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传统民居建筑

文化   2024-12-04 00:00   甘肃  

甘肃传统住宅建筑最具典型的文化特征是其浓郁的乡土气息。乡土建筑是乡土环境中各种建筑的总和,它与乡土聚落、乡土环境、乡土文化密不可分,与其共同构成一个地区非常完整的社会文化系统,内涵非常丰富,包括居住地人们的生活方式、择居观念、聚落制度、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生产力水平及世代相传的建筑技艺等。因此,传统民居建筑是在充分适应当地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土壤中成长起来的,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又融入了浓厚的民族特色,形成自己的地域风格和艺术个性。传统住宅建筑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居住区特有的建筑文化。

传统民居建筑是一种乡土建筑、一种特殊的生土建筑,其建筑材料离不开土。它主要采用本地建筑材料(石材、黄土、麦草、树木等),结合当地建筑工艺修筑而成,主要建筑形态有窑洞、土木结构合院式住宅、板屋、堡子、庄窠等。

陇东窑洞

在陇东、陇中地区,传统民居建筑普遍使用窑洞。窑洞建筑是历史最为久远的人类建筑形态之一,具有依山就势、就地取材、施工简便、造价低廉、冬暖夏凉、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等优点。

在天水以南、陇南、甘南东部等地,传统民居建筑以板屋为主。板屋也是一种重要的原生态生土建筑,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陇南境内还有独特的羌族民居建筑,它多建于山区或半山区,依山就势,逐级而上,雄伟的碉楼和石块砌筑的民居院落错综其间。居住在甘南高原西部、西北部一带的藏族人,因所处地区海拔最高,终年气温较低,降水少,昼夜温差大,林木稀少,石材丰富,民居建筑多以石材为主。山区碉房依山就势而建,用石块砌成正方形平屋顶的碉房,墙厚窗少,以防风寒。

甘南现存板屋

夯土工艺也称“干打垒”,是甘肃生土民居建筑的主要营造方式之一。中国的干打垒房屋营造工艺已经延续了数千年。“干”,指不用水、泥、石灰黏结材料;“打”,指的是在缺乏石材的地方,房屋墙体用土垒筑、用木夯打紧;“垒”,指的是在石头很多的地区,纯粹用石头垒筑房屋,石头与石头之间很少用黏结泥。在甘肃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民间建筑多采用这种构筑形式,特别是在“大跃进”“文革”期间,许多地区曾大量突击修筑这种房屋,用于大炼钢铁等活动。当时,也有很多“干校”、知青们的宿舍就是这么修筑的,今均弃置不用,留下的只有历史的记忆。

甘肃干打垒土屋

夯土建筑的另一重要形态是土堡(堡寨),陇东、陇中地区和河西走廊地区遍地皆是。明清以来,受当时政治、社会动荡等因素的影响,甘肃各地群众为了防卫自保,修建了大量的土堡(堡寨),成为甘肃境内非常重要的一个生土建筑类型。土堡建筑的外形接近于“庄窠”式民居,但体量比庄窠大,多为汉族修建的防卫堡、屯军堡、居住堡,相当数量的堡子是在清末回族反清起义时期修建的。土堡建筑把房屋与堡墙融为一体,它含有“居”的成分,但更重要的是强调“防”。汉族土堡式民居建筑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堡内各建筑的布局和功能划分仍然沿袭我国北方地区传统四合院形态,有一正、两厢、一照壁、一天井的三合院或两正、两厢、一天井的四合院等,规整有序;堂屋、厢房等建筑采用传统木构架承重,设檐廊,高大厚重的围墙主要用于防卫和遮挡风沙的吹袭。

堡子

此外,“庄窠”式民居建筑是甘肃境内特别是河湟、河西走廊地区的特殊生土建筑形态,也是一种干打垒营造技术。庄窠民居建筑历史悠久,敦煌壁画中有唐代绘制的庄窠院,是纯粹的生土建筑,多坐北朝南,避风向阳,在高大的院墙内四面均依围墙修建房屋,布局形态有四合院、三合院等,或仅在两面建房。这些地区干旱少雨,多风沙。如今,在临夏广大农村地区,为便于生产劳动,庄窠院多分散修建于接近田地的地方,各庄窠院间以村道、河流相连,或随山就势连成一片,形成自然村落。

庄窠

三合土制作也是甘肃境内的一种重要生土建筑工艺,是由黏土、石灰、沙、水混合而成的建筑材料。在干旱少雨地区,人们多用它来打地基,较为牢固,也可用来修筑道路。在广大山区仍在大量使用,少数地方也用三合土来垒制墙体,这种墙体很厚实。

来源:甘肃志




微美甘肃
文化、历史、美食探究、交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