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延安精神”征文 · 散文】马鞍堰记(屈有录)

文摘   文化   2024-10-18 09:01   陕西  





编者按:在西乡县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汉韵西乡杯”延安精神征文活动中,我县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共收到相关参赛作品43篇,涉及论文、诗歌、散文、辞赋、小品等多种文学体裁。为肯定成绩,鼓励广大干部群众立足岗位、宣传、弘扬、践行延安精神,为建设中国最美丽茶乡做出积极贡献,选择部分篇幅较短的优秀作品在《西乡文艺》平台刊发,进行宣传学习。


  

马鞍堰记

文/屈有录


徒步在马鞍堰堰头,是一个深秋的中午,天高云淡,秋气高爽。堰堤上迈出的每一个脚步都带着一份神秘,一份凝重,还有我内心久久期待……

  看着堰渠中清澈的水汩汩地流淌,陪伴着沿途山中的莺歌燕舞,浸盈在这满目深秋的成熟气息中,我一步一步,一壁一崖静静地瞻仰着西乡先辈们这智慧与血汗的结晶。从左溪的堰头走到豹子岭的山顶上,我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站在豹子岭头,远眺着西乡盆地中的家园 —— 西乡城。望着脚下这片蒸蒸日上的热土,我陷入了深深地沉思……


  中国人崇尚民以食为天。


  自从盘古开天地,华夏大地一直都是农业大国,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唯有在农业生产方面的投入是不遗余力的。于是就有许许多多的水利工程能万古流传,有一些甚至推动了了历史的进程。建成于公元前270年的都江堰,让四川盆地成为天府之国,成为四川的核心,直到今天。建成于公元前246年的郑国渠,让关中平原成为天下粮仓,为大秦王朝统一战国乱局铸就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在关中地区兴起了中华民族一个又一个高峰。


  在陕南西乡,在莽莽苍苍的大巴山中,万里长江的一条毛细血管在这里被截流,通过一条堰渠穿过重峦叠嶂被引流到西乡盆地南部的角角落落,从东到西灌溉着西乡南部六个乡镇大片肥沃的土地,滋润着生活在这里千千万万的老百姓。

  这就是西乡人的马鞍堰。


  一个偏据于中国大西北一隅的山中小县,却能鱼米飘香,茶蚕共丰。老百姓衣食无忧,安居乐业,马鞍堰可以说是功不可没的。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共和国建立初期,百废待兴,经济基础薄弱,粮食生产不足,让老百姓吃饱肚子的问题成了党和政府的头等大事。(垦荒种地,整修水利是那段时期农村工作的重点。再后来,中央号召)农业学大寨,全国各地兴起了修筑塘堤堰坝等水利工程的风(热)潮。宛若一条巨龙游弋在秦巴山地的群峰峻岭之间的西乡县西南部的马鞍堰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开凿出来的。

  马鞍堰的开凿情景,我沿途走访好几个参与过修筑马鞍堰的耄耋老人。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西乡各地人民响应国家号召云集而至。他们住在茅屋里,吃不饱穿不暖,全靠大锤手凿,肩挑背扛开凿马鞍堰。甚至有很多人倒在了堰渠边,把生命献给了这居功至伟的工程。那种艰辛情景,老人们记忆犹新,至今说起来仍然是百感交集……


  在堰渠内壁的石崖上,我看到好几处凿岩的钢钎已经永远跟崖体镶嵌在了一起,钢钎端头那被大锤反复夯击翻卷的铁渣在我大脑中印出一幅永久的特写。青石崖壁上一条一条纵横交错的钢钎、凿子留下的痕迹成为这段历史的见证,向每一个后人诉说着当年的艰辛和轰轰烈烈……


  那历历在目的每一个凿痕,无不凝聚着西乡先辈们艰辛创业的血汗与智慧。西乡人有句谚语: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如今的西乡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山区小县变得鱼米飘香、蚕茶共丰如花园般得美丽。这正是西乡前辈们艰辛付出的结果啊!

  望着脚下衍续了一千多年历史的西乡城,白云苍狗,许许多多的人和事被遗忘了,被湮灭了……但是必将会有一些人和事会被人民永远地记住,会被载入史册,彪炳千秋。

就如同我们的马鞍堰!


(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屈有录,男,农民,西乡县白龙塘人,2016年创办《诗文会友》微信公众号平台。现在杭州工作。



审核:刘春生

编审:闫   曙   

责编:周永兰    闫   曙

西乡文艺
呈现文艺佳作,搭建交流平台,传播地域文化,繁荣西乡文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