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语
在存量规划时代的语境下,规划设计实践更需要建立与公众日常生活空间的直接连接,促进政府、社会组织、公众等主体的互动协同。在此背景下,为了让青龙港片区的规划设计方案更加“接地气”“有人气”,同济大学乡村振兴博士团海门实践支队成立了海门青龙港共创工作坊(联盟),希望通过“共创工作坊”这一创新性的工作方法,可以有效整理汇总各方主体(尤其是社区基层)的诉求信息。
共创工作坊的举办在当地引起了热烈反响,也赢得了属地部门的高度好评。那么,工作坊活动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期间,同济大学乡村振兴博士团的年轻人们做都在忙些什么,又碰撞出了哪些灵感的火花?接下来,我们将为您讲述青龙港共创工作坊背后的有趣故事。
社会治理专篇——共创青龙港
一
我们是一群有想法的人
共创团队
海门青龙港乡村共创工作坊,由同济大学乡村振兴博士团队与海门三厂相关在地政府,海润集团与农文旅等在地社区合作,共同实验推进。
二
我们进行了预热“摸底”
走访调研
为深入了解青龙港码头,团队成员走访了镇西村、三厂镇、青龙港1806工业园区等地,进行实地调研;同时,对当地居民进行相关采访,深入实地深刻了解。
前期调研照片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人物访谈
家住镇西村的71岁盛大爷
居民建议:
1.支持搬迁,但希望就近安置,要处理好没有医保的居民;
2.建议青龙港能多一些吃饭娱乐的地方;
3.希望能发展青龙港1806工业园区从而带动附近村民收入;
4.希望政府能积极引导,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打造一个吃住行游娱购全面发展的青龙港。
青龙港拆迁居民黄大爷
居民建议:
1.对青龙港周边工厂搬迁,许多人就业困难而担忧,希望可以与青龙港共同再发展、再就业;
2.建议借助“青龙港”的称号而无中生有 ,打造有关“青龙”元素的相关设施;
3.希望村民名下土地能得到合理管理加以出租,从而使土地得到充分利用;
4.希望青龙港及周边环境加以治理,仍然有部分化工异味。
三
共创需要您的关注支持
工作坊筹建
为了筹建工作坊,我们通过发布公众号推文面向社会进行招募。此次招募吸引了一批在地村民代表,企业负责人和外来游客,大家集思广益,纷纷对青龙港未来发展提出创想建议,共绘青龙港蓝图。
工作坊招募海报
工作坊提案卡
工作坊标识
现场提案板
共创人物关系梳理
现场合照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四
让您的想法“跃然纸上”
场所共创:找需求
1.青龙港骑行者:
骑行道设计;骑行补给站
2.潮来代表:
草坪增加相关活动,招商引资
3.农文旅负责人:
打造青龙港风光带,实现人车分流,合理利用老旧建筑
4.三厂镇居民:
改善交通问题;建设过江通道,融入上海
5.镇西村居民:
改善沿江环境污染,解决拆迁遗留问题;打造整体海门群像
6.镇西村居民:
解决周边环境问题;增加青龙港特色项目
7.海门本地人:
增设室内活动场所;流量经济推广;解决停车问题;增设卫生间;增加从三厂、长乐到青龙港的公交线路
8.青龙港居民:
青龙港闸口规划,增加特色项目;增加亲子互动设施
9.潮来行政经理:
增加吸引点,举行体验感的活动,打造夜文化
10.三厂镇原居民:
青龙港缺少娱乐设施,建设书店,增加餐饮;为儿童玩耍提供场所
共创点位
问题与提案
青龙港现存问题与居民提案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提案推导专篇:公共空间与设施服务
公共空间治理
观光公交环线+骑行配套设施服务+公共空间艺术介入+临时市集跳蚤市场+文化休闲消费场所+图书学习场所
公共空间治理分布
提案推导专篇:骑行主题实施项
内外部空间打造
空间外部专线打造:
在青龙港码头东西两侧打造骑行专线:海门——青龙港;三厂——青龙港;青龙港沿岸,完善双向车道设计。
空间内部设施完善:
空间上完善骑行相关设施:将原有建筑改造为大型驿站;利用集装箱等临时建筑打造沿途驿站;打造骑行相关文创产业。
青龙港骑行专线
设计成果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欢迎关心青龙港未来的你,共同推进青龙港的
在地性发展、渐进式开发!
文案组 | 同济大学乡村振兴博士团·江苏海门站
后期组 | 邱晨蔚(华东师范大学) 罗展仪
审核组 | 陈晨 黄龙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