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遇上春运!专家提醒这四类人要特别注意

健康   健康   2025-01-20 17:14   山东  
点击上方蓝字“肠道微生态与健康”
点击...设为星标,每天看好文
1


2


为期40天的2025年春运已经开启,交通部门预测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达90亿人次,预计创历史新高。


与此同时,甲流感染高峰期也在近期爆发,春运期间人员密集,旅途劳顿,多位专家分析表示,春运将会进一步增加呼吸道传染病的可能性


图库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如何提升自身免疫力?






当春运遇上甲流,在此情况下普通民众应该如何科学应对,使自己免于感染?专家提醒,战胜甲流唯一的“靠山”就是我们自身的免疫力。


国际微生态医学研究证实,人体免疫力的70%以上受控于人体的肠道菌群,尤其是呼吸道粘膜免疫力,更取决于人体肠道菌群产酪酸(又称丁酸)菌的数量

肠道微生态与健康设计团队制作


世界上最大的私人癌症研究中心,凯特琳癌症研究中心的临床专家研究发现,人体肠道内的酪酸含量高的人群较之低含量的人群发展成下呼吸道感染的几率降低了5倍,也就是说抗病力提高了 500%。肠道内的酪酸是由肠道酪酸梭菌产生的,增加人体酪酸菌含量是提升免疫力最直接、快速、有效的方法。

凯特琳癌症研究中心研究报告截图



酪酸菌为什么能提升抗病毒能力?






据中国酪酸梭菌之父、全国科技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国家医用微生态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微生态医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分会主委崔云龙教授介绍,之所以我们肠道内酪酸菌的数量能决定机体抗呼吸道病毒感染的能力,是因为酪酸菌有五大作用:



01

酪酸菌CGMCC0313-1能显著增强T淋巴细胞、NK细胞的活性,提高粘膜免疫球蛋白IgA的表达,从而大幅度提高了对流感病毒的清除能力,缩短了康复时间。

02

酪酸菌CGMCC0313-1能显著降低炎症因子TNFα等过度的表达,从而降低了发烧温度。

032

阿泰宁含有的东海酪酸菌CGMCC0313-1菌种进入肠道后代谢产生了大量的氢,能快速清除人体免疫系统与病毒抗击过程中释放的自由基,这对于避免人体免疫系统激烈对抗病毒(也称过激免疫反应)制造的大量自由基引起的器官损伤具有重要意义。

042

酪酸菌产生的酪酸是粘膜再生修复所需要的第一营养物质,能对人体抵御病毒侵入的粘膜屏障起到营养、修复、巩固、提高完整性的重要作用,从而起到了阻止病毒破坏肠粘膜引发病毒性腹泻的作用(已获专利授权,专利号:CN200910134078)。

052

人体的免疫力70%是由人体菌群控制的。人体菌群就定植共生在粘膜系统上。酪酸菌产生的酪酸维护了粘膜的完整性,完整的粘膜为各种益生菌的定植提供了基础,维护了人体微生态平衡,阻止了病毒透过粘膜入血引起心肌炎、脑炎等并发症的作用。


肠道微生态与健康设计团队制作



哪些人群需要特别注意?





目前正值甲流感染高峰期,随着春运人员流动高峰的到来,感染人数或将持续增加。为此,专家建议自身免疫力较差,有基础疾病的、免疫力差的老年人以及免疫功能尚不健全的小儿应该立即开始补充酪酸梭菌CGMCC0313-1,以增强粘膜和机体免疫力,提高抗病力,才是正确、科学的应对之策。





春运路上归心似箭,流感防护必不可少。

为了避免被传染,很多人有自己的小妙招

比如路上坚决不摘口罩,不接触某些公共物品

留言区分享#你的流感防护妙计

来说说你认为最有用的几条小建议

帮助更多人做好防护!

祝大家都能过一个健康团圆年。





参考文献:

[1] Rongshou Zheng, Siwei Zhang, Hongmei Zeng, etal.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China,2016[J].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Center.2022,2(1).

[2]中国抗癌协会,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中国恶性肿瘤整合诊治指南-结肠癌部分[J].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2022,11(1):1-16.

[3] 房静远, 时永全, 陈萦晅, 等.中国结直肠癌预防共识意见(2016年,上海)[J].胃肠病学,2016,21(11):668-686.

[4] Schulz Manon D, Atay Ciğdem, Heringer Jessica, etal. High-fat-diet-mediated dysbiosis promotes intestinal carcinogenesis independently of obesity[J]. Nature, 2014, 514(7523).

[5] Wang Tingting, Cai Guoxiang, Qiu Yunping, etal. Structural segregation of gut microbiota between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and healthy volunteers[J]. The ISME journal, 2012, 6(2).

[6] Wendy S. Garrett. Cancer and the microbiota[J]. Science,2015, 348(6230):80-86.

[7] Nkondjock André, Shatenstein Bryna, Maisonneuve Patrick, etal. Assessment of risk associated with specific fatty acids and colorectal cancer among French-Canadians in Montreal: a case-control stud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2003, 32(2).

[8]李雄彪,马庆英,崔云龙.酪酸梭菌—肠道健康的卫士[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279-283.

[9] 李雄彪,马庆英,崔云龙.酪酸梭菌—肠道健康的卫士[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244-246.

[10] 李雄彪,马庆英,崔云龙.酪酸梭菌—肠道健康的卫士[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234-237.

[11] 李雄彪,马庆英,崔云龙.酪酸梭菌—肠道健康的卫士[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231-234.




-END-




不想错过每天的精彩内容

记得把公众号设为








星标










经常

点赞」


在看」
,
转发」

「分享」







· 本建议仅供参考,不能作为专业医疗诊断的依据。由于患者个体差异的存在,在出现任何身体不适的症状时,患者应尽快前往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 如需转载,请务必在文前注明来源肠道微生态与健康(cdjk365)

· 部分文字或图片综合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觉得内容还不错的话,

可以给我们点个“赞”和“在看”吗?

肠道微生态与健康
有用、有趣、有料、有温度是我们的核心,肠道、健康、育儿、人生是我们的主题,肠道微生态与健康是专业的微生态健康分享平台,每天为您提供专业和优质的健康内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