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别人在追求社会化的时候,我却在“去社会化”

情感   2025-01-01 20:01   河北  

创号9年第1069篇
安慰记作者贾佳钒
编辑tianQ



网上有个帖子,提到一个现象是“不喜欢和社会化程度高的人相处”,随着网络对“社会化程度”的关注和热议,现在大家理解的“社会化程度高”似乎成了“圆滑、算计、世故”的代名词;越来越多的人吐槽和这种人相处总是感觉有距离感,甚至有些防备。

“社会化”原本是指个体在融入群体和环境时,逐步学习适应社会规则和人际交往的过程。从学术角度来看,这是一种发展成熟的标志,而为何如今成了令人反感的标签呢?究竟我们讨厌的是什么?又如何与之相处呢?



1 “表演感”和“真我”的分离
“社会化程度高”的人似乎总在合群、平衡各种利益,而这种行为会被误解为一种对真实自我的妥协。很多人觉得和“社会化程度高”的人相处时,总感觉对方在“表演”,似乎说的每句话都在计算。这种感受让人觉得对方是“假”的,缺少真实情感。

在《五十公里桃花坞》中有个社交名场面,在宋丹丹提议举办篝火晚会时,王传君和李雪琴强烈表示了不想办,有人提议办运动会,然后投票表决,大部分人都选择了运动会,而李嘉琦迫于“长辈”的压力,选择两头讨好,在会议上突然表示“两个都想办”,最终篝火晚会照常举行。虽然这种行为赢得了长辈的认可,但这种看似圆滑的举动在网友眼中,被打上了“心机”、“双面人”的标签。相反,有话直说,不阿谀奉承的李雪琴,得到了大家的支持,认为这种走心的表达更值得相处。

以网络热议李佳琦为例,大家厌恶的并不是对方具体的行为或是社交本身,而是自己为了圆滑而刻意去隐藏自己内心真实需求的压力,而遇到“世故”的人,也会觉得对方刻意隐藏自己内心,缺乏真诚,尤其在职场中,为了迎合上级获得认可,却输掉了同伴的信任。这时候我们和对方相处时,会感觉到虚假和距离感,认为难以和对方拉近或者深入交流,而感到压抑和不适。

2 自我表达被“过度社会化”的“边缘化”
在学业、职场或者人际交往中,那些有着外向、圆滑的特质,以及能明确自己目的和利益的人,往往能够迅速适应并融入新的环境,似乎无论在哪里都能游刃有余地建立关系。而在这个过程中,那些不太擅长或者不愿意过度社交的人,会常常感到自己的存在在被无形地边缘化。

《乌合之众》指出,当个体被群体影响时,往往会丧失自我,变得顺从群体的规则和压力。当我们看到周围的人都在积极地展示自己,拓展人脉、迎合期待时,如果我们真实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可能就会被“群体”排斥。于是,人们不再为自由和真实的表达而社交,而是为了符合某种被社会认可的标准。


当自我表达的空间不断被压缩时,我们不禁感受到一种被迫迎合的压力,这种和“真我”距离越来越远的不适感让我们对过度社会化产生了恐惧和反感。

3 只有一种“正确”的社交框架下的“反叛”
其实,社会化本身并不可怕,但让人感到不适的往往是社会化背后的“强制性”标准和框架感。

在社会化的教育过程中,我们从小被家庭、学校要求用特定的社交方式来和人相处,比如讲礼貌、谦让、察言观色等等,我们在意别人的评价和认同,所以为了迎合别人的需求,我们不自觉进入表演环节,扮演一个“好学生”,“好孩子”,“好员工”。从某种程度上,这些确实帮助我们获得更多的认可和接纳。然而,问题在于,当社会过度强调这些外部标准,而忽视人内心感受时,我们可能会逐渐失去表达自己真实想法的机会。

而在社交实践的过程中,我们也会受到环境的影响而尝试改变自己的社交方式,让自己更容易被群体接纳,变得在某些方面更圆滑世故一些。

我想起刚上大学时的同学聚餐,别的人在热聊,我在饭桌上专注吃饭,没有怎么说话,旁边一个同学突然和我说,我这样只吃饭不聊天很不礼貌,我顿时红了脸,开始自我检讨,但是接下来更不知道怎么开口聊天了。

而现在我发现,社会化程度的“高低”其实并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在不同的社交环境下,不同的“社会化”水平可能发挥不同的作用。的确,哪些表现得外向、善于言辞、“社会化程度”高的人往往能更快地融入新的群体,但当我慢慢探索自己社交的优势时,我发现,我的真诚、直率,这些不那么社会化的特质吸引到的朋友,往往也很真诚、更容易交心。

如今,网友们能在平台上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对“社会化程度”高的人的反感,实际上是在表达被“社会化程度高”的单一定义束缚的压力和不安,希望选择让自己感到真实自在的社交方式。



1 与其“去社会化”,不如“去标准化”
我们在讨论社会化高低的同时,也不自觉的将两者形成了对立并贴上了标签,“社会化程度高”是算计、圆滑、世故的;而“社会化程度低”则是真实、直率的。
然而,这种社会化二元论还是建立在固有的社交标准之上的评判。我们可以主动打破对社交的固定标准,重新定义什么是“有效”的社交。

每个人喜欢的社交都是多种多样的,试想一下,哪些社交特质、方式会让你感到舒适呢?你会发现,社交不必拘泥于“高低”的评价,而是应当找到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和节奏。

在参与不同的社交场合时,保持开放的心态,允许自己展现不同的表达方式,也允许Ta人拥有不一样的社交风格,这种转变能让我们在社交中感到更自在,还能帮助我们和Ta人建立更加真诚且有意义的连接。

我们仍需要“社会化”来与人交往
“社会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正面或者负面的特质,无论是伪装自我还是直抒胸臆,都是在社会化过程中自我保护的方法。

过度的社会化会让自己在人际交往中显得不真诚,但过度的去社会化也会产生一些麻烦,躲避社交的人我们称之为“社恐”,而在社交中过度直率的人也会因为无视了对方的感受而让Ta人感到不自在。


所以一定的社会化,是我们建立人际关系必不可少的技能。《无压力社交》为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提供了一些思路。

首先,减少自我关注。当我们把太多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时,会缺少对外界的倾听和关注。不管我们说的话多与少,都会给自己或者Ta人带来压力。

我们可以试着将注意力转向Ta人,倾听对方的故事和感受,这不仅能减轻自己的焦虑,也可以在互动中促进更深入的交流。咨询技巧里的积极倾听教我们专注于对方的言语和非语言信号,来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这不仅是咨询师的必备技能,也可以在日常中帮助我们更好的融入社交场景。

 
「预约咨询请点击上方图片」

同时,如果你在社交中常常被自己的想法和假设所困扰,容易将自己的情绪投射到Ta人身上,改变思维模式也是社交技能之一

你可以试着区分想法里的哪些内容是你的个人解读,哪些是事实,帮助自己更客观地看待社交情境,减少不必要的焦虑和误解,让我们和Ta人互动时更自在。

最后尝试调整自己的行为。你可以为自己制定一个社交方案,观察那些你欣赏的人(可以是身边的人或者公众人物)的社交表现,记录哪些点值得你学习,然后通过一点点社交实践来不断调整,锻炼,克服内心的紧张与不适。

我们通常更愿意在安全的关系中尝试踏出展露自我的第一步,如果有糖丸儿很难自己实践提升社交技能,也可以寻找专业心理支持的帮助,在咨询环境中尝试新行为,以增强自信心,探索有效的社交互动。

自带“棱角”的圆:社交中的另一种可能性
在《桃花坞》中,脱口秀演员徐志胜在处理各种关系时既圆滑又情商高,即使在某些方面直白地显示出对领导的讨好,观众依然不会对他产生反感。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徐志胜通过圆滑的方式展示出了他的真诚和人性。

在不同的社交环境中,适度调整自己的行为是一种适应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放弃自我。相反,这种灵活性是找到在各种情境下做出合理选择的平衡点的体现。例如,在正式场合中,可以选择更为得体的表达方式,而在轻松的聚会中,则可以展现更随意的一面。

成为一个“知世故而不世故”的人,意味着能够在保持真实自我的同时,灵活应对不同的社交需求。这个过程并不是要你完全改变自己,而是根据环境灵活调整。当你意识到这些变化并不意味着失去自我时,你会发现自己能够更自如地应对各种社交场合。

尽管“社会化”常常被视为一种复杂的能力,但Ta并不是非黑即白的。与其逃避,不如打破固有标准,找到适合自己的社交节奏。保持开放心态,倾听Ta人,关注彼此的真实感受;同时,努力成为一个“圆滑”又有“棱角”的人,在不同的环境中灵活展现自我。但社交中最重要的是,用“真心”~











糖丸儿们如何看待社会化呢?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后台私信回复「指南」

可以获得一份心理咨询使用指南~



糖丸儿们及时星标🌟安慰记哦

不然就和安慰记失联啦!


安慰记心理
一个将心理学变成一种生活方式的地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