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晚,欧盟内部市场专员蒂埃里·布雷顿率先在社交媒体X上发表了一篇帖子,称来自欧盟委员会、欧洲议会和27个成员国的代表达成了一项三方协议,同意对如OpenAI公司的ChatGPT和谷歌的Bard等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进行监管。欧盟即将迎来全球首个全面的人工智能法案。
立法草案仍需要欧盟成员国和议会正式批准,但三方政治协议的达成意味着这部法律的关键轮廓已经确定,也标志着欧盟的人工智能立法迈出了关键一步。在美国国会还没有就人工智能监管采取任何有意义的行动的情况下,欧盟的法案将为这项快速发展的技术定下监管基调。
几个月来,欧盟的政策制定者们一直在努力敲定《人工智能法案》的措辞,并希望在明年6月份欧盟选举之前通过该法案。因为如果不这样,欧盟将迎来一个新的欧盟委员会和欧洲议会,立法进程可能会有更多变数或遇到更多障碍。
本周五晚的一次会议上,三方终于敲定了最后的案文。在这之前,代表们从周三到周四进行了近24小时马拉松式的谈判。在第一次会议期间,当一些谈判代表们讨论限制公共场合的实时面部扫描技术这一最敏感话题时,另一些谈判代表甚至在大厅里打起了瞌睡,最终大家不得不同意休息一下。
艰难的谈判凸显了关于监管人工智能的争议,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爆发式的流行,各国政治领导人和科技高管们对此也产生了不同的看法。欧盟(包括美国和英国在内的其他政府)一直在努力在保护自己的人工智能初创企业(如法国的Mistral AI和德国的Aleph Alpha)和防止人工智能的潜在社会风险之间寻求平衡。
这被证明是谈判的一个关键难点,包括法国和德国在内的一些国家反对《人工智能法》草案的一些规定,认为会不必要地妨碍其本国人工智能公司的发展。
最终达成的三方政治协议文本没有立即公开,未来几周欧盟的官员们仍需就一些细节继续工作,完成最终的法案草案文本,之后在议会和欧洲理事同时投票。但谈判代表基本同意围绕生成式人工智能制定规则,包括对大语言模型开发人员基本的透明度要求。那些构成系统性风险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将需要签署自愿行为准则,与委员会合作减轻风险。该计划类似于欧盟的内容审核规则,即《数字服务法》。
最棘手的谈判难点是对实时生物识别工具要限制到程度。欧洲议会去年春天投票赞成全面禁止实施生物识别,然而,欧盟成员国推动对这项禁令设置国家安全需要和执法需要两项豁免(原则禁止,但如果实施生物识别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执法,则可以豁免)。以法国为首的一些国家要求对用于军事或国防目的的任何人工智能系统,包括外部承包商,应给予广泛豁免。双方还同意对在公共场所使用该技术甚至更多的限制护栏。
Eractive还透露了政治协议关于立法草案的一些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