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是人为制造的,真理成了动词而不是名词
文摘
财经
2025-01-06 17:00
上海
从本期起,我们将介绍由雷格·梅森基金管理公司组织的年度投资大会。该大会在2003年发起,2004年开始命名为《思想领袖论坛》。在1995-2005年间美国表现最好的股票中,雷格·梅森公司名列第13位,而高通公司才列15位。这当然与曾连续15年击败标普指数的比尔·米勒的明星行为有关。比尔·米勒受芒格等人的影响,喜欢复杂科学,他与另一位同道麦克·莫布森作为《思想领袖论坛》的主持人,邀请各学科与行业的精英专家共同探讨投资。以下为2003年的论坛内容,共有10万多字,可谓特别报道。
——雷格·梅森公司2003年投资大会
我想着重讲两个词——“信念”和“意义”,我的部分评论将集中在信念所承担的角色以及意义所具有的概念。“价值”和“价值投资”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几个月前我告诉了克里斯这段话,他建议我们使用漫画《卡尔文与霍布斯》(Calvin and Hobbes)来表达,在漫画中,卡尔文抛出了一个水球,奔过去接球,球在他手中爆了,他躲向一边,但浑身已湿透。他说:“为什么当时看起来似乎不错的东西,现在回过头来想想却是愚蠢的呢?”保罗·迪波戴斯塔和麦克·莫布森(Michael Mauboussin)会将此称之为“糟糕的进程和糟糕的结果”。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谈了他对信念的看法:“信念是人为制造的……它们是我们用来记录对自然的观察的概念性语言……当某些想法帮助我们对我们经历的其他部分感到满意的时候,这些想法就变成真实的……如果能帮助我们从一个地方走向另外一个地方,这个信念就是真实的,是有‘现金价值的’。真理成了动词而不是名词。”威廉·詹姆斯
我们从实用的角度来看待事物,当遇到信息和真理时,我们试图成为实用主义者。对于真理存在三个理论:真理符合论(correspondence theory of truth)、真理融贯论(coherence theory)和真理效用论(pragmatic theory),当遇到真理和事实时,大多数人都是天真的真理符合主义者,这些人往往相信存在一个事实,如果有什么事符合这个事实,它就是真实的。“我和许多人在一个房间内”的说法是正确的,因为事实是我确实和许多人在一个房间内,毫无疑问,这听起来是对真理的合理看法,但它恰巧是错的。为什么它是错的?难道不存在事实,且真理与事实相符么?哲学家很长时间内都在思考这个问题。我们通过感知功能来获得有关“事实”的信息,但我们的感知有时是错的,我们如何知道自己的感知没有欺骗我们?他们由此得出了真理融贯论。真理融贯论承认从根本上看,我们并不知道事实,然而我们可以使所有的信念融合在一起,如此我们便不会相信那些与自己信念相矛盾的事物了。该理论鼓励我们将自己所有的信念融合成一个整体,这个理论相当不错。真理效用论则继续深入。我们希望自己的信念能融合在一起以具备实用性,但为什么我们还要关心融贯性呢?实用性是惟一重要的特征。威廉·詹姆斯曾说过,真理不再是一个名词而成了动词。你希望真理能帮助你从一个地方走到另外一个地方。可以用三位棒球裁判的故事来理解这三个有关真理的理论,给出的问题是他们如何称呼“球(balls)”和“好球(strikes)”。第一位裁判信奉真理符合论,他的回答是:“它们是什么,我就叫它们什么。如果它们是‘球’,我就说是球,如果是‘好球’,我就说是好球。”第二位裁判信奉的是真理融贯论,他的回答是:“我看到它们是什么就怎么叫它们。”第三位裁判则是信念真理效用论,他说:“在我叫它们之前,它们什么都不是。”“很多时候——尽管不是所有情况——我们使用了‘意义’一词,可以如此给它下定义:一个单词的意义是指它在语言中的用途。”(参见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这检验了单词的实用性。维特根斯坦在30多岁时相信他的《逻辑哲学论》(The Tractatus)一书已经解决了所有与意义和语言有关的问题,然后他退出了哲学领域,因为他说自己已经用语言图象理论(picture theory of language)基本解决了所有的哲学问题。之后他意识到自己完全错了,重新进入了哲学领域,穷极一生试图搞清楚这种“效用”方法。
#2003年雷格·梅森思想领袖论坛·61
本篇图片源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