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拳”是二战中享有盛誉的单兵反坦克武器,它在战争中被大量制造并且在各个阵线上使用。铁拳从原理上来说是一种无后坐力炮,使用超口径的破甲弹来做到对坦克的杀伤。我们都知道除了无后坐力炮外,火箭筒也是一种相当常见的单兵反坦克武器,比如美国的“巴祖卡”系列火箭筒。纳粹德国的工业界也为步兵生产了相应的反坦克系统,比铁拳更精密也更危险。德国国防军在1943年春天就以实物的形式接触到美国人的M1巴祖卡火箭筒了,战利品的来源却说法不一——美国人的资料声称是经由租借法案提供给苏军的M1巴祖卡落入了德国人手里,苏联人则一口咬定是德国人在北非首先缴获的。不管怎么说,德国人算是弄清楚了此时盟军主流单兵反坦克武器的构造和性能。
如果要考察M1巴祖卡的实战能力,我们可以先来看看苏联红军对它的评价。1942年,一批M1巴祖卡随着租借法案的货轮到达苏联,先后到达的该型火箭筒共3000具并携带有4260枚火箭弹。苏联人首先对到手的数量就不满意,M1是可以重复使用的火箭筒,这样的数量配比意味着每具火箭筒连2发都打不到。进一步的试验结果就更糟糕了,苏联外交部人民委员(People's Commissariat of Foreign Affairs)档案馆公布的文件中,在这方面有如下记载:
“60毫米反坦克火箭筒(M1巴祖卡)所进行的实地测试显示出不令人满意的结果。
1.初始速度低(约89米/秒)
2.火箭弹引信设计过于复杂而且特别敏感容易失效
3.在温度低于10°C时,火箭弹无法正常工作
4.火箭弹弹道较差,在攻击100米外的目标时,精度不佳
5.火箭筒操作繁琐,射速过低
6.火箭弹燃烧产生的余热仍有可能灼伤射手的面部和手部,肩托射击姿势不够安全
试验得出的结果很不理想,M1火箭筒没有被批准在苏军部队中使用,也没有向美国提出进一步的订单。实际上已经发送给前线部队的巴祖卡的使用反馈也很差,1942年是苏联红军无比艰难的一年,在各条战线上都面临着巨大的反装甲压力,如果M1巴祖卡是一款有效的武器的话,军事委员会肯定不会默不作声。不过回头来说,M1巴祖卡真的那么不堪吗?我想欧洲战线上美国人自己的好评肯定不是商业宣传,M1在苏联的冷遇一方面源于苏联第一次接触美国人的火箭筒,无论是复杂的引信还是需要维护的火箭弹都显得不那么可靠。再者,每具火箭筒配发的弹药过少,前线不仅没有受过培训连实弹射击训练的机会都没有,很难指望发挥什么大的效果。
有说法提到1943年3月德国人在库默斯多夫举行了一次缴获的火箭筒的演示。不管怎么说德国人肯定在1943年初就对M1巴祖卡了如指掌了。不过这并不是德国人第一次接触反坦克火箭筒,实际上德国自己的火箭筒项目很早就开始了,即R.Pz.Gr.4312。
8.8厘米R.Pz.Gr.4312是威斯特法伦-安哈尔特炸药股份公司(Westfälisch-Anhaltischen Sprengstoff AG - WASAG)研制的88mm火箭筒,或者说应该称之为“火箭炮”。这款造型独特的火箭筒也是源于德军日益增长的反装甲需求开放的。苏德战争开始之后,德国人频繁地遇到T-34,甚至KV系列这样的重防护车辆,而Pak-40这样的反坦克武器又显得太重。在设计这款火箭筒时,德国设计师们很明显都遵循了德国工业的基础准则——在可以放七个零件的地方,永远不要用四个零件来凑合!这导致了这款本来应该轻量便携的火箭筒成了一种看起来和使用起来都很像传统火炮的武器:R.Pz.Gr.4312有着楔形炮闩,火炮防盾,炮轮和一个带驻锄的大架。
不知是对工匠精神的认可还是因为前线急缺反坦克武器,国防军在匆匆进行了实弹测试后就批准生产该型火箭筒。它随后获得了Raketenwerfer 43的名称并开始大规模量产。等到国防军士兵拿到这款火箭筒时,他们起初认为这是一款无后坐力炮,不过它比传统的无后坐力炮小得多也轻得多,所以德国人一般称其为Puppe,即“洋娃娃”。
在德国人获得M1巴祖卡的样品时,Raketenwerfer 43已经开始投入生产,国外的简约设计给了德国工程师相当大的震撼,同时也让国防军非常不高兴——不需要添加没用的炮架设计,我们需要最纯粹的火箭筒!鉴于WASAG的设计师们还沉浸在M1巴祖卡冲击的震撼中,国防军将设计任务交给了胡戈·施奈德股份公司(Hugo Schneider AG - HASAG),该公司同时也是铁拳的研发公司。
HASAG的设计师们对M1进行了仔细研究后,认为去掉Raketenwerfer 43的冗余结构,只保留发射筒本身是完全可行的。他们重新设计了火箭筒击发装置,保留了原本88mm的口径,项目编号为R.Pz.B.Gr.4322。此外M1火箭弹原本的电池结构也被德国人抛弃了,德国人认为电池的可靠性太差了,并且在低温条件下工作不正常,所以重新设计了一个脉冲感应发电机。在一些资料中显示盟军掌握了R.Pz.B.Gr.4322的情报,这是不正确的,因为其和Raketenwerfer 43的外形以及原理都很相似(不如说就是抽走了发射筒),在R.Pz.B.Gr.4322正式面世以前,盟军都只是得知有这么个计划。
对R.Pz.B.Gr.4322和它的原型Raketenwerfer 43进行对比测试的结果表明,Raketenwerfer 43有着初速和弹道上的优势,前者为110米/秒,后者为230米/秒,相应的Raketenwerfer 43的射程也更远。但是R.Pz.B.Gr.4322有着绝对的机动性优势,发射器的质量仅为12.5公斤,一个士兵就可以轻松携带。德国国防军给予了其8.8厘米Raketenpanzerbüchse 6030的编号投入生产,并且同时拒绝再为Raketenwerfer 43的生产投入资源,“洋娃娃”们被无情地抛弃了。
和它的前身Raketenwerfer 43一样,这种新火箭筒在军队中也很快赢得了一个绰号。由于德国人对美国音乐家的作品和他们的乐器不太熟悉,新武器只让他们联想到“烟囱”(Ofenrohr)。虽然这个绰号确实很贴切,但德国宣传部却不喜欢,他们需要的是能够震慑敌人的狂野的名字,新名词很快传达了下来——战车噩梦(Panzerschreck)。不过这个绰号只在盟军和后世的研究中更加出名,从德国士兵的回忆录和当时被俘士兵的审讯记录来看,他们还是叫它“烟囱”,可能是高度紧张的战争给了人无用的幽默感。
1943年秋天,坦克噩梦获得了它的正式编号——R.Pz.B.54。第一批发给部队使用的火箭筒引起了很多抱怨,主要还是来自于其发射方式。由于火箭弹发射时会产生高热的废气,很容易灼伤射手的面部,所以操作人员不得不穿戴防毒面具和隔热手套来使用。在训练场上这样的准备工作也许还可以接受,但却完全无法穿成这样去草原上猎杀T-34。设计人员对火箭筒进行了改进,加装了一个小型的防盾用于阻挡火箭弹废气,不过射手仍需要穿戴隔热手套才行。除了在新生产的火箭筒上安装防盾,德军还下发了工作包,用于修改已经装备部队的早期火箭筒。在一些资料中称这些早期火箭筒为R.Pz.B.43,这是不正确的,坦克噩梦的武器编号从未发生过变更。
苏联人第一次了解到这种武器是在1944年初,在对战俘的审讯文件中提到了一种“新型反坦克武器”,并且有证据指出该武器和Raketenwerfer 43火箭弹类型武器相关,有意思的是,因为“洋娃娃”的造型更像是传统火炮,所以苏军文件有时会将其归类为反坦克炮,并且在得到坦克噩梦的样品后,认为Raketenwerfer 43是由坦克噩梦改进来的,这与事实的研发顺序完全相反。
苏联人在44年拿到了坦克噩梦和其配套火箭弹的样品并且进行了技术测试,测试结果中显示:该火箭筒口径为88mm,筒身重9.2公斤,火箭弹重3.15公斤,弹速为68米/秒(注意这项测试结果是错误的,正确数值为110米/秒),静破甲厚度为200mm,有效射程150米。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坦克噩梦是非常有效且危险的反坦克武器。不过在战争后期,苏联人还是将“铁拳”视作装甲部队的主要威胁。一方面,坦克因单兵反坦克武器造成的损失大多是在巷战和缺乏步兵掩护坦克的条件下发生的。在城市作战中,坦克噩梦相比铁拳的射程和弹道优势并不明显。另一方面,铁拳使用简单,制造方便,相比总产量只有30万具出头的坦克噩梦(配套生产200万枚火箭弹),铁拳有着900万枚的总产量,几乎是人手一具。
当然,在空旷地区的交战中,坦克噩梦的效能自然更胜一筹。而且我们也无法辨别一辆坦克到底是被铁拳摧毁的还是被坦克噩梦摧毁的,因为采用的都是破甲战斗部,毁伤效果也很类似。苏联版本的坦克噩梦就是РПР-82反坦克火箭筒,虽然项目从1942年就开始了,不过仍然受到了不少坦克噩梦的启发。它们都遇到了一个相同的问题:在零度以下的温度中,射击的准确性急剧下降。德国设计师的解决方案是开发特别的冬季用火箭弹,从这一点来看,在苏德战争上的大多数时候,坦克噩梦应该都很难达到它的设计值。
最后,如果要给坦克噩梦下一个好坏的判断的话,我只能说,至少对于苏联红军而言,比起如何防御它,怎样缴获更多的火箭筒来使用才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