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一场被世人忽视的战争 ——中法战争(张新康)

文摘   文化   2024-09-06 07:03   陕西  








一场被世人忽视的战争

——中法战争


 

文/张新康

谈到清末,大家知道打开国门的鸦片战争,丧权辱国的甲午战争,以及完全沦为殖民地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而清末的中法战争很多人可能还不知道。中法战争是由慈禧太后主张开战的,后来起用老将冯子材(曾担任过广西提督、贵州提督),致使清廷赢得了震惊中外的镇南关大捷,也迫使当时的法国茹费理内阁倒台,但由于清政府求和心切,本来是一场应该完胜的战争,最后的结果却是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而政治手腕高超的慈禧太后利用这场战争将以恭亲王奕䜣为首的军机处全班罢免,换上了听话的“自己人”,从此慈禧太后大权独揽,无人可辖制。

1

慈禧太后主战

在好多人的印象中,慈禧太后是一个丧权辱国、害怕列强的负面形象,其实是相反的,她一向是主张向外国人宣战的。况且第一次鸦片战争不是她打的,是她老公咸丰皇帝打的;甲午战争也不是她指挥的,是光绪皇帝指挥的。而她支持的左宗棠收复新疆和主张开打的中法战争战况都很好。在中法战争爆发的前夕,慈禧太后不仅表达了强烈的主战态度,还让张之洞担任两广总督,全权负责战前事宜,后来又果断起用了赋闲已久的老将冯子材。


对于中法战争,慈禧太后可以说也是力排众议、乾坤独断,她坚决要打这一仗,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

一是中法战争在正式爆发以前,刘永福的“黑旗军”在越南接连取得胜利。刘永福是广东人,太平天国时期兴起,在民间组织起一支队伍,精于训练,战斗力不弱。因为不被清朝容忍,便到越南避难。法国占领越南时期,刘永福受越南国王所托,出军帮助越南攻打法国,频频取胜。清朝知道这件事之后,就不再对刘永福进行打压,转而支持“黑旗军”。有了刘永福在越南的这支力量,大大增强了慈禧主战的信心。


二是慈禧担心会再出现太平天国这样的事件。慈禧自己经历过太平天国事件,知道后果的严重性。如果法国从镇南关入侵成功,两广、云贵,都会最先遭殃。很难想象,到时候会发生什么事情。而两广地区,正是太平天国运动的起源地。假如真的出现这种情况,慈禧即使有三头六臂,都躲不开这场灭顶之灾。


三是跟恭亲王奕䜣之间的冲突与矛盾。奕䜣在中法战争爆发之前,仍是清朝内政外交的实际掌舵者。虽然在几年前,曾被慈禧革去议政王的头衔,但仍然大权在握。中法战争前夕,清朝的军政事务都是由恭亲王奕䜣处理。而恭亲王奕䜣对法国的态度,是以外交主和为要。但这种主和的态度,让清朝的前线频频失利,这无疑会遭到慈禧的猜忌。于是,慈禧便换下了恭亲王奕䜣。不过,既然换下奕䜣,再以主和为要,便不大可能了。综合以上三点原因,慈禧是妥妥的主战派,无论主和派再怎么反对,最后拍板开战的还得是慈禧太后。

2

起用老将冯子材

冯子材其人:冯子材,字南干,号萃亭。广东钦州人。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聚义于广西博白,次年参加天地会起义军。旋降清,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擢升副将。同治元年(1862年)起历任广西提督、骑都尉、贵州提督等职。光绪八年(1882年)称病辞职归田。十年复出,奉命办钦州团练,时值法国军队侵犯滇桂边境,率旧部援桂抗法,帮办广西关外军务。十一年(1885年),亲率两个儿子杀进敌阵,决战3昼夜,大败法军于镇南关(今友谊关),收复文渊、谅山。


冯子材在参加中法战争的时候,已经快七十岁了,之前因为看不惯官场上腐败的那一套,造就辞职在家赋闲好几年。法军逼近后,清政府重新起用了这位老将,冯子材也没抱怨什么,领着军队,带着自己的两个儿子,到战场杀敌。快七十岁的人了,依然亲自上阵肉搏,也正是因为冯子材彪悍的战斗作风,让清军都奋勇杀敌。这才解了前线的危急,取得了胜利,这也是慈禧主战的本钱。

之后,冯子材奉命率领所部奔赴镇南关后即刻深入了解民情,视察关隘要地。他看到,虽然守边军民斗志高昂,但军费紧缺、训练不足、兵械简陋,他与苏元春等将领商议认为,部队只有少量枪炮,和全部使用新式枪炮的法军硬拼肯定吃亏,必须以己之长制敌人之短。他大胆起用当地壮族青年蒙大,委任其为敢死队队长,商量作战计划方案。同时,冯子材综合了各部将领和群众意见,决定在关前隘的东岭和西岭,用土石砌起一条高7尺、宽1丈的长墙,长墙前面又挖了一条深4尺、宽1丈的堑壕,堑壕前面的开阔地里又挖了三百多个梅花坑,给法军布下了天罗地网。随后,冯子材以“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决心与气概,带着一口棺材和两个儿子一起伫立于前线。最终经过冯子材老道的指挥和军民门英勇顽强的战斗,凭借着冷兵器追击溃败法军至关外一二十公里,大获全胜,迫使法军丢盔弃甲撤回到谅山以南,法军统帅尼格里也身受重伤,这就是震惊中外的“镇南关大捷”。当冯子材下令搜山以清剿被打散的法军时,许多普通群众也拿起棍棒铁叉穿林越山,漫山遍野四处搜寻,更是让溃败的法军胆寒。此战役直接导致当时的法国茹费里内阁集体辞职,可以说是给当时的清廷和慈禧太后争了一口气。

3

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 


在冯子材和其军民的齐心努力下,清廷取得了“镇南关大捷”的胜利。

作为主和派“领袖”的李鸿章看出了清军的“弱点”,法国军舰在海上的“杀伤力”是当时清廷无法应对的,而陆上交战也只是镇南关一战获得了胜利。如果不及时停止战事,法国人是不会罢休的,清军也未必会延续已有的胜利。再看看两军交战的伤亡人数,就很明显看得出两方的孰强孰弱。根据一些统计数据,清军有一万多人,而法军则有两千多人。所以李鸿章认为,通过“镇南关大捷”见好就收,这也是一个明智之举,最终清政府与法国缔结《中法新约》。

中法开战初显端倪时,李鸿章曾言:“息事宁人终久长远之计。”此言可谓是一针见血地预料到了战争的结局。众所周知,李鸿章在对待列强的问题上,一向是主和的。但主和不是懦弱,更不是无能,近代史上中国一次次被动的挨打,充分证明了没有金刚钻却硬揽瓷器活,这才是误国误民、昏聩无知。在开战之前,清廷内部的主战派比比皆是,颟顸自大的顽固派自不必说,洋务派中除了向来与李不和的左宗棠、张之洞之外,张树声、刘铭传等淮系官员也是支持开战的。在这种背景之下,1883年底中法关于越南交涉失败,最终导致了战争的爆发。但开战之后,在举国上下“议和就是出卖国家利益”的氛围中,李鸿章的对法政策仍以“求和”为核心要素他说“法人长于水战”,而“华兵仅赖营垒炮台”;“法兵操练熟悉”,而“滇桂各营操练素未讲求”。总之,李鸿章想说的其实就一句话:未可与欧洲强国轻言战事!说到底,在当时国内外波云诡谲的环境下,“和”才是解决中法冲突与矛盾的根本,李鸿章看得很透彻。


《中法新约》中的具体内容是法国放弃对台湾的封锁,及撤离基隆和澎湖群岛,换取清朝承认越南为法国的保护国。虽说清朝因此失去越南,但越南不过是大清的藩属,用一个早已陷落的藩属来确保对固有领土台湾的主权,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清朝不用向法国割地赔款,则还是鸦片战争以来的首次。若战争继续下去,一旦法军援兵到达,清军能坚挺多久,能不能保住“镇南关大捷”的胜势,这些都是未知数。倘若再有一次丧师失地,割地赔款肯定是少不了的。总而言之,清朝在中法战争中不败而败,既有实力不济的无奈,也有国际大环境运作下的必然性。败,是败在了实力上,而不是那一纸和约。

4

“甲申易枢”的前奏

辛酉政变之后,慈禧太后由于羽翼未丰、经验不足,不得不暂时收敛独揽大权的野心,与奕䜣度过了一段相对协调的执政阶段。


等到同治四年,慈禧太后小试锋芒,褫夺了奕訢“议政王”的封号,使之权力顿减、地位下降。慈安太后暴卒以及光绪皇帝继位之后,醇亲王奕譞(道光皇帝的第七子,恭亲王奕䜣同父异母的七弟,光绪皇帝的生父)地位的提升使得慈禧在与奕訢的权力相争中逐渐占据了上风。而中法战争的结果正好给了慈禧独揽朝纲的机会,她以中法战争失利为由,将以领班军机大臣奕䜣为首的军机处所有大臣全班罢免(命奕䜣“家居养疾”;宝鋆原品休致;李鸿藻、景廉降二级调用;翁同龢革职留任,退出军机处,仍在毓庆宫行走。)同时并颁发上谕:“礼亲王世铎著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毋庸学习御前大臣,亦毋庸带领豹尾枪。户部尚书额勒和布、阎敬铭、刑部尚书张之万,均著在军机大臣上行走,工部侍郎孙毓汶著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命世铎主持军机处,庆郡王奕劻主持总理衙门,并命遇有重大事件,先与醇亲王商办。奕譞为光绪皇帝生父,照例不能主持朝政,但有“商办”之名,实则暗中操纵朝政大权。

慈禧太后这次改组军机处,因为发生在甲申年,亦称“甲申易枢”。奕劻、奕譞、世铎的行政能力与水平远不如奕䜣,所以时人把这次中枢机构的“大换血”喻为:易中枢以驽马,代芦服以柴胡。驽马即笨马,柴胡是比芦苇价高的一味中药,借以讽刺这些新进王公贵族的庸懦与无能。新军机处的组成人员,在识见、威望、能力和人品上,与原军机处相比,相差甚远。他们是一些不谙国际事务、不懂国内政情的官僚,但新军机处最大的特点是对慈禧太后惟命是从。所以,“甲申易枢”之后,慈禧太后的权势进一步扩大,实际上也标志着她开始独揽大权。


中法战争可以说是清末对外战争中比较“体面”的,起码打了个平手,没有割地赔款。以“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收尾,善于谋划、精于算计的慈禧太后还利用这场战争彻底打压了自己的头号政敌——恭亲王奕䜣,从此大权独揽,使得清廷真正进入了“慈禧太后时代”,所以这场战争也是具有标志性和象征意义的。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张新康,陕西汉中人。海口经济学院摄影系(电影电视创作方向)学生,西乡县作家协会会员、西乡县摄影家协会会员。主打写剧本,业余写诗歌和小说。在网络和纸质报刊发表有文字作品。


审核:刘春生

编审:闫   曙   

责编:周永兰   闫   曙

西乡文艺
呈现文艺佳作,搭建交流平台,传播地域文化,繁荣西乡文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