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元双:教学随笔|试卷命题要做到“六不”

文摘   2024-09-28 08:14   西藏  

与老师商榷:试卷命题要做到“六不”
       在当今教育体系中,考试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成效的重要手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一句“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便生动地描绘了考试在教育领域中的核心地位。特别是在应试教育指挥棒依然大行其道的今天,一份高质量的试卷不仅对于教师评估教学效果至关重要,更是学生检验自我学习成果、激发学习兴趣的关键。

      近日,在我所支教的地区即将进行期中学业质量检测,作为教研员,我们承担了命题前培训的重任。培训前,部门领导丁主任再三嘱咐:“毕老师,和我们老师讲解时不要讲得太深了,吸收不了。”我笑着回答:“放心吧,我都是挑重点,捞干货来讲。”
      结合我们西藏林芝当地的学情与实际,如何命制一份既符合教育规律又能有效检测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试卷,成为我深思的问题。因为涉及多个学科,以下,我将从试卷命题的几个大方向(“六不”原则)谈谈我不成熟的看法。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思考。

       一、不失位:明确考试目的,坚守教育初心
      首先得想清楚一个问题:为什么考试?我认为,考试的本质在于检测学生对阶段性知识的掌握情况,而非简单地考倒学生或教师,更不是考倒家长和学校。它应当是教师调整教学策略、学生查漏补缺的依据。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考试往往被赋予了过多的功利色彩,如排名、筛选等,导致试卷中出现大量难题、怪题。这种倾向不仅违背了考试的初衷,还可能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每每看到我们每次考试学生超低的平均分,我内心很不是滋味。意识决定形态。

       因此,命题者在命题前必须明确考试的目的,坚守教育的初心,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非单一地追求分数。况且我们老师参与命题,既是裁判者,也是运动员。“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老师又何必为难老师自己呢。

      二、不过难:遵循721原则,把握难易程度
       一份高质量的试卷应遵循“721”原则,可以从两个维度来说,一方面指题目的层次,即70%的题目为基础题,旨在检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20%的题目为中等难度,用于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10%的题目为拔高难度,旨在挑战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从另一方面来说,是指绝大部分学生都能达到试卷总分值的70%,这是基本线。这一原则确保了试卷的难易程度合理分布,既能让大多数学生达到合格标准,又能区分出不同水平的学生。避免试卷过难或过易,导致学生整体成绩偏低或偏高,无法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不超纲:尊重学情实际,保持教学评一致性
      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要求教什么,就应该考什么。所以命题时应严格遵守教学评测一致性原则,确保试卷内容不超纲、不脱离学生实际学情。命题前,教师应进行充分的调研和了解,掌握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学习习惯以及兴趣爱好等,以便因地制宜地命制试卷。切忌闭门造车,命题者还应尊重学生、学校和地方的实际学情,避免命制出与学生生活脱节、难以理解的题目。同时合理把握题目类型,控制试题总量,更要通过保持教学评测的一致性,可以确保考试结果更加准确、公正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效。

     四、不老套:创设主题情境,体现核心素养导向
      在新课标背景下,命题应注重核心素养的导向作用,体现新理念,新方向,做到与时俱进。当然不同的学科具有不同的核心素养要求,如语文的阅读理解、数学的逻辑思维、英语的跨文化交流等。在命题时,应将这些核心素养融入情境设置中,通过学生熟悉且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一份有主题的情境设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学生在愉悦中完成考试。同时,题型的设置和考核的目的应紧密围绕新课标下的核心素养检测,确保考试内容与教学目标相一致。

     五、不出错:遵循基本底线,确保试卷质量
      除了上述原则外,命题还应遵循一些基本底线,如不出错题、不照搬网络原题、不泄密等。这些底线是确保试卷质量的基础。出错题会误导学生,影响考试结果的准确性;照搬网络原题则可能降低考试的区分度,无法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而泄密则严重破坏了考试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因此,命题者在命题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这些底线,确保试卷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六、不应付:用心用情命题,提升试卷品质
      世事洞明皆学问。认真做事可以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能把事情做好。命题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要命制一份高质量的试卷,需要命题者用心用情地投入。这包括对学科知识的深入理解、对学生学情的准确把握、对命题技巧的熟练运用以及对教育理念的深刻领悟。只有用心用情地负责命题,才能确保试卷既符合教育规律又能有效检测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从而真正发挥考试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上仅为自己对待命题的一些粗浅看法,由于时间有限,思考不够深入,未能就某个学科多举一些具体案例,不能面面俱到,如观点不恰当,欢迎大家提出批评指正。
                     (写于2024年9月27日)

繁星逐光
"繁星逐光",一个寓意深远的公众号名字。在这里,每一颗思想的繁星都在追寻着智慧与真理的光芒。我们汇聚点滴灵感,照亮前行之路,让知识与见解如星光般璀璨,引领你我们在知识的宇宙中探索、成长,逐光前行,共赴智慧之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