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涯的第一步:如何选择合适的指导教授

文摘   2024-09-18 21:00   福建  


博士生涯常常被认为是一段极具挑战的旅程,不仅因为需要撰写复杂的论文,还因为这段旅程充满了各种“关卡”。在这动辄五、六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博士生不仅要专注于自己的研究课题,还可能要出国交换、参加国际会议,甚至发表SSCI论文。这一切看似是学术上的任务,但实际上,博士生涯的每一步都伴随着隐性的挑战,其中最重要的一步,便是如何选择一位合适的指导教授。


与导师的关系,往往是博士生涯中影响毕业进程的重要因素。一个合适的导师,能够及时引导你、帮你少走弯路;而一个不合适的导师,可能会让你整段博士旅程都变得曲折艰难。因此,选择一个合适的导师,是开启顺利博士旅程的关键一步。


在我们的辅导过程中,常常遇到因为与导师沟通不畅而感到身心疲惫的博士生。有的学员还没开始讨论论文,情绪就已经崩溃;有的同学甚至在见导师之前,会打电话来请求安慰,给自己“打气”后才敢面对导师的批评。而往往见完导师后,他们会更加沮丧,觉得自己不够好,怀疑是否还能坚持下去。


这样的情况其实并不少见。博士生涯不仅是学术上的磨练,更是一场关于人际关系的修炼。有些博士生因为与导师关系不佳,甚至在念了九年后不得不选择放弃学业。这些人际困境,有时比学术挑战更难处理。因此,选导师时的谨慎比事后的修复关系更为重要。


导师的独特角色


指导教授不仅仅是学术上的引路人,更像是一位长期合作的伙伴。与父母的关系有血缘相连,与老板的关系可以通过跳槽来改变,而导师则不同——一旦确定了导师,除非遇到重大问题,否则很难轻易更换。这种关系的微妙性使得选导师变得尤为重要。


一个适合你的导师,能够在你博士旅程中成为良师益友,帮助你顺利完成学术任务;而一个不适合的导师,则可能让你的学术之路充满坎坷。找到一个学术契合、性格合拍的导师,会让你在整个博士生涯中如鱼得水。


如何选择合适的导师?


选择感兴趣的专业领域


这一点非常重要!你必须对所选的领域有真正的兴趣,因为这将是未来几年的奋斗目标。如果没有兴趣,完成博士论文的难度会成倍增加。


博士生涯可不是像硕士那样,忍个两年就能过去。在博士的过程中,你可能需要花五六年的时间深入研究一个课题。如果你对研究领域不感兴趣,如何能坚持这么多年呢?


举个例子,我本科读的是企业管理,硕士和博士则都选择了公共事务。我在硕士期间跟随了一位做都市规划的老师,虽然一开始觉得自己有兴趣,但做了两年后才发现,自己其实并不适合这个领域。于是到了博士阶段,我决定回归到更接近管理的领域,选择研究社会行为科学和非营利组织。


导师与自己的性格是否契合


导师的性格和你是否合拍,也是选择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想象一下,如果每次与导师交流时,你都能轻松愉快地表达自己,而不用刻意掩饰想法,这将大大提升你的博士体验。能够找到这样一位导师,简直就像老天爷送给你的礼物。


记住,导师也是人,你可以和他成为朋友。相处的融洽不仅能够减少博士路上的摩擦,还能让你更有信心面对研究中的挑战。


导师的风评如何


导师的风评是你判断其是否适合的重要依据。有时候,听到一些学生说他们选择了一位多年没有带过学生的老师,觉得这样导师会全心全意地辅导他们。我一听就知道,为什么七年没有人找这位老师,肯定是有原因的。这个原因很可能是这位老师对学生要求过于严格,或者他本身并不擅长带学生。


因此,在选择导师前,一定要做足功课,多问问学长姐的意见,看看过去的学生是否顺利毕业。如果找不到直接的学长姐,你可以通过其他渠道,或者上课时观察这位老师的授课风格,来判断他的性格和为人。


是否对未来职业发展有帮助


有些博士生会选择那些在学术界有较高地位的导师,期望他们能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提供帮助。虽然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合理的,但你也要评估一下这些导师是否有足够的时间指导你。


曾有位同学告诉我,他觉得找院长做导师是个好主意,认为院长地位高、人脉广,未来一定会对他的职业发展有帮助。结果,这位同学后来发现,要预约和院长见面的时间,往往需要提前几个月,而院长的日程非常繁忙,根本没有时间真正指导他。这让他博士生涯变得异常艰难。所以,在选择导师时,一定要考虑他的时间和精力是否充足。


了解自己的个性和需求


找到合适的导师不仅取决于导师的资质,也与你自己的个性息息相关。比如,你是否是一个能够自我驱动、自动完成研究的人?如果是,那你可能适合选择那些虽然忙碌但在学术界有资源的导师。反之,如果你需要更多的指导和反馈,那么就要找那些能够定期跟进你研究进展的导师。


综合考虑:做决定前要深思熟虑


当你最终选择了一位导师,建议你写下选择的理由:是因为他和你的性格契合,还是因为他在专业领域的声望,或者他过去的学生都顺利毕业?又或者是因为他手上有你未来需要的资源?写下这些理由,当你在博士生涯中遇到困难时,重新翻看当初的决定,会帮助你坚定信念。


无论你做出什么决定,请记住:任何决策都有理性的一面。即使当时看似冲动,实际上你一定有经过思考,只是在后来你可能淡忘了初衷。不要抱怨,学会从每个决定中找到成长的机会。


博士生涯漫长且充满挑战,选择一位适合的导师无疑会让你走得更顺利。希望这些建议能帮助你在做出决定前做好功课,为你的学术旅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育学模型计划行为理论(TPB) │ 技术接受模型(TAM) │ 整合技术接受模型(UTAUT) │ 期望确认理论(ECT) │ 创新扩散理论(DI) │ 理性行为理论(TRA) │ 享乐动机系统接受模型(HMSAM) │ 印象管理理论(TIM)│ 服务质量 │ 任务科技配适(TTF)保护动机理论(PMT)过程虚拟化理论(PVT)信息系统成功(D&M-IS success)


社会学模型计划行为理论(TPB) │ 技术接受模型(TAM) │ 整合技术接受模型(UTAUT) │ 期望确认理论(ECT) │ 创新扩散理论(DI) │ 理性行为理论(TRA) │ 享乐动机系统接受模型(HMSAM) │ 印象管理理论(TIM)│ 服务质量 │ 任务科技配适(TTF)过程虚拟化理论(PVT)信息系统成功(D&M-IS success)


管理学模型计划行为理论(TPB) │ 技术接受模型(TAM) │ 整合技术接受模型(UTAUT) │ 期望确认理论(ECT) │ 创新扩散理论(DI) │ 理性行为理论(TRA) │ 享乐动机系统接受模型(HMSAM) │ 印象管理理论(TIM) 服务质量 │ 任务科技配适(TTF)保护动机理论(PMT)多动机信息系统连续模型(MISC)过程虚拟化理论(PVT)信息系统成功(D&M-IS success)


量表推荐社交焦虑 │ 健康调查 │ 新环境关心NEP │ AIO(活动、兴趣、意见) │ 总体幸福感 │ 科技准备度 │ 抑郁、焦虑和压力 │ 状态焦虑 │ 抑郁 │ 社交回避及苦恼 │ 自我效能 │ 领导行为描述 │ 多因素领导 │ 变革型领导 │ 交易型领导 │ 心理幸福感 │ 主观幸福感 │ 服务质量 │ 学习动机 │ 学习风格 │ 组织公民行为 │ 成就目标 │ 工作投入 │ 社会资本 印象管理  心理技能  学校归属感  艺术自我感知  旅游体验  心理授权 生活满意度 品牌形象 课程体验 离职倾向 付出-回报(回馈) 沉默行为  工作不安全感  组织文化  组织目标模糊  内隐追随│ 组织公平  自我控制  无法忍受不确定性  焦虑自评 抑郁自评 宾州担忧 丨创伤后成长组织文化认同感知学校气氛心理素质工作繁荣一般拖延 丨事件影响父母低头行为偶像崇拜 教学质量评价 丨积极情感/消极情感量表 丨心理弹性量表 丨简式自我控制量表 丨冲动性量表 丨自我关怀量表 丨 自我关怀量表简版 丨整体品牌资产量表 丨品牌认同量表 丨品牌依恋量表 丨品牌价值量表 丨员工建言行为量表 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 丨创新绩效量表丨创意自我效能量表学习适应量表

张伟豪量化学院
由统计学亚洲一哥张伟豪携两岸量化大V创办,为量化爱好者、恐惧者、困难者打造最高效、实用、智能的量化学习第一站及最后一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