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随笔】观课随笔I促开一树繁花
夏日已至,万木葱茏,向阳而生。很高兴受邀观摩“巴宜区2024小学语文教学比赛”并做点评嘉宾,倍感荣幸。
一天半的时间,共观摩了九节精彩的课堂教学,这些课程涵盖了习作指导、古诗教学和文言文教学三个方面,课堂上教法不同,却又异曲同工之妙,充分展示了教师们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
虽然远在西藏地区,但老师对新课标的理解与实践,让我着实感到惊喜。在这些课堂中我们看见了:真实情境设置和恰当的任务驱动正成为课堂的主旋律;看见了不同文本的对照阅读和整合表达显示着思维的逐层进阶;看见了思维与情感——基于基础训练的思维和情感在语言的实践中共生共融共振。纵观这几节课,课堂呈现的优点可圈可点,既有共性的呈现,也有个性的彰显。
一、个性亮点:“九”仙过海,各显神通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先说说教师彰显的个性化优点。结合每个老师的教学内容与个性化设计等特点,我用诗歌的形式来表对课堂的评价。
赞陈礼军老师(一等奖获得者)
(执教文言文《自相矛盾》)
陈礼军声扬四方,文言文教智慧光。
自相矛盾寻真理,学习路上不迷茫。
投入范读情韵长,字句间里觅宝藏。
辩证思维明是非,活力四射展新章。
二、共性优点:遵循规律,以文育人
习作指导课,教师们都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汲取素材,挖掘写作灵感。古诗教学课,各位老师各有千秋,都充分展现了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和情感美。在教学方法上,围绕“读、解、悟、诵、展”开展教学。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文言文教学,课堂均体现了教师对文言文教学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注重引导学生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文化内涵,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文言文的魅力和价值。
让课堂动起来,充满活力,呈现语文课堂应有的模样,个人认为,可以体现在以下“口动、手动、思维灵动、文本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等几个方面。课堂上,我们要追求这样一种境界:让课堂成为语言的训练场,锤炼学生表达能力。让课堂成为思维的运动场,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让课堂成为情感的共振场,增进师生情感交流。让课堂成为文化的根植场,传承与弘扬中华文化。
四、共勉:文道合一,固守语文本真
语言大师汪曾祺先生曾说:“语言像水,是不能切割的。一篇作品的语言,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故而,在文本阅读教学中,我们务必坚守“语”“文”一体、共生相成的理念,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围绕语言能力与素养的提升,设计并进行“听说读写思”的全面训练,走进文本,品析文本,扎实上好文本阅读课。
在当下各种学术流派异常“繁荣”的当下,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但是身为语文人,要时刻提醒我们自己。要正确把握“语”“文”关系,回归语文教学正道。语文语文,离不开“语言”“文字”,我们坚守“语”“文”一体、共生互成的理念,扎实上好文本阅读课,以期实现学习语文的目标就是: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未来,愿大家在专业化成长的道路上继续打磨教学行为,坚定信念,满怀热忱,目之所及,皆为一树繁花。
(写于2024年5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