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爆发前的中国,由于长时间处于传统的农耕、封建社会,加之清王朝覆亡后,国内各方军阀征战不休,因此,即便是冶金工业这种基础的工艺技术,在国内也仅限于初级的打铁作坊这一类层级。想要大量生产规格制式、统一的铁具,除了需要出资建设专业的兵工厂外,还需要有一定的工业实力保障。
对彼时的旧中国而言,这是个不易解决的难题。因此,国军中使用钢盔的历史可以说相当晚。
从“土造”钢盔说起
从现有的历史照片观察得知,北伐成功、国民政府成立后,国军的部队首次出现使用钢盔的情况应是1932年初的“一·二八”淞沪抗战中。当时参战的第5军率先采用了英式的布罗迪(Brodie)钢盔,但并不普遍。
战场上的多数官兵仍是戴着布质军帽或老式大檐帽作战。期间,还出现了另一种奇特的钢盔,其造型介于旧式德国骑兵钢盔和英式布罗迪钢盔之间,但是该款钢盔存在的时间并不长。据现有历史照片显示,这种钢盔似乎只交付工兵人员使用。
全面抗战爆发前,由德国军事顾问H.G.Oehme在南京拍摄的一组国军工兵照片。据悉,这类钢盔是仿造德国M16钢盔而成,但国内的冶金技术远不如德国,所以盔体才会呈现如此外观
五花八门的“布罗迪”钢盔
后来,国军还以德制M-18钢盔为蓝本,手绘设计图后交由国内铁工厂所造出一批土制钢盔,由于尺寸、规格大多靠自我感觉,所以显得有些“四不像”。接下来的南京时期中,国民政府开始大量采购英制布罗迪盔,随后向全国普及,甚至连自主性极高的地方军系(如山西、两广部队),都有配发英式布罗迪钢盔。至于国军用的布罗迪钢盔,究竟美式还是英式,至今众说纷纭,应该两者均有。英式和美式的最大差别在于钢盔带。但以现有的历史照片观察,似乎很难精确分辨出国军官兵佩戴的究竟是何款英式钢盔。
此外,有部队是戴着国产仿英式钢盔,外型大致上是以英式钢盔主,但还是留有土造的特色,例如,标准英式钢盔应是正圆形的,但是某些国产盔却是前后狭长,左右稍窄的变体。
一·二八淞沪抗战期间,第19路军军长蔡廷锴亲临前线视察,可见阵地上的官兵均佩戴着旧式大檐帽或军帽,没有钢盔
原注释:二十九军官兵重炮队在喜峰口一带重创来袭敌军,从该机枪造型上看似乎是苏制M1910重机枪,图中官兵除一人戴军帽外,均头顶布罗迪钢盔
1940年的临沂作战中,头顶英制布罗迪钢盔的中国士兵
1933年闽变期间的第19路军官兵,可见士兵们戴的均为英式钢盔
陆军第185师的士兵正在试射ZB-26“捷克式”轻机枪,二人均戴着英式MK.2型钢盔
“七七事变”中守桥的国民革命军第29军士兵,头戴英式钢盔
1944年,正向衡阳近郊雨母山一带推进的第62军157师官兵,多数戴英式钢盔
头戴英式钢盔,使用“捷克式”轻机枪训练的国军士兵
原图注:1942年首次入缅作战时,推着炮架渡过缅甸南高江的远征军士兵,头顶"布罗迪"钢盔
抗战时期的一顶英式MK.2型钢盔。与MK.1型相比,该盔盔型并无太大改良,只是在悬吊系统、下巴额带上作了些许改动。MK-2型钢盔的内衬采用高压合成纸框架和高压合成纸十字形,加在金属圆箍头环上,并在头环上结合五片式油布衬,高压合成纸十字以一颗一字型螺丝与盔体结合,并在铁框下设有十字形泡绵软垫以增加戴盔的舒适性。在下巴额带方面,以挂环方式结合于盔体上;下巴额带两端为具弹性的伸缩带,以口型环下结有一条可调式卡其色棉带,同样的在各边的伸缩带的另一端,也设有口型环用于与盔体作结合。就盔型而言,此盔是以一战时期的堑壕战理念所作的设计,到了二战时就显得落伍,不过仍具备一定的防护作用。(来源:Kenyung.com)
私人珍藏的一顶英式MK.2型钢盔实物 (来源:徐宗懋图文馆)
手持一支M1917型步枪摆拍的驻印军士兵,从其头顶的布罗迪钢盔造型来看,应隶属于新6军
原图注:密支那战役中的驻印军炮兵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