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喜欢什么体育运动呢?

学术   2024-07-31 23:33   山西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古代也有休闲的体育运动,这一篇咱们就来了解三个比较流行的项目。

       第一个是投壶。投壶是古代士人阶层宴饮时常玩的一项游戏,也属于投掷类体育运动。投壶的基本玩法是在地面上立一个细身小口的高身壶,参与者离壶一定距离向壶内投掷弓箭,以投中多少和投中位置定胜负。在古代,投壶也是一种社交礼仪,由西周的“射礼”衍化而来。

       射礼是西周礼乐制度中的一种重要礼制,广泛用于祭神典礼、朝中宾礼以及军礼等场合。行射礼时,人们要拉弓射箭,根据射箭的成绩分出胜负。但射礼太过危险,不是每个场合都适合,而且射箭太费体力,也并不是每位宾客都擅长。正所谓“射礼重而投壶礼轻,射礼繁而投壶礼简”,作为射礼的简化,投壶出现了。战国时,投壶就已经流行了,唐宋时更是得到普及,成为全民运动。

       投壶的具体规则是怎样的呢?不同时代的规则不尽相同,同一时代不同地区的规则也有区别。司马光是个投壶爱好者,看到社会上投壶玩法繁杂,就写了《投壶新格》来总结和规范投壶的规则。忧劳国事的司马光,居然会为一项体育运动写专著,可以看出古人并不是死板一块,也是爱生活、爱运动的。我们就以宋朝为例,说说古代的投壶规则。

       投壶用的壶,最初是光面的,晋朝时壶身上部多了两个壶耳,壶耳内也可投掷。宋朝投壶沿用了带壶耳的壶。投壶有多种得分方式:第一箭投入壶中,叫作“有初”,得分十算,也叫十筹。第二箭开始,连续投入的,叫作“连中”,得分五算。最后一箭投入壶中的,叫作“有终”,得分二十算。

       投壶一局一般投十二支箭,全部投中称为“全壶”,如果一方“全壶”则立即胜利。投壶时,箭身前半段进入壶内,后半段倚在壶口边缘的,叫作“倚竿”。倚竿是很难操作的,多半靠运气。

      在电视剧《知否》里,明兰投壶时最后一箭就是倚竿,还因此赢得了比赛。然而按照司马光的新标准,倚竿是不能得分的。因为司马光认为倚竿是靠运气,不合礼仪,所以不能得分。司马光是《知否》中同时期的人物,也许是新规还没有普及,否则明兰就赢不了了。还有比倚竿得分更高的“倒中”,即箭倒着进入壶中,这种操作极难,可以得分一百算。

       说完了投壶,我们再介绍第二个运动——马球,古人称“击鞠”,是将骑马和击球两项运动相结合的体育项目。打马球时,玩者骑在马上,若干人一组,分为两组,互相持棍击打马球。马球的尺寸有手掌那么大,材料是有韧性的木料,中间挖空,外边彩绘有花纹。

       哪一组将马球击入对方球门便可得一筹,也就是一分的意思。最后,得筹多的队伍获得胜利。马球在唐朝非常流行,即便是九五之尊的皇帝,也无法抗拒马球运动的吸引。唐中宗时,吐蕃派遣使者来长安,中宗邀请吐蕃使者观看马球比赛。

       没想到的是,吐蕃使者也会打马球,便要和唐朝马球队进行一场“友谊赛”。更没想到的是,吐蕃使者马球技艺很高,以致唐朝马球队输得很惨。唐中宗坐不住了,就派皇室中的马球高手李隆基上场。李隆基挥动球棒,所向披靡,连连将球打入对方大门,为唐中宗挽回了颜面。

      第三个是古代的“足球”,无须惊讶,从某种角度讲,中国还是足球的发源地呢!只是那时候还不叫足球,而叫“蹴鞠”。2005年,时任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还为足球起源地山东淄博颁发了“足球起源地证书”。但古代的蹴鞠和现代足球的玩法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蹴鞠在战国时就有了,《战国策》中记载,齐国都城临淄蹴鞠活动盛行,临淄也就是今天的山东淄博。到了汉代,蹴鞠已形成一整套比赛规则:双方各六人,并有正副裁判,以将球踢进对方球门的次数定胜负。但那时的球门是地上挖的洞,而且是双方各六个球门,踢的球也是实心的。

      宋代是我国蹴鞠发展的巅峰时代。双方队员可增加至十二人,球门也变成了各一个,而且高度也变高了,类似于今天篮球篮筐的高度。宋代蹴鞠还出现了新玩法,即带有表演性质,看谁踢球踢得好看,看谁的动作高难,这有点像今天的踢毽子。这种非对抗性玩法在当时更受欢迎,因为它更符合我国古代“和为贵”的处世态度。

       宋代的蹴鞠已经开始职业化运营,有专业的球员,还有专门的蹴鞠社团,类似于今天的足球俱乐部。当时最有名的蹴鞠社团叫“齐云社”。齐云社有自己的队歌,属于顶级社团,在当时有资格举办全国联赛,并在全国各大城市都设有分社,以临安的齐云社实力最为雄厚。齐云社中的社员在全国巡回表演,还要根据技术高低分成等级,最高级称校尉。如果是女社员,进入校尉级就称“女校尉”。看来我国自古就重视“女足”的发展。

      千年前的宋代人竟如此热爱蹴鞠,甚至有了商业化运营的模样,真让今人自愧不如。难怪今人打趣道:自从高俅离开之后,中国足球已经没落了八百多年。


历史沉思
历史教研、学术研讨、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