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组织人事报》每日评论合集(2024.11.11)

2024-11-11 10:26   内蒙古  

这是我的第1883篇学习笔记

★来源:2024年11月11日《中国组织人事报》全部8篇评论+理论文章

01   改革要奔着问题去

作者:徐玮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担负着推进改革的重要职责。要增强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以攻坚克难、迎难而上的政治勇气,直面矛盾问题不回避,铲除顽瘴痼疾不含糊,应对风险挑战不退缩,奋力打开改革发展新天地。广大干部要坚持问题导向,迎着堵点上、盯着难点改、围着重点抓,坚持有什么问题就改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着力解决什么问题,让改革味浓、成色足,针对性更强。

奔着问题去,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广大党员干部要践行“四下基层”工作法,走出办公室、走进群众家,特别要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紧盯就业、教育、医疗、托育、养老、住房等群众最关心的“关键事”,搞清楚“改什么”、弄明白“为什么改”、知道该“怎么改”,增强改革针对性、实效性。要坚持开门纳谏,带着“问号”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既听“顺耳话”,也听“逆耳言”,重点把群众反映强烈、诉求比较集中的问题收集起来,变“问题清单”为“实施清单”。

奔着问题去,找准破题解难“方法论”。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须注意“分寸”,掌握“火候”。广大党员干部要牵住“牛鼻子”,处理好破与立、缓与急、远与近的关系,既重点突破又统筹推进,做到有的放矢、精准发力。对于群众反映集中、呼声很高,涉及切身利益的急难愁盼问题,要发扬“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敢于打“攻坚战”、啃“硬骨头”,将一件件改革难事办好,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对于需要久久为功的改革事项,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按照时间节点排出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以量变换质变,从而推动改革行稳致远。

奔着问题去,争当狠抓落实“排头兵”。广大党员干部要持之以恒真抓实干,发扬钉钉子精神,做到一锤接着一锤敲、一茬接着一茬干。改革落实成效好不好,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要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以群众满意度为“标尺”,对群众“叫好”、较为成熟的改革成果,要建章立制、积极推广;对群众满意度低、成效不明显的,要抓紧研判、对症下药、优化整改,切实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

02   让专家智慧点亮基层

作者:李勇考

专家是人才队伍的中坚力量。近年来,各地紧扣服务高质量发展主线,持续创新专家服务基层工作机制。专家服务团通过专家咨询、技术指导、联合攻关、成果转化、巡回义诊等方式,破解了一批关键技术瓶颈、培养了一批基层急需紧缺人才、开展了一批公益性服务活动,为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但随着基层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日趋多元,专家服务基层工作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有的地方需求对接不够精准、专家统筹不够有力等问题,基层获得感不足。让专家服务有力有效,要在精准对接基层需求、优化服务机制、健全评估体系等方面持续发力。

根据基层需求选准专家,提供“订单式”“点餐式”服务。专家的选派和匹配关系到基层单位发展中的“沉疴宿疾”能不能药到病除,“卡脖子”难点堵点能不能拔丁抽楔,需要做到精准匹配、有效对接。重庆等地建立“订单式”揭榜挂帅机制,“自下而上”提需求、“自上而下”配需求,将与基层需求最契合的专家送到“家门口”,有力解决需求对接不精准、服务针对性不强、专家资源浪费等问题。选派专家,要聚焦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基层高质量发展,深入调研,摸清地方产业发展水平及面临问题、专家需求等,把需求意愿强、地方特色突出的项目筛选出来,确保服务内容符合基层所需、群众所盼。在列出需求“清单”基础上,筛选技术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服务意愿强烈的专家,以及特色产业发展急需、基层较为稀缺的专家,推动专家资源与基层需求“双向奔赴”。

搭建信息平台,强化协同联动。重庆等地打造专家吸纳“3条路线”,打通壁垒集聚专家资源,为地方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针对一些地方和单位更多依靠本地专家资源开展活动,跨地区、跨系统、跨层级统筹链接专家资源的渠道有限等情况,要围绕乡村振兴、重点产业发展、项目建设需要,构建专家服务基层工作信息平台,建立专家信息库、基层需求库、科技成果转化库等数据库,为专家开展服务活动提供载体支撑,打通协同联动“最后一公里”。

健全评估体系,注重结果运用。重庆等地通过建立“3张清单”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强化过程管理,提升了专家团服务质效。要完善评估指标体系,适时开展对专家服务的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估,推动专家服务团从“服务输出”向“成果产出”转变。建立奖惩制度和退出机制,做好服务后半篇文章,激发专家服务基层积极性主动性,让更多专家把论文写在一线。

03   网格“数智”提升群众满意度

作者:郑海

在当前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积极提升智慧治理水平,是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推进基层治理提效的重要路径。辽宁省东港市探索打造智慧党建平台,有效提高社区精细化治理水平,为各地提供了新启发。

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社区治理方能更高效。应当坚持“因时而进”,整合党建、综治、民政等各类网格功能,搭建智慧党建平台,不断强化各部门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高效联动,打破“信息壁垒”,促进数据共享、科学决策。建设“一体化”数字信息综合指挥中心,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实现“只进一扇门、办理所有事”。

数字化并非“空中楼阁”,线上线下相结合,实现问题落地解决才是硬道理。积极探索“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治理模式,建立“群众报单—网格员派单—部门接单—结果反馈”的全流程,确定责任主体,明确办理时限,实现任务线上分解、线下办结,确保居民问题闭环处理,激发社区治理新活力。同时加强对党员群众的培训和引导,开展数字素养培训,帮助更好掌握数字技能,形成整体合力。

治理模式的创新,不能搭“花架子”、搞“表面工程”,群众满不满意是最终“落脚点”。与群众建立紧密的沟通、交流与合作关系,通过大数据精准掌握群众衣食住行、就业、医疗等需求,以网格为单位制定个性化服务清单,项目化开展民生服务。注重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通过线上线下组织各类活动、搭建沟通平台等方式,引导居民群众敞开说事、商量办事、大胆评事,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实行岗位职责、居民满意度“双评价”,定期开展工作评估、问题反馈、考核激励,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质效。

04   “三个赋能”培育新质生产力

作者:翁斌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着眼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大理州结合自身发展实际,积极探索以文化、科技和人才赋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方法路径。

坚持文化赋能,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厚植创新沃土。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不仅仅是一个经济过程、技术过程,更是一个文化重塑的过程,要促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释放“文化+”赋能效应,催化培育以文化为内核的新质生产力。挖掘内涵,推动价值转化。坚持人文内涵,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依托,推进生产力与社会发展、文化需求协调融合。大理历史文化底蕴丰厚,针对文化资源挖掘深度广度不够、同质化突出、活化利用率低等问题,要按照精品化、差异化、特色化思路,加强对人文内涵、人文情怀、人文精神的淬炼,构建系统的优秀传统文化体系,使文化遗产从无形资产变成有形资源,不仅“活起来”,而且“火起来”,成为最时尚的“文化符号”。智能发展,释放创新效能。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兴起,数据、算力、人工智能等新型生产要素引领文化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化方向发展。要创新文化产品生产、消费模式,培育壮大数字文化产业,推动形成一批以数字技术、信息、产品和服务为核心的文化产业新业态,推动体育、文化、旅游、康养等业态深度融合,锻造文化新质生产力。

坚持科技赋能,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源头活水。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激励机制,构建高效协同的技术创新体系,为新质生产力提供“创新内核”。“定向研发”开展技术攻关。组织新型研发机构、创新联合体等开展核心技术攻关,突破“卡脖子”技术和原创性、颠覆性科技成果,构建高水平技术供给体系。针对科创人才存量不足、创新效能不高、新质生产力策源力不强的短板,强化与“大院大所大企大校”战略合作,围绕洱海保护治理、文旅康养等重点产业中的创新驱动需求,引入知名高校科研团队和专业力量,全面提升科学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产业支撑能力。海菜花贮藏保鲜、“控卡”白芸豆免煮米饭等系列创新技术和产品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丰源甄选”“叶上花”等绿色商标让产品变成商品,走出大理、走向世界。“集群示范”推动成果转化。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集智聚势、多方发力。联动高校、企业、科研院所,建立教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联合体,培育发展新型研发机构,引导院士专家工作站、企业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转型升级,融入推动技术研发、检验检测、中试验证、产业熟化全链条建设,构建形成人才互动、平台共建、资源共享、成果共用的科技成果转化新格局。全面推广“科技小院”模式,建立5家新型研发机构、5家国家级野外站和省级重点实验室,统筹布局58家院士专家工作站,构建形成“5+5+N”科创基地集群。聚焦科技成果转化,邀请知名高校共建“双招双引”示范基地,打造校地合作典范,加大科研成果推广,破解技术研究、试验开发、产品生产、产业发展瓶颈。“产才融合”释放创新价值。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新质生产力是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改革力量。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才能实现产业体系转型升级。针对产业结构不优、科技结合不紧等问题,重塑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围绕产业链构建人才链、布局创新链、完善资金链,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和园区。完善产才融合政策体系,探索“产业集群+人才支撑+科技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发展模式,全过程创新人才与产业链发展的融合生态,让创新链产业链实现良性循环。

坚持人才赋能,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基础支撑。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发展新质生产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必须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要统筹抓好人才“选育管用”,充分发挥用人单位主体作用,为人才减负松绑,强化区域流动,提供服务保障,营造鼓励创新、百花齐放的良好氛围。引育并举,集聚科技创新人才。强化顶层设计,借鉴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做法,完善党管人才制度机制,搭建吸引集聚人才平台,加快形成人才引领发展战略支点和雁阵格局。聚焦科技人才需求目录,着力培养引进急需紧缺的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研究型、技能型人才,建强创新人才队伍。放权松绑,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加强科技体制改革和政策统筹,推进管理和制度创新,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创新科研机构管理模式和领导体制,探索灵活的引才用人机制,增强科研机构自主管理权,在技术路线决定、经费支配、职称评聘方面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权限,突出以创新价值、能力、质效为核心的评价导向,探索利润分享型、股权授予型等分配方式,是解决科研成果与市场应用“两张皮”现象的成功经验。大理州出台新型研发机构引进和培育管理办法,明确准入条件、保障支持、退出机制等制度,将科研机构事业单位类型调整为公益二类,鼓励走市场化路子,增强“造血功能”。推行“教产学研用”联合创新模式,将新型研发机构委托高校进行运营管理,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构建“平台+人才+项目+产业”运行机制,实现人才集聚与研发创新的优势叠加。优化服务,营造近悦远来环境。新质生产力对人才的结构、效能和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人才服务呈现出机制市场化、流程周期化、平台数字化、对象多元化的特点,既要强化硬件投入,不断健全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为科技人才提供宜居宜业的一流条件;也要提升软件水平,提供开放包容的创业环境,让科技人才甘坐“冷板凳”、勇闯“无人区”、善打攻坚战,加速形成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圈,打造辐射南亚东南亚的云南一流人才中心和区域创新高地。

(作者系云南省大理州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05   锻造锐意改革精兵强将

作者:梁蕊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健全常态化培训特别是基本培训机制,强化专业训练和实践锻炼,全面提高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好干部是选拔出来的,也是培育和管理出来的。干部培训工作要着眼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把思想教育培训、全周期政治训练、履职能力提升纳入基本培训,全力锻造锐意改革的精兵强将。

以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行动上才能自觉。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主题主线,用好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活动载体,将读原著、学原文与悟原理、解难题联系起来,营造系统学、日常学、及时学的浓厚氛围;组建专题授课团,打造系列“红课堂”精品课程,作为干部教育培训必修课;结合干部培训计划,探索问政实景教学、研讨式教学等多种形式,从基层实践问题出发,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找思路、找举措、找答案,将党的创新理论深化为干部政治认同、内化为理想信念、转化为行动自觉。

以全周期政治训练提高定力。选拔培养党政干部,必须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抓牢新入职干部政治训练,组织初任干部党性巡礼,为年轻干部定准思想“坐标”;实行导师帮带,以一对一指导代替“大水漫灌”说教,帮助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实施“一把手”政治能力提升计划,以“我来学”“我来讲”“我来评”的方式,常态化开展“一把手”领学、“一把手”上讲台、“书记谈”等活动,引导“一把手”将学习政治理论、展现政治担当、检视政治立场融入日常。

以全覆盖履职能力提升赋能改革。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履职能力培训,为干部提供“干而论道”的平台、储蓄“起而行之”的动能。坚持问题导向,补齐创新能力短板。聚焦部分干部思维固化、改革创新意识不强、现代知识储备匮乏问题,开展现代经济知识培训,补齐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知识短板;聚焦听不进、听不懂群众声音的问题,开展群众工作培训,提升底线工作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聚焦不会干、干不好问题,开展优解方法培训,讲授“解剖麻雀”、打破僵局的方法论。坚持分层分类,拉长专业能力长板。启动干部专业化赋能行动,分领域组织干部开展专业能力提升培训,不断提升干部队伍专业化素养。坚持学用结合,增强实战本领。分批次组织优秀年轻干部、班子成员开展一线体悟实训,优先安排到重点工作一线实践锻炼,到合肥、苏州等新改革先行先试地区挂职锻炼。实施年轻干部“砺石计划”,组织开展实境训练、列席重点会议、参加重大活动,助力年轻干部走上成长“快车道”。

以系统化培训格局提升质效。高质量教育培训干部,离不开完善的教育培训体系支撑。实施“借智”工程。充分利用“名师送教”师资库,对接优秀高校资源,提升师资品质。打造精品课程库。设计党性教育类、公务素养类、履职能力类等板块课程,根据培训需求“模块式”搭配课程菜单。开发立体式培训平台。实施市县乡三级党校“牵手行动”,推动基层党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挑选热门选题,整合优势课程,开发线上课程,打造干部教育培训“指尖上”的平台。系统梳理示范典型,打造实训基地,充分利用本土红色资源、廉政教育资源等开展党性培训,赓续红色血脉,激发为民情怀。

(作者系山东省临邑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06   激励干部敢为善为

作者:杨艳虹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鲜明树立选人用人导向,大力选拔政治过硬、敢于担当、锐意改革、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干部,着力解决干部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问题。干部是推动改革发展的中坚力量。要坚持目标导向、创新工作举措、健全制度机制,激发干部敢为善为的内生动力,推动改革举措落地见效。

突出凝心铸魂,增强干部“能为”本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提升理论素养、增长工作本领的思想宝库。要强化理论武装,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建立经常性和集中性相结合的教育机制,抓好“万名党员进党校”“乐学大讲堂”等培训,提升干部运用创新理论推动发展能力。强化专业培训。大力实施干部专业能力精进赋能计划,分期分批组织党政干部参加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等专题培训,不断提高干部专业化能力。强化实践锻炼。有计划地把干部放到改革发展稳定第一线、艰苦复杂环境、关键吃劲岗位历练,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参与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引导干部在实践中练就担当作为的真本领、硬功夫。

树立鲜明导向,营造干部“想为”氛围。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能蔚然成风。面向一线选干部。严格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坚持凭能力用干部、以实绩论英雄,统筹用好职务职级资源,大力选拔政治过硬、实绩突出的干部,持续评选新时代担当作为好干部,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严格程序正风气。落实干部调整预审制度,严格按照职数设置配备干部,实行实名制推荐制度和干部资格审查联审联签责任制,确保干部选拔任用程序科学、规范,杜绝“带病提拔”“带病上岗”。能上能下激干劲。落实推动干部能上能下规定,聚焦政治表现、年度综合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担当作为、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等方面,细化具体情形,对不作为慢作为、不适合继续担任现职的干部,及时进行组织调整,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局面。

注重考准察实,激发干部“善为”活力。知人才能善任,善任才能激励善为。健全干部考察机制。建立基层一线考察识别干部机制,推行组工干部基层联系点制度,聘请各单位分管组织人事工作的同志担任绩效实录员,每季度开展“四重一线”绩效实录,形成动态纪实档案,并分层分类建立专业化干部、优秀年轻干部数据库,为精准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提供数据支撑。优化考核指标体系。坚持考人与考事相结合,完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办法,科学制定年度考核、日常考核、专项考核方案,优化指标设置,实行分类考核,避免“一锅煮”“一刀切”,全面、客观、真实反映干部工作成效。抓实考评结果运用。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将考评结果与干部选拔任用、职级晋升、评先评优等挂钩,真正让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不一样。

坚持严管厚爱,强化干部“敢为”保障。组织敢于担当,干部才有底气。完善监督体系。突出加强政治监督和对“一把手”的日常监督,综合运用巡察审计、联席会议、提醒函询等手段,选聘干部监督信息员,定期收集不担当不作为问题线索,做到管好关键人、管到关键处、管住关键事、管在关键时,织密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网络。加强关心关爱。深入开展“真话·真情·真知”谈心谈话活动,做到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必谈、受到组织处理或党纪政务处分必谈、发生家庭变故必谈和到龄退休必谈,有特殊情况的及时跟进谈,时刻关注干部思想动态,帮助解决疑难问题。注重正向激励。制定激励干部干事创业若干措施,明确激励情形和方式,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细化容错范围、标准、程序、方式及结果运用等,建立素能提升、澄清保护、回访联系机制,及时为受到不实举报的干部澄清正名,营造干部为事业担当、组织为干部担当的良好氛围。

(作者系河南省南乐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07   给干部身边放上“一盆水”

作者:褚乃鑫

监,临下也。在《说文解字》中,监字的古形是一个人跪坐于水盆之侧低头观水的形象,本意是以水为镜照视自己,也有自上视下之意。

从“监”字的古老意象出发,思考做好新时代干部监督工作,就是既要做好对自己的监督,还要突出自上而下的从严约束,推动从制度执行监督向用人质量监督的转化,实现从程序监督向责任监督的深化,把从严监督贯穿领导干部从业全周期,使自我监督、从严约束的举措不断往深里做、往实里走。

加强选人用人监督既是干部监督的起点,也是重点,要使选出来的人好,选人的人更要做好自我监督。要在推动从程序监督向责任监督深化上下功夫,在用人主体上更加突出党委(党组)书记、组织部部长的责任,重点监督领导责任是否到位,是否存在突击提拔干部、“一把手”个人说了算等问题。要完善全过程监督和责任追溯机制,从根本上防止说情打招呼、违规插手干预人事,紧盯选人用人的质量,紧扣选出来的干部队伍个体强不强、整体优不优、风气好不好、责任履行到不到位,推动从制度执行监督向用人质量监督深化。

好干部是选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从严监督要从“治未病”抓起,及时发现干部身上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这既是干部监督的难点,也是创新点。有些干部长期在领导岗位,习惯于高高在上,单位同事的批评、下级部门的建议都听不进去,但干部监督部门同志提出的意见,他还是很在意的。要充分发挥预防监督、综合监督的效能,着力建立起“数据共享”的大监督格局。打通日常考察、专项考核、无任用调研和个人事项报告的信息壁垒,在组织部门内部形成监督闭环。建立横向贯通、纵向联动、内部协同、上下一体的监督机制,发挥出上下级的组织部门联动,公安、审计、纪检监察和组织部门“大集团作战”的协同效果。

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其言行举动会对群众产生很大影响。做好新时代干部监督工作,就如同在领导干部的身边放上“一盆水”,“这盆水”是一面镜子,提醒领导干部事事都要做好自我监督,时刻审视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党纪国法。“这盆水”也是一种象征,在面对各种诱惑和挑战时,小心呵护“这盆水”不被打翻,警示领导干部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要坚守原则底线,不被私利所左右,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审慎地权衡利弊,确保所做之事有利于人民、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作者系辽宁省营口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08   “轻车”“壮马”增动能

作者:张秀玲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持续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作出部署,明确提出要健全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当前,基层治理面临的问题集中体现为基层负担过重,存在资源、能力与任务不匹配的“小马拉大车”难题。破解这一难题,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重要指示精神,聚焦“轻车”“壮马”“聚力”精准发力,着力育“小马”为“良驹”,改“大车”为“轻车”,不断推动基层治理减负、赋能、增效、提质。

厘清“权”与“责”,在“轻车”上出实招。统一应尽之责、应赋之权,需要划清“权”的边界、明晰“责”的范围、体现“硬”的约束,设定务实合理的单子,分配能够承受的担子,才能把应减之负减下去、把应尽之责扛起来,切实做到为“车”减负、为基层干部卸包袱。要理清权责事项。按照“立足法定、因地制宜”原则,突出抓好乡镇(街道)履职事项编制工作,特别是在编制配合事项清单上要狠下功夫,对具体工作、责任划分、执行刚性等逐一明确,做到清单之外无事项、列明之外无责任。要精简基层事务。按照“源头减起、应减尽减”原则,规范村(社区)的权责事项,建立村(社区)工作事务指导目录和准入制度,大力精简台账、报表,进一步清理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签订责任状、出具证明事项等,让基层有更多时间和精力直接服务群众。要持续纠治文山会海、督查检查调研扎堆、工作过度留痕、文件“红头变白头”“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等问题,让基层有人干事、有精力干事。

统筹“能”与“事”,在“壮马”上务实功。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突出大抓基层鲜明导向,扎实做好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的工作,坚持“物料”下放、“财料”下倾、“源料”下沉,让基层具备干事之能,才能办好应做之事,形成“一马当先”带动“万马奔腾”的生动局面。要统筹调配编制。按照“减上补下、壮马强基”总体思路,在“补”上做文章,不断增强基层工作力量;在“调”上下功夫,调整优化基层编制资源配置;在“用”上见实效,实现编制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要优化机构设置。设立乡镇党建办,统筹人员配置,指导乡镇完成岗位目录调整;推行“岗位尽责、码上服务”,方便群众“办事找岗、按需索引”,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群众满意度。要扩大管理权限。全面开展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运行法律体检、实务培训,推动派驻执法人员任免建议权、人员考核权、指挥工作权、年度考核等次确定权、年终考核绩效核定权、乡镇补贴否决权等权力下放,确保乡街喊得动人、推得动事。要注重能力提升。组织开展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骨干、党政正职、乡科级副职干部、农村(社区)“领头雁”、社区工作者等开展专题培训,深化校地合作,设立基层治理实习实训基地,持续加强基层治理人才教育培养。

把准“治”与“效”,在“聚力”上求实效。基层治理是一项基础性、系统性、长期性工作,既需要久久为功、常抓不懈,更需要多方发力、共同参与。只有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参与基层治理,广泛汇聚工作合力,才能以多方共“治”持续提升基层治理之“效”,让“马拉得动车、拉得好车”。要优化网格治理。坚持党建引领,延伸社区四级、农村三级组织体系,把党组织建在网格上、党员嵌入微网格中;因地制宜优化“城市社区、农村、城乡结合部”三类网格,优化“全科、专业、志愿”三类网格队伍,优化“经费保障、考核监督、联席会议”三项机制,赋予乡街用人自主权、经费支配权、考核主动权,村社综合协调权、具体指挥权、提出建议权,网格理事权、吹哨权、评议权等九项权力,推动实现多格合一。要深化共建共享。全面推行兼职委员制,选任能人、达人、贤人担任街道、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做实“三个清单”,问需居民形成需求清单,发挥优势形成资源清单,两相匹配促成项目清单,形成优势资源共享、特色活动共办、难点问题共解的联建联动格局。要引导多元治理。推行居民小区说、议、办、评、晒“五步议事法”,推动“两企三新”党员到党群服务中心报到备案,引导其深入参与基层治理,构建起更加有力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作者系山西省古交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理论强党
✅国考政治理论︱领导人讲话、重大会议学习笔记︱人民日报每日金句文摘摘抄︱人民日报评论︱每日新闻联播文字版︱求是杂志学习笔记︱学习时报学习笔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