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从科研经费评审委员的角度论证了现有的科研经费评审体系绝不是一个完美的体系,包括科研成果价值的时效性和评审委员的无意识偏见都有可能使得同行评审具有相当大的随机性,同时也可能影响同行评审的公平。因此,直接通过抽奖方式发放科研经费就至少是一个值得讨论的方案——对于有些科研项目来说,抽奖并不显著增加科研经费审批的随机性,也大幅减少了科研团队准备申请材料的负担,同时也是最公平的选择。然而注意到——
1. 存在一些不论评审团构成都会获得资金支持的项目;
例如:SARS-CoV-2 BA.2.12.1变种基因组测序
存在一些不论评审团构成都不会获得资金支持的项目。
例如:用唯物辩证法推翻相对论
更广泛的说法是:
1. 科研项目经费评审的随机性和项目的质量相关,其中最优秀的和最差的具有低随机性,中间的具有高随机性。(类似正态分布)
因此自然地:
2. 存在一个理想的随机性阈值水平和与之对应的科研项目质量阈值,使得最优秀的和最差的科研项目通过同行评审决出,剩下的通过抽奖决定经费分配。
然而即使能够得出上述理想的阈值水平,仍然需要同行评审团进行“初筛”决定科研项目是否需要投入“抽奖组”还是直接批准或拒绝。因此就有如下讨论:
抽奖分配的具体实施
可以注意到,即使上述初筛过程仍然需要主观评断,相比于完全依靠同行评审就具有如下优势:
3. 对于评审委员而言,没有细致区分在平均水平附近的科研项目的必要。相比而言,挑选最优秀的项目和最差的项目更加容易。
4. 由3,由于没有细分的必要,对于参评项目而言,需要为初筛准备的材料可以更精简。
在此基础上可以大胆作出假设:
5. 存在一些滥竽充数的研究者,希望在没有初筛淘汰机制的科研基金中,通过随机抽奖,获取本不该拥有的经费。上述人员尤其在材料要求不高的情况下更加泛滥。
6. 上述人员远多于最优秀的科研人员/项目。
7. 由5-6,存在两种对科研项目进行初步筛选的思路:
a. 仅仅淘汰最差的、无关的项目
b. 初筛同时淘汰最差的项目和选拔最优的项目
同时在进行上述筛选时大致有两套标准可以采用:
8. 检验最优秀的和最差的科研项目可以运用两种标准:
a. 如同严格评审一般,采用平均分
b. 分析每个项目在初筛中的内在一致性。例如,要求评审员分为淘汰和通过两类,若超过75%的评审员支持某一结论则直接淘汰或通过,否则进行随机分配。
至于上述这些方法孰优孰劣就不是先验推理能够解决的了,只能依靠实证研究,或者说通过一些试验性的基金项目评估其效果。目前科学哲学界所做的电脑模拟推演对此尚无定论。[1-4]
抽奖分配与成果评价
之前花了许多笔墨推断用抽奖替代现行的同行评审制度至少是一种值得拿出来实证研究的模型,然而即使随机分配资源,整个科研经费管理体系仍然有一个非常基础的挑战需要克服——科研的成果评价。虽然有研究者认为随机分配科研经费有助于减少科研成果评价的影响,但是未必尽然。不妨从一条现行规则出发:
9. 为了保证投入的经费能够实际产出科研成果,几乎所有科研经费项目都是分阶段给付。负责评审科研经费的委员会同时负责监督科研团队是否按照其申请中明确的时间表推进科研进度,并决定是否继续提供资金支持。
然而又可以注意到:
10. 科学研究的本质是发现新的事物或者既有事物新的连结。
11. 虽然科学研究的方案经过一定程度的理性设计,但是其结果不是理性设计能够决定的,即在制定研究计划时,并不能精确预见科学研究的成果。
12. 由10-11,科学研究的成果可能偏离其原来的计划,但是此成果的贡献可能并不比计划的成果差。
13. 由9 12,现行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可能导致错失许多偶然发现的科研成果。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磷酸二酯酶5 (PDE5)抑制剂的研究。磷酸二酯酶5的主要作用是降解环磷酸鸟苷 (cGMP),而细胞内的cGMP可以导致肌肉放松,因此抑制PDE5就可以使得肌肉放松,在血管壁的平滑肌群中释放PDE5抑制剂就可以达到扩张血管、增加血流的目的(图1)。经过动物实验的筛选,辉瑞公司在1990年发现了一种命名为UK-92480的化合物(又名西地那非)可以具有高选择性地结合PDE5,并在初步试验中发现其对人类受试者产生了扩张冠状动脉、减少血小板堆积的效果。然而,后续的I期临床试验却不尽如人意——由于UK-92480在血液中代谢快,口服需要至少一日三次才能达到满意的心血管疗效。但是在I期临床试验中患者报告的副作用中有一项引起了研究者的注意,并且根据这种副作用开发出的UK-92480的新用途为辉瑞公司带来了年均约20亿美元的净利润(图2)。
图1:PDE5的细胞信号通路。[5]
图2:西地那非的年销售净利润。由于专利保护过期,利润在近几年显著下降。[6]
可以明显看出,这个意外发现的研究成果的价值至少从经济层面远高于其原计划发现冠心病药物的价值,但是在严格追踪实验进展的资金提供者而言,原计划的项目是失败的。事实上据当时开发西地那非的研究者透露,在转换研究方向之后,他们必须重新申请科研经费以完成III期临床实验。[7]那么,随机发放科研经费真的能克服这一冲突吗?
14. 由6-7,在随机分配经费之前的筛选过程主要是为了排除最差的研究,没有必要细致区分一些平均水平的研究。
15. 在平均水平的研究中,评审团进行细致区分的标准包括具体的研究方法和某一些特定的研究成果。(这是一个假设)
16. 由14-15,在没有必要细致区分平均水平的研究时,研究者可以更宽泛地呈现其预期实现的研究成果。
17. 由16,研究者的计划有更大的可能包括其可能在研究过程中偶然发现的新成果。
从这个意义上讲,随机发放科研经费或许有可能缓解上述冲突,但是这个联系并非必然,也无法根本上缓解资金提供方最大化资金利用效率的期望与科研项目本身经常失败的本质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即使在省去了繁琐的同行评审等环节之后仍将是科研经费管理体系的一个重大挑战。
改革已经开始
在文章的最后,不妨看看世界上已经出现的以随机方法发放科研经费的实例——新西兰的卫生研究委员会 (HRC) 从2017年起开设了“探索者基金” (Explorer Grant) 并且已经支持了68个科研项目(图3)[8]。该基金提供四个主要研究领域(公共卫生、具体疾病治疗、医疗体系改善和毛利医学rangatiratanga)并分别提供资金支持。任何申请经过格式审查之后会被提交给一个3人评价小组,该小组不负责打分,而仅仅负责确认申请的科研项目符合两条标准——研究具有新颖性和可行性。随后该小组将其评价(合格/不合格)在所有评审员的会议上讨论,最终确定该申请是否合格(2比1多数即可通过)。所有合格的申请用随机数排序的方法确定优先级别,按照从前到后的方法分配资金,每项研究上限15万新币(约合62.5万人民币),直到预算用尽为止(在每个研究领域中分别排序、分别分配资金)。毫无疑问,作为第一个公开表示会随机分配科研经费的基金项目,这个项目是革命性的。虽然这次试水并不能反映科研界的整体需求(每项经费数量较少),但是不妨带着期待观察其支持的项目到底有何成果,或许会给科学界带来不一样的惊喜。
图3:探索者基金历年申请数量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