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回归与fsQCA的核心差异——哪种方法更适合你的研究?

文摘   2024-10-16 21:01   江苏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选择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至关重要。传统回归(如MRA、SEM、PLS等)一直是研究者们的常用工具,但随着研究需求的复杂化,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逐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新兴方法。


那么,传统回归和fsQCA到底有何区别?哪种方法更适合你的研究?我们将从8个方面展开,帮助你理解这两种方法的区别,并通过具体案例来更清晰地说明。



01

 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假设



传统回归:假设自变量之间不会相互影响,强调的是每个自变量独立对因变量的作用也就是说,它假设自变量是互不干扰的,这种处理方式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简化分析的复杂性。例如,当我们想分析广告费用、产品质量和客服服务这三个因素分别对销售额的影响时,传统回归假设它们是独立的,不会互相干扰,这种假设能简化分析过程。


fsQCA:与此不同,fsQCA则假设所有自变量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它将自变量看作一个“组态”,即所有自变量组合起来,共同对因变量产生影响。这种方法尤其适合复杂的社会现象研究,因为它能够捕捉到多个因素之间的互动效应。例如,在同样的研究中,fsQCA则会考虑广告费用、产品质量和客服服务可能共同作用形成一个“组合”,而这个组合整体影响销售额。通过这种方式,它能更全面地捕捉到因素间的复杂互动。



02

  回归系数与组态分析



传统回归:强调回归系数,表示在排除其他自变量影响后,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净相关性。这种方法侧重于单一变量的独立效应,是一种线性的、标准化的分析方式。例如,当我们研究“运动频率对健康的影响”时,传统回归只关注单独的运动频率对健康的独立影响。


fsQCA:自变量没有显著性并不代表自变量的组合不显著。fsQCA关注的是多个变量组合后的整体效果,更加符合现实情况。例如,一个变量单独看可能不显著,但如果与其他变量组合后,则可能会显著影响结果。这个过程类似于我们在生活中看到的“火要燃烧起来需要空气、燃料和温度”——缺少任何一个,火都无法燃烧。因此,fsQCA会关注饮食、运动频率和睡眠质量等多种因素的组合,来分析它们共同对健康的影响。



03

 显著性 vs. 充分/必要条件



传统回归:强调单独的自变量对因变量的显著性和重要性。这意味着我们在分析时往往关注某个变量是否具有统计显著性,以决定它对因变量的影响是否具有解释力。例如,我们可能会研究“教育水平是否显著影响收入”,并通过数据来验证这个关系。


fsQCA:并不强调显著性估计,而是更关注自变量组合作为充分或必要条件的影响。通过分析条件的组合,研究者可以理解不同条件如何共同作用,以达成某种结果。这种方法更关注变量组合的整体逻辑,而不是单一变量的独立效应。例如,在研究“工作满意度”时,不只是看薪资水平,而是将薪资、公司文化、工作灵活性等因素组合在一起,分析它们是否足以让员工感到满意。



04

 对称性分析 vs. 非对称性分析



传统回归:通常为对称性分析,也就是说,如果自变量X增加会导致因变量Y增加,那么X减少则会导致Y减少。这种线性的、对称的关系模型适合于一些因果关系明确的场景。比如,如果薪资增加导致员工满意度上升,那么薪资减少也会导致满意度下降。这种对称性分析适合一些因果关系明确的情况。


fsQCA:则支持非对称性分析。自变量的增加可能导致因变量的增加,但自变量的减少却不一定导致因变量减少。这种方法允许联合、等值和非对称性分析,灵活性更强,能够处理现实中复杂且非对称的关系。比如,即使公司提供高薪水,但工作压力大时,员工满意度可能并不会提升;而即使薪资不高,但工作环境好,员工满意度依然可能很高。这种灵活性使fsQCA更适合解释复杂和非对称的关系。



05

线性关系的存在



传统回归:通常假设变量之间的关系是线性的,强调线性关系的存在并以此来构建模型。这种假设在许多情况下可以简化数据的分析过程,但也限制了模型对复杂现实的解释能力。比如“上课时间越长,学生成绩越高”,它假设两者成比例。


fsQCA:并不依赖线性关系。它可以处理线性和非线性的变量关系,使得研究者在分析时不再受制于线性假设的限制。这种灵活性使得fsQCA适合多样化的社会现象研究。比如,有时候上课时间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学生成绩反而下降,因为长时间学习可能会导致疲劳。fsQCA允许这种非线性的解释,适应性更强。



06

 共线性问题



传统回归自变量之间的共线性可能会导致估计偏误。如果多个自变量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回归模型的结果可能不准确。例如,当分析“运动频率”和“体重控制”对健康的影响时,这两个自变量之间高度相关,可能影响结果的解读。


fsQCA不存在共线性的问题。在fsQCA中,自变量之间的高度相关性并不会导致分析偏误,因为它关注的是变量组合的整体效果,而不是单独变量的显著性。因此,研究者不必担心多变量之间的共线性影响。




07

样本量要求



传统回归样本量越大,估计值越精准,结果越具有代表性。传统的统计分析通常需要较大的样本来确保模型的稳健性和结果的可靠性。例如,分析“国家GDP和幸福指数的关系”可能需要收集几十个国家的数据。


fsQCA:最早发展于小样本的研究环境,即便只有十几个样本,fsQCA也可以进行分析。随着方法的发展,现在fsQCA已可以处理中型和大型样本,应用范围更加广泛。这种灵活性使得它在数据收集困难或样本量有限的研究中尤为适用。例如,一个小企业只有10个员工,想分析员工满意度和工作条件之间的关系,用fsQCA也可以得到有意义的结果。



08

研究假设 vs. 命题



传统回归以假设为基础,研究者通常假设某个自变量对因变量有正向或负向显著影响,然后通过数据验证这个假设。比如假设“性格外向的人在社交平台上更活跃”,然后用数据验证这个假设。


fsQCA:并不以假设为出发点,而是以命题作为逻辑推演的基础。命题是逻辑和理论的描述,是假设的前置。fsQCA通过验证逻辑组合的影响来说明因变量的变化,使研究者可以探索多种因素组合对结果的可能影响。例如,fsQCA会探索哪些因素组合(如性格、使用频率、朋友数量)会影响人们在社交平台上的活跃度,而不必一开始就假设某一个因素一定有影响。



教育学模型计划行为理论(TPB) │ 技术接受模型(TAM) │ 整合技术接受模型(UTAUT) │ 期望确认理论(ECT) │ 创新扩散理论(DI) │ 理性行为理论(TRA) │ 享乐动机系统接受模型(HMSAM) │ 印象管理理论(TIM)│ 服务质量 │ 任务科技配适(TTF)保护动机理论(PMT)过程虚拟化理论(PVT)信息系统成功(D&M-IS success)


社会学模型计划行为理论(TPB) │ 技术接受模型(TAM) │ 整合技术接受模型(UTAUT) │ 期望确认理论(ECT) │ 创新扩散理论(DI) │ 理性行为理论(TRA) │ 享乐动机系统接受模型(HMSAM) │ 印象管理理论(TIM)│ 服务质量 │ 任务科技配适(TTF)过程虚拟化理论(PVT)信息系统成功(D&M-IS success)


管理学模型计划行为理论(TPB) │ 技术接受模型(TAM) │ 整合技术接受模型(UTAUT) │ 期望确认理论(ECT) │ 创新扩散理论(DI) │ 理性行为理论(TRA) │ 享乐动机系统接受模型(HMSAM) │ 印象管理理论(TIM) 服务质量 │ 任务科技配适(TTF)保护动机理论(PMT)多动机信息系统连续模型(MISC)过程虚拟化理论(PVT)信息系统成功(D&M-IS success)


量表推荐社交焦虑 │ 健康调查 │ 新环境关心NEP │ AIO(活动、兴趣、意见) │ 总体幸福感 │ 科技准备度 │ 抑郁、焦虑和压力 │ 状态焦虑 │ 抑郁 │ 社交回避及苦恼 │ 自我效能 │ 领导行为描述 │ 多因素领导 │ 变革型领导 │ 交易型领导 │ 心理幸福感 │ 主观幸福感 │ 服务质量 │ 学习动机 │ 学习风格 │ 组织公民行为 │ 成就目标 │ 工作投入 │ 社会资本 印象管理  心理技能  学校归属感  艺术自我感知  旅游体验  心理授权 生活满意度 品牌形象 课程体验 离职倾向 付出-回报(回馈) 沉默行为  工作不安全感  组织文化  组织目标模糊  内隐追随│ 组织公平  自我控制  无法忍受不确定性  焦虑自评 抑郁自评 宾州担忧 丨创伤后成长组织文化认同感知学校气氛心理素质工作繁荣一般拖延 丨事件影响父母低头行为偶像崇拜 教学质量评价 丨积极情感/消极情感量表 丨心理弹性量表 丨简式自我控制量表 丨冲动性量表 丨自我关怀量表 丨 自我关怀量表简版 丨整体品牌资产量表 丨品牌认同量表 丨品牌依恋量表 丨品牌价值量表 丨员工建言行为量表 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 丨创新绩效量表丨创意自我效能量表学习适应量表

张伟豪量化学院
由统计学亚洲一哥张伟豪携两岸量化大V创办,为量化爱好者、恐惧者、困难者打造最高效、实用、智能的量化学习第一站及最后一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