级。2003年5月,学校恢复“昌邑二中”名称。2007年9月,学校划归新成立的潍坊峡山生态经济开发区。

1958年,全县中学教育规模迅速扩张。第三中学(饮马)、第四中学(宋庄)、第五中学(夏店)、第六中学(柳疃)相继设立。1959年,增设第七中学(丈岭)。1960年,增设第八中学(围子)、第九中学(卜庄)、第十中学(东冢)、第十一中学(龙池)、第十二中学(双台)、第十三中学(石埠)、第十四中学(北孟),达到每公社都设有中学。1962年,全县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本着压缩规模、合理布局、提高质量的原则,撤销第九中学(卜庄)、第十中学(东冢)、第十三中学(石埠)和第十四中学(北孟),第二中学(岞山中学)从1963起至1965年也暂停招收高中班学生。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教学秩序遭到破坏,全县中学在1966年和1967年两年停招新生。1968年冬,石埠、卜庄、北孟、东冢、流河及王耨(南逄)公社创办中学。1969年冬,公办普通中学管理体制下放到各公社,学校改以公社名称命名,称“昌邑县X X中学”。据1970年统计:当时,全县共有16处中学(原来的1-14中及王耨中学、流河中学)。1978年撤销流河中学(改为农业初中)。同年,昌城联中开始招收高中班。1979年,昌城联中小学部迁出,只保留初中、高中两个教学部,更名为城关中学。1981年,停止北孟、宋庄、东冢、双台、王耨5处中学的普通高中招生(学校名称、编制暂时保留),确定一中、围子、岞山3处中学为县重点中学。1982年,北孟中学、双台中学改办为农业中学,宋庄中学改为昌邑县第一农技中学。1983年,东冢中学(1981年停止招收普通生)、石埠中学撤销,均改为农技中学。龙池中学改为四年制农业初中(原招高中学生并存)。据1983年底统计:全县普通高中10处,分别是:昌邑一中、城关中学、围子中学、柳疃中学、夏店中学、饮马中学、岞山中学、丈岭中学、南逄中学(原王耨中学)和卜庄中学。1984年8月,南逄中学改为农技中学,双台农技中学复招普通高中学生,恢复双台中学。同年,龙池中学撤销,并入柳疃中学。1986年,撤消双台中学、卜庄中学,保留昌邑一中、城关中学、围子中学、柳疃中学、夏店中学、饮马中学、岞山中学、丈岭中学8处普通高中。1992年,撤消夏店中学、饮马中学。1996年,全县6处高中分别更名为昌邑一中、二中(城关中学)、三中(围子中学)、四中(岞山中学)、五中(丈岭中学)和六中(柳疃中学)。2000年,昌邑二中更名为文山中学,昌邑四中(岞山)恢复“昌邑二中”名称。2007年,因区划调整,昌邑二中(岞山)、昌邑五中(丈岭)划归新成立的潍坊峡山生态经济开发区。2008年,启动昌邑一中新校建设和文山中学扩建工程,昌邑三中(围子)并入文山中学,昌邑六中(柳疃)并入昌邑一中。从此,我市普通高中形成今日“双子星”并驾齐驱、比翼齐飞的科学架构。

参考文献:

1、《昌邑县志》1987年版;

2、《昌邑县教育志》1987年版;

3、《昌邑文化博览》王蔚成主编;

4、《昌邑人物志》孙孝工主编;

5、《昌邑历史人物》王伟波主编。

鄑邑人文
和谐昌邑,民主中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