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无酒不成席。春节同学、朋友聚会,大家免不了要喝酒。不过常言道“小酌怡情”,如果过度饮酒对身体的伤害却是巨大的。
NO.1引发肠胃疾病
俗话说“酒肉穿肠过”,喝下去的酒会经过消化道,一路对食管、胃、小肠、大肠分别产生刺激,引起食管炎、胃炎、肠炎等,大量饮酒还会诱发胃出血、慢性肠胃炎等疾病。
所以到了过年过节,门诊中不乏大量饮酒诱发胃出血、慢性肠胃炎等疾病的病人。
肠道微生态与健康团队出品
之前跟大家科普过,在人体肠道中存在大量的细菌,我们把它称为肠道菌群,这些菌群形成了肠道生物屏障,防止有害物质入侵,减少生病几率。饮酒则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调,肠道粘膜屏障损伤。
相关研究证实,在大量饮酒的人体内,存在大量可以产生内毒素的潜在致病菌,产酪酸菌比例下降,导致肠道菌群失调,而且产酪酸菌无法产生足够肠粘膜需要的营养物质——酪酸,致使肠道粘膜屏障损伤[1],影响了肠道正常的生理功能。
肠道微生态与健康团队出品
所以很多人酒后会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甚至会发展成肠易激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等慢性病,久治不愈,还会增加患结直肠癌风险。
NO.2伤肝
大家都知道,喝酒伤肝,因为大部分酒精会在肝脏代谢,每次喝酒都会增加肝脏的负担,长此以往,肝脏也会有“肝”不动的那天。初期通常表现为脂肪肝,进而可发展成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2],甚至会导致肝癌。
肠道微生态与健康团队出品
另外,肠道微生态在慢性肝脏疾病的发展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相关致病因素作用下,肝病患者的肠道粘膜屏障遭到破坏,肠道微生态平衡被打破,从而导致肠道通透性增加,有害菌及代谢产物经过门静脉系统移位至肝脏,进而加重肝脏炎症,促进肝细胞的增殖及抑制肝细胞的凋亡,最终促进肝癌的发生[3]。
因此,除了戒酒外,调节肠道菌群、恢复肠道粘膜屏障的完整性、减轻肝脏炎症反应,是缓解酒后不适、降低酒精伤害的关键。
益生菌是如何护肠又护肝的?
0
1
恢复肠道菌群平衡
选择特定的益生菌能促进肠道有益菌的增殖,抑制有害菌生长,恢复肠道菌群平衡。
0
2
增强肠屏障功能
特定益生菌还能降低肠粘膜促炎性子的表达,从而降低肠道炎症。另外,像酪酸梭菌这样的产酪酸的益生菌,还能促进肠粘膜的修复,增强肠屏障功能。
0
3
降低酒精性肝损伤
研究表明,特定益生菌在体内能够降低血清转氨酶的活性和脂肪的含量,提高抗氧化能力,抑制自由基的生成,调节肠道的菌群组成,降低内毒素含量,从而对酒精性肝损伤发挥一定的缓解作用[4]。
特定益生菌,如酪酸梭菌能特异性分泌大量酪酸,营养修复脆弱受损的肠粘膜[5],恢复肠道粘膜屏障的完整性,阻止内毒素通过血液进入肝脏对肝脏造成损伤。
所以,经常喝酒的人要注意特定益生菌的补充。
下次一定不喝了
-END-
· 本建议仅供参考,不能作为专业医疗诊断的依据。由于患者个体差异的存在,在出现任何身体不适的症状时,患者应尽快前往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 如需转载,请务必在文前注明来源肠道微生态与健康(cdjk365)
· 部分文字或图片综合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觉得内容还不错的话,
可以给我们点个“赞”和“在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