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品牌接连被查,原料违规成美妆企业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美体   2024-12-25 22:53   广东  

今年有74批次化妆品因原料违规。


近日,知名香气品牌Dr.Wong,因被人举报产品中含有禁用原料“马鞭草油”,被相关部门立案调查。不过,品牌方表示这是恶意举报。


而就在几天前,另一知名国货品牌相宜本草,被前员工举报产品中含有有毒原料“犁头尖”。并且,在经过专业机构检测后,证实其产品中含有该成分的基因片段。但在品牌方对于此事的声明中,一方面质疑了检测的可靠性;另一方面则指出这是恶意举报。


当舆情爆发时,品牌方虽然第一时间做出了澄清,但造成的负面影响已经很难挽回。并且一旦查实,企业就将登上违规“黑名单”,受影响的不光是品牌力,还得承担不低的罚款。


据根号C(ID:sqr-cosmetics)统计,今年以来,国家药监局已公布了74批次检出禁用原料的化妆品,涉及企业不乏大宝等知名品牌。对于这类违规行为,相关部门处罚起来也丝毫不手软。比如广州恒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此前就因为产品中含有禁用成分,被吊销《化妆品生产许可证》,并且其法人和生产负责人被终身禁止从事化妆品生产经营活动。而在今年,它再次因为禁用成分被处罚。


滑动查看更多信息

©数据整理自国家药监局官网


面对如此严重的结果,为何还是不断有企业在原料上“踩坑”?是否有办法避免犯错?


01

不要为了功效铤而走险


有些企业在原料上被处罚,完全是咎由自取。


比如在上述被检出禁用原料的产品中,有多达13个被查出含有激素。其中数量最多的美白祛斑类产品,达到了8个,原因是激素能够达到快速美白的功效。另外,由于激素还有抗炎的功效,因此也有2个儿童化妆品中被检出了激素。


©数据整理自国家药监局官网


激素的功效虽好,但如果长期使用,会让皮肤产生依赖性,即形成所谓的“激素脸”。一旦停用,就会出现瘙痒、发红等症状,严重时还会“烂脸”。而且,“激素脸”一旦形成,就很难痊愈。因此,相关部门早已严禁在化妆品中添加激素成分。


另一种企业喜欢主动添加的禁用成分,是抗生素。比如在今年被检出禁用成分的74批次产品中,有高达19个是因为抗生素。其中,祛痘类产品占据了绝大部分,占比接近一半,主要原因是抗生素有很好的抗菌消炎效果。


同样需要抗菌消炎功效的,还有儿童化妆品。因此,在被检出含有抗生素的产品中,第二个品类便是儿童化妆品,数量达到了5个。


当人体皮肤如果长期接触抗生素,同样也会带来严重副作用。比如儿童化妆品最喜欢添加的一类抗真菌药物——特比萘芬,长期使用可能会引起代谢紊乱、皮肤过敏等问题。因此,在化妆品中添加抗生素的行为,也早已被明令禁止。


02

熟读法规,避免犯错


当然,大部分被检出禁用成分的化妆品,并非企业主动添加。这里面最容易避免的一类行为,是因为不熟悉法规而导致的原料违规。



自新条例颁布以来,国家药监局总共更新了三次化妆品禁用原料名单。其中最大规模的一次发生在2021年5月,总计新增了21个原料,包括西咪替丁、二氯甲烷、新铃兰醛等。其余两次分别发生在在2023年和2024年,共新增了6种禁用原料,包括:本维莫德、比马前列素、拉坦前列素、他氟前列素、他氟乙酰胺、曲伏前列素。


从被检出禁用成分的产品名单来看,很多企业并没在意法规的变化。比如依然有多达4批次在2021年后生产的化妆品,被检出含有已被禁用的新铃兰醛;还有4批次产品,被查出含有已在2024年3月被禁的比马前列素;另外像2-氯对苯二胺硫酸盐、二氯甲烷、西咪替丁等,已经在2021年被禁了,但依然有企业将其添加到化妆品中。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企业是根本没读懂法规。比如按照《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的规定,防腐剂卡松只能用于淋洗类产品。但在上述74批次检出禁用原料的化妆品,依然有多达7个产品将其用于非淋洗类产品。


同样按照规定,虽然4-羟基苯甲酸及其盐类和酯类是准用防腐剂,但不包括4-羟基苯甲酸异丙酯及其盐。可在歌丽丝复合天然氨基酸蛋白护发霜中,依然检出了4-羟基苯甲酸异丙酯。


03

严查原料带入的微量禁用成分


对于化妆品企业来说,最难防的还是由原料带入的微量禁用成分。


在上述检出禁用原料的化妆品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原料带入禁用成分,是那些生产过程中要使用,但又很难去除的成分。比如苯,有多达15个产品是被查出苯超标。


由于苯很难完全去除,因此在2023年发布的新规中,还特别将原本属于化妆品禁用组分的苯,提供一定范围内的豁免,规定“若技术上无法避免苯作为杂质带入化妆品时,其限值不超过2mg/kg。”即便如此,依然有不少企业没办法做到不违规。


另外丙烯酰胺也是如此。据悉,聚丙烯酰胺由于增稠、粘合、乳化稳定和改变液体流变性质的能力,被广泛使用于化妆品领域。但在生产聚丙烯酰胺的过程中,并非所有的丙烯酰胺都能完全参与反应。如果不能将其完全去除,那么就会带入到产品中。于是,就有4批次化妆品被查出了含有禁用成分丙烯酰胺。


另一个值得重点关注的原料带入禁用成分是黄体酮,通常是由蛋黄油原料带入。早在2023年,上市公司金发拉比就因为产品中被查出了该成分,被罚款高达249万元。而在今年,又有两款儿童化妆品被检出含有黄体酮。


值得关注的是,由于植提原料的组成复杂,且来源并不稳定,因此很容易带入禁用成分。比如Dr.Wong、相宜本草,被举报含有的禁用成分都是来自于植提原料。


未来,原料依然会是化妆品监管的重点领域,同时也是企业和品牌最容易犯错的地方。无论是品牌方,还是生产方,都得高度警惕,避免犯错。



END

根号C
中国化妆品影响力专业新媒体。专注美妆实效传播。为化妆品行业开方,让内容的力量不可思议,无可取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