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针灸、拔罐、按摩刮痧理疗手法技术大全,穴位经络查询、面诊手诊舌诊辩证、黄帝内经视频,点击下方经络技巧公众号↓↓↓免费关注
点下面标题继续阅读(点击下面文字即可查看)
—— 以下是正文 ——
一个6岁的男孩,某天下午,发现右侧下巴长了一个包块,蚕豆大小,父母给他买了阿莫西林颗粒,吃了一天,也不见缓解。转天病情加重,包块变得像鹌鹑蛋大小,质软,推之可移,没有牙痛、咽喉肿痛、咳嗽、咳痰、鼻塞、流涕等症状,六脉平和。因为孩子小,嫌中药苦,不愿意喝,医生就给开了头孢克洛。第三天包块继续长大,已经延伸到耳朵下面,孩子的右半边脸明显肿起,包块很硬,吃稀饭都感到困难,家长急忙带孩子到市儿童医院就诊,血常规检查未见异常,医院也没有明确诊断,只是打了点滴。一直到第六天,包块依旧不见小,家长带着孩子来我这要求中药治疗,这时包块已经延伸到右耳下,不红不热,压之发硬,压痛明显。舌质红,苔薄白,切脉时六脉平稳,唯右尺稍弱,右寸略浮。我采用针刺右侧合谷穴的方法来给他治疗,入针时沉涩感明显,孩子也觉得很疼痛,留针10分钟后运针,提插如行水中,非常流畅,合谷穴周围皮肤发麻,再留针8分钟后取针。第二天复诊,包块已缩小至鹌鹑蛋大小,继续针刺合谷穴治疗,连续治疗三次,包块消退。合谷,合,汇也,聚也;谷,两山之间的空隙也。合谷就是指大肠经气血会聚于此并形成强盛的水湿风气场。本穴物质为至间穴天部层次横向传来的水湿云气,行至本穴后,由于本穴处在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肌肉间隙较大,因而三间穴传来的气血在本穴处会聚,会聚之气形成强大的水湿云气场,故名合谷。(不会取穴?关注“经络技巧”公众号,点击穴位查询或在公众号内输入任意穴位即可查找穴位!)大肠经从手走头,凡是颜面上的病,像牙痛、头痛、发热、口干、流鼻血、脖子痛、咽喉痛以及其他五官疾病等,从大肠经入手治疗都有疗效,因此中医有“面口合谷收”的说法。针刺合谷穴,其实就是激发人体脏腑的潜能,起到自身修复的作用,不治病而胜于治病。 “面口合谷收”为四总穴歌中的一句,原四句为:“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原载于明代朱权所著的《乾坤生意》,以后《针灸聚英》《针灸大全》《杨敬斋针灸全书》《针灸大成》都将它收入其中。
经络技巧公众号提示四总穴是依据《黄帝内经*灵枢*终始》“从腰以上者,手太阴阳明皆主之;从腰以下者,足太阴阳明皆主之”演变而来的。人身体前面的疾患,如脾胃、肠道功能失调,出现腹痛、呕吐、腹泻等症,应首选足三里治疗。身体头颈胸肺部位的病变,取列缺穴来治疗,因为列缺穴具有“疏解风寒,清肺止咳’’的作用。
身体头面部的疾患,主要是口及颜面部的病症,可取合谷穴来治疗。
后人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内关和水沟两个穴位,成了六总穴歌:“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胸胁内关应,急救水沟谋。”这六个穴位用好了,人身体大部分的疾病都可以得到治愈。2010年的一个下午,一位患者因为哮喘发作呼吸困难两天过来就诊,他说自己吸气呼气都很困难,感觉气郁在胸中上下不得,稍稍活动就加重,睡觉时不能平卧。就诊时,患者肺部满布哮鸣音,伴口唇发绀,舌质淡,苔薄白,切脉:右寸关之间郁滑,左右寸脉细弱若绝。患者胸部痰气郁阻,气机升降不利,治疗上首先应当疏通胸部气机。于是,我针刺他左右少商穴泄肺气,挤出紫黑色淤血各几滴,同时针刺双侧内关穴条畅心胸气机,所谓“心胸内关谋”,采用泻法运针,10分钟后,患者呼吸顺畅,哮鸣音减轻,切脉时左右寸部脉象有根。随后,用长针刺双侧足三里,健胃降气,加艾绒于针尾端点燃,针灸并施,同时针刺双侧丰隆穴,化痰降逆。半小时左右取针,患者呼吸顺畅,听诊肺部无哮鸣音,起身活动自如,倍感轻松,随后开小青龙汤加枳壳、桔梗,三剂。在这位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我充分运用了六总穴歌中的“肚腹三里留”“胸胁内关应”,通过针灸激发脏腑的潜能,起到自愈的作用。人体这样的穴位很多,有的穴位能补气,如脾俞、足三里、膻中、涌泉、关元、气海、太溪、百会、肺俞、悬钟,它们被誉为十大补气穴,就好比常用的补气药物一样;有的穴位能补血,如血海、天枢、关元、足三里、三阴交、隐白、髀关、下关、期门、章门,它们被誉为十大补血穴,就好比常用的补血药一样;懂得这些穴位,就可以利用穴位来纠偏,利用穴位来治病,充分发挥人体的自愈功能。(更多内容,请关注经络技巧公众号)用穴位带你认识中医的前世今生,用穴之道、穴位应用请点击下面穴位技巧公众号免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