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在德国参加一个会,本来是关于全球治理,但却惊讶地发现中欧贸易成了热门话题。很多欧洲政策观察者主张,欧盟对华贸易政策应当一个声音对外,从原来基于成员国(nation)的方法转向欧洲(European)整体的方法,加强对中国的施压。
但这些人同时也承认,欧盟在对华贸易政策问题上面临艰难选择。以电动车为例,中国企业现在已经是欧盟电动车供应链中的关键玩家,并且的确对欧盟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发挥了很积极的作用。欧盟要么接受这个现实,不排斥中国的电动车,要么就是和中国开启关税战,或大规模补贴扶植本土电动车产业,同时承受电动车成本和价格飙升、应对气候变化努力严重放缓的代价。
同一天,在欧洲大陆的另一领头羊法国,习近平主席和法国总统马克龙、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举行了三方会谈(据说马克龙本来希望搞成一个四方会谈,上周专门请德国总理舒尔茨在巴黎吃了个饭,诚邀他加入和中方的会谈,但舒尔茨拒绝了)。
中欧贸易是三方会谈的首要议题。据外媒报道,马克龙在会上指出了中欧关系的“不平衡”,说能否和中国发展“平衡的关系”决定着欧洲大陆的未来。一向对华强硬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则更直白,称中国在钢铁和电动汽车等领域的“产能过剩”导致了“不可持续的失衡”。并且说欧盟将在必要情况下“充分利用贸易防御工具”,“欧洲不会动摇,会做出保护经济和安全必要的艰难决定”。
在今天中美关系在努力防止螺旋下滑的形势下,欧盟方向的消极动向颇为牵动人心。几乎能够想象,很多在欧盟有生意、或者以欧盟为主要出口市场的中国企业,心里难免都在打鼓:欧盟会不会和中国开打贸易战?中欧关系会不会也像中美关系一样持续下滑?
这不是个好回答的问题。欧盟是个很复杂的概念,当我们在说“欧盟”的时候,既可以从欧盟委员会这样的机构入手,也可以从它的27个成员国切入;既可以是法国和德国的欧盟,立陶宛和波兰的欧盟,也可以是塞尔维亚和匈牙利的欧盟;既可以是依托五亿人口大市场、通过制定精密规则迫使中美科技企业就范的欧盟,也可以是27个成员国在预算、移民等很多事情上难以达成一致的欧盟;既可以是中左派的欧盟,也可以是右翼甚至是极右翼的欧盟。
毫无疑问,中欧关系现在面临一些困难。欧盟在官方政策文件中将中国定位为“合作伙伴、经济竞争者,以及制度性对手”。但中国认为这个定位有问题,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3月份做过一个形象比喻:“这就好比汽车开到十字路口,红灯、黄灯、绿灯三种信号灯同时亮起(......)这车还怎么开?”
除了相互之间的制裁迟迟不能解除和中欧投资协定搁置,欧盟认为中国在俄乌战争中支持俄罗斯已经成为双边关系的主要障碍。欧盟把这看作一场输不起的战争,随着战事迁延日久,这个问题对中欧关系的影响不会减弱,而是很可能越来越显著。贸易问题在近几个月来急剧升温,成为新的负面因素。不管是光伏还是电动车、补贴还是产能过剩,反映的实际上是中欧双边贸易的结构性变化这个老问题,只不过这次似乎到了一个临界点。
从欧盟内部的形势来说,欧洲极右翼政治势力逐渐抬头,对平息中欧贸易摩擦也不是很有利。尽管一些欧洲国家的极右翼政党对中国似乎更友好,但其总体上更倾向于经济民族主义和保护主义政策,反对全球化和欧盟政策的精英主义,呼吁采取措施促进国内制造业,并保护本地就业免受外国竞争的影响,来自中国的进口经常成为针对的对象。
对欧方十分关切的“中国电动车产能过剩问题”,我们直接了当地进行了驳斥,认为根本不存在这个问题,欧盟是“双重标准”。针对欧盟对中国电动车企业展开反补贴调查,我们启动了对法国白兰地的反倾销调查,回以颜色。习主席这次在法国再次清楚表明了中国政府的态度:中国电动车的成就是靠自己的真本事,代表的是先进产能,不论是从比较优势还是全球市场需求角度看,都不存在所谓“中国产能过剩”问题。中方还指出了在这个方面对丰富全球供给、缓解通胀压力、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转型的贡献。
应当说,我们的说法有理有据,很好地坚持了原则,维护了国家利益和产业利益。但不能否认的是,欧盟的关切没有解决,可能也就很难避免中欧贸易负面因素的累积。
我不是中欧关系的专家,但感觉这就像两个人相处,如果一个人的诉求一直得不到对方的回应,就会生闷气、有负面情绪。这些负面情绪得不到释放,而是日复一日地累积,就可能行之于内,发之于外,具体化为一些不理智的行为。我们需要对此有十分清醒的认识。
最近,欧盟委员会首次启动《外国补贴条例》的“黎明突袭”检查权,搜查了同方威视在荷兰和波兰的办公室。它还释放消息说,针对中国电动车的反补贴调查结论将很快出台,并且大概率出台相应的贸易保护措施。中国背景的在线平台希音(SHEIN)被指定为《数字市场法》严格监管的“超大型在线平台”。德国最近还炒作所谓中国的经济、技术间谍等问题。在我看来,这可能都是欧盟在自身核心诉求得不到有效回应的情况下一些情绪化的反应。
在这些负面情绪的累积下,欧盟内部的国家安全派和对华鹰派可能就会抬头,这些人的力量在现阶段还不足以撬动整个中欧关系发生根本转向和全面脱钩,但会不断寻找中国在欧洲的企业撒气,并推动“去风险”从一个还有争议的战略逐步转化为在出口管制、双向投资审查、关税、补贴、数字监管等多方面的政策和法律,在之后的数十年导致中欧经贸关系逐渐走向脱钩或者半脱钩。
一些人会说,欧盟是美国的小弟,我们对欧盟让步只会让对方得寸进尺。美欧作为盟友,天然就比中欧关系要基础深固,所以上述结论似乎很有道理。但这两天在德国参会的直观感受是,欧盟的政策观察者们对美国也毫不掩饰尖锐批评,例如在贸易问题上导致世贸组织规则及上诉机构停摆中负有的主要责任,以及可能的特朗普第二任期对全球自由贸易的威胁。在很多人看来,中国和美国现在都不值得信任,欧盟需要有更多的战略自主,并且投资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强。
这一观点的集中表现,也许是马克龙4月28日在法国巴黎索邦大学的演讲。马克龙在演讲中同时批评了中国和美国的“保护主义”,强调欧盟现在主要的风险是:制造业依赖中国、能源依赖俄罗斯、国防安全依赖美国。欧盟应该更积极地走第三条道路,既不依附于美国,也不过分依赖中国,具体来说要采取更积极的贸易政策,加强对关键核心技术的公共投资,建立欧洲自己的防御体系。
马克龙这种新时代的“戴高乐主义”,或许也只能代表复杂欧盟其中一个面向,但却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也许我们有必要适度放下一些美欧同盟和东西方竞争的分析框架,对欧盟的诉求有更多理解和回应。
如果电动车这种存量问题难以达成共识,那么拓展新的合作领域、强化未来的利益置换也是个路径。作为这次习主席访问法国的成果之一,中法同意将“促进双边贸易向上平衡”,扩大农食、金融等领域合作,推进航空航天、民用核能等领域联合研发和创新,加强发展战略对接,拓展绿色能源、智能制造、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第三方市场等新兴领域合作。这些都很有看点,表明我们在阐述外交立场的同时,也在努力对法方诉求做出一些回应。未来最重要的可能是如何把这些两国元首达成的原则共识,落实为实实在在的双边关系增长点,让中法、中欧关系的积极因素不断累积,最终惠及在彼此市场发展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