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安吉站|调研纪实
郎村村
2024年7月21日上午,同济大学乡村振兴博士团浙江安吉实践支队到达调研的第一站——郎村村,开展了以“共话郎村发展”为主题的乡村研习座谈会,对郎村村的实际情况、发展特色、未来需求进行初步了解。
作为畲村传统村落,郎村村历史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然而也面临着项目延续性较差、项目产品支撑匮乏等问题。因漂流等旅游项目季节性特征显著,游客量波动较大,留客度不足,亟待进一步的建设发展规划与文创产品的研发设计。
村干部游叶蕾向实践支队介绍了村庄当前的业态情况,并提出对待开发项目的设想,以及完善村庄文旅产业的愿景。实践支队成员们积极发言,进一步询问郎村人口构成、游客食宿等方面的实际细节,并分享了他们对乡村发展痛点的看法和建议,以便开展后续的合作交流。
实践支队在村干部带领下进行实地考察
随后,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实践支队对郎村村的传统古建筑、地标性建筑和非遗文化博物馆进行了实地考察,途经了以畲族始祖命名的盘瓠公园,驻足于鲤鱼泳潜的太平塘,感受着畲村文化熏陶下的浓郁氛围。
考察盘瓠公园
考察太平塘
畲族艺术馆中一幅幅地貌制图、一件件珍贵实物,都带有深远的文化烙印,每一个情景再现都是畲民生活片段的真实还原。通过村干部讲解与实地参观,实践支队对郎村畲民人口分布、体育竞技、工艺美术、非遗工艺、宗祠族规等有了更直观深入的了解。
考察畲族艺术馆
另外,实践支队参观了安吉县民间艺术博物馆,馆内设有“百姓百艺,千户千技”和非遗文化研学室等模块,让历史记忆与传统技艺交织一处,诠释着黄浦江源的独特魅力。“根扎田野里,花开生活中”,独特的山水风貌与畲脉文化是郎村村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石。
考察安吉县民间艺术博物馆
我们期待在未来的发展中,同济大学乡村振兴研习社能够与郎村村通力合作,助力落实让非遗传承“活”起来的目标,发挥非遗文化优势,又以畲族文化纽带链接经济发展,赋能乡村振兴。在下一步工作中,实践支队也将深入研究畲韵传承相关的文创产品设计,为郎村村的持续性发展添砖加瓦。
长潭村
随后,同济大学乡村振兴博士团浙江安吉实践支队到达第二站——长潭村村委会,与长潭村干部对接后,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对村庄进行了初步的参观,了解了长潭村的农文旅发展现状。
村干部介绍长潭村发展情况
实践支队从长潭村村委会出发,首先参观了村内的户外运动装备补给站——龙王山限定体验空间,了解村庄基于自身环境优势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户外运动旅游业态。
参观长潭村户外用品体验店
随后,实践支队来到龙王山整村搬迁后的村民住宅,聆听村干部介绍村庄的旅游资源与旅游项目——龙王山漂流项目及优秀的山水景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游憩。实践支队一边了解长潭村的基本现状,一边沿着黄浦江源第一村水边步道进行游览,此地风景优美,有游客于水中嬉戏,一旁的桥上写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彰显着长潭村的发展理念。
实践支队沿着黄浦江源步道游览
最后,村干部讲述了长潭村九龙潭的历史故事与村庄目前的发展规划,实践支队了解到长潭村除了龙王山漂流外,还存在十分具备发展潜力的徒步线路等其他项目。长潭村以龙王山漂流项目为特色,吸引大量游客的同时还在积极利用其自然景观优势推动徒步、溯溪、露营等户外活动项目的发展,并对村庄内停车场、道路、景观及民宿、农家乐等基础和服务设施不断优化,成为了章村镇乡村振兴的一张出彩名片。
聆听村干部讲述长潭村历史故事
实践支队与村干部合照
通过此次初步调研,实践支队对长潭村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一定的了解,为后续的调研与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尚梅村
简单的午餐过后进入下午的走访调研环节,实践支队到达了调研的第三站——尚梅村村民委员会,通过与村干部和镇政府工作人员的访谈,实践支队对尚梅村的基本情况、村落规划现状、发展需求进行了初步了解。
实践支队与尚梅村村干部开展座谈会
尚梅村拥有着独特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景观资源,然而因交通不便,受杭垓镇辐射影响较小,面临着依赖旅游经济、业态相对单一等问题,阙待进一步发展规划。村干部向实践支队介绍了村庄当前的业态情况及待开发项目设想,并提出对完善村庄整体规划,以推动村庄发展的愿景。
实践支队在村干部带领下进行实地考察
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实践支队对尚梅村的几个有待开发的点位进行了实地考察。村庄周围青山翠竹连绵,植被丰茂,溪水潺潺,清澈见底,为整个村庄增添了几分灵动与生机。
实践支队考察山顶露营基地
实践支队走过山石兀立的峰顶和崎岖陡峭的涯壁,探访隐于山间的昔日古道,也走过山间的新建水厂,寻觅淳朴气息仍存的夯土农舍,感叹于尚梅村层峦叠翠的自然风光同时,对罗竹坞攀岩和露营基地、老村委旅游服务区改造、汤坑坞徒步古道路线等重点项目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考察攀岩悬崖
考察水厂
考察徒步古道
小队考察山间农舍
绮丽的自然景观与独特的生态环境是尚梅村独特的名片,也是乡村振兴坚实的基点。在前期调研与研究的基础上,实践支队将精准施策,基于产业融合、生态宜居与文化传承开展村庄规划与设计工作,推动尚梅村未来发展的蓝图。我们期待在乡村振兴博士团实践支队和当地政府、村民们共同的努力下,尚梅村成为一个更加宜居宜游的美丽村庄。
吴村村
离开尚梅村后,浙江安吉实践支队来到最后一站——梅溪镇吴村村展开实地调研。走在吴村村中,黄浦江源头之一西苕溪的溪涧微风为奔波一天的实践支队送来了阵阵清凉。
黄浦江源头之一的西苕溪
此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吴村现状及需求,为当地发展提供建议和支持。在座谈会上,吴村村支部书记陈书记详细介绍了吴村近年来的基本情况、发展历程和未来规划。
实践支队了解到吴村目前没有进行过度开发,生态保护较好,目前有省生态保护项目—华东原生态森林和溪流栖息地项目修复工程。村干部表示吴村虽然发展起步较晚,但是这也正好给足了时间更好得挖掘历史和规划未来。陈书记强调,未来的建设重点在中心村,希望越来越多的本地人可以返乡创业,资本下沉,在吴村的规划设计中体现持续的生产力。
实践支队与吴村干部开展座谈会
随后,村干部带领实践支队深入村庄进行实地调研,参观了当地的文化遗址及乡村企业。通过与村民、村干部及当地村民的深入交流,实践支队成员们对吴村的自然资源、文化遗产、产业发展等方面有了全面的认识。
吴村长丰桥及桥梁博物馆(左图为村干部提供)
长丰桥,始建于明朝,于1789年进行修建,由于在古代这条路是交通要道,所以在旁边修建了一座将军庙,寓意着把“瘟疫”挡在外面。“最忆长丰桥,记忆在吴村”,长丰桥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也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实践支队走在这样一座充满历史感的桥上,回到那个工匠们精心雕琢每一砖一瓦的时代,感受古人智慧和劳动的结晶。
调研“石片房”建筑
石片房是一种以石片为主要建筑材料构建的房屋,是吴村的特色历史建筑。这些石片是天然分裂的,后期也可以进行人工切割。目前石片已经被禁止开采,现存房屋较少。石片房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展现出朴素而特色的乡村风情。
“石片房”建筑
希望通过这次调研,能为吴村特色底蕴的发掘与培育有所助益,并进一步加深高校与地方的合作。调研结束后,同济大学乡村振兴博士团实践支队也将继续关注和支持吴村的历史遗产保护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进程。
· 乡村共创 青春同行 ·
文案组 | 同济大学乡村振兴博士团·浙江安吉支队:王伊宁(朗村村)、 李浩宜(长潭村)、承然(尚梅村)、郑楚千(吴村村)
后期组 | 罗展仪
审核组 | 陈晨 霍逸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