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研报006期 | 关于乡村公共空间设计以及乡村振兴体制的案例分享

学术   2024-05-09 17:52   上海  


 同济大学乡村振兴研习社

《半月研报》006期

引言


秉承"知行合一”的优秀传统,同济大学乡村振兴研习社始终注重社团成员的理论水平培养。由理论部牵头发起的活动——《半月研报》旨在激励社团成员分享与讨论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接触到的富有价值、启发性和可供深思的乡村产学研案例,以促进知识与经验的交流。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以实践经验丰富理论学习,通过交流提升理论水平”的目标,为中国乡村振兴理论与实践孕育青年力量。

       2024年5月7日下午14时 ,同济大学乡村振兴研习社“半月研报006期”线下学习研讨会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B楼231教室顺利举办。陈科翰和赖枫雄两位同学作为本次的分享人,分别从乡村公共空间和乡村振兴机制角度,深入介绍了荣县一洞桥村乡村振兴中心设计方案以及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五云镇夏潭村的案例,带领着大家一起感知实际案例,学习并探讨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方法。

  

研究分享

陈科翰同学分享

 2022级建筑学专业硕士生陈科翰同学向研习社社员推介了复合功能的乡村公共服务设施——荣县一洞桥村乡村振兴中心设计方案。在推介会上,他为我们详细介绍了项目背景:一洞桥村乡村振兴中心,位于四川省自贡市荣县一洞桥村,建筑设计从2022年年底开始,目前即将进入装修阶段。研究团队于2022年12月开始对项目进行场地调研、建筑策划、场地设计及建筑设计。

陈科翰同学以该项目为基础,主要讲解了在产业融合、公共服务和功能复合等问题上的设计经验与策略。该项目依托原有村委会的公共服务基础,融合周边优越环境要素、茶叶生产功能及游客服务、文化宣传活动等多主体参与的功能形式,主要策划了面对日常村民、游客及研学人员的不同使用情况,分时共享的空间布局不仅满足了各类功能的需求,也高效利用了建筑空间,打造了充满活力的场景和氛围。

陈科翰同学认为,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下,乡村旅游成为发展乡村的重要途径,近年乡村旅游需求有扩大趋势,现有的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已无法满足乡村发展需要。乡村旅游近年来发展不断提速,即便是受到疫情的影响,乡村旅游依然是城市周边最受欢迎的旅游主题之一。乡村旅游融合基层服务的村级服务设施成为设计趋势。对于建设土地稀缺的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复合功能的服务设施是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


同济大学乡村振兴研习社


 ✦ 

案例推介

赖枫雄同学分享

之后,2023级城市规划学硕士赖枫雄同学以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五云镇夏潭村为例,为研习社社员带来了乡村振兴模式的体制探讨。他向社员们介绍了这一探讨的现实背景:当前我国农村发展面临挑战,需要转型升级。近年来,我国各个群体人员都积极投入乡村振兴发展之中,其中产生了大量的丰富有意义的乡村振兴案例样板。其中,以党和国家为首的大量高层党政机关人员帮扶乡村,尤为引人关注。本案例就是其中的典型,我们可以从中汲取乡村振兴的经验和教训,指导推动未来的乡村发展。


当前我国的脱贫攻坚已经取得了重大成功,其中有许多乡村振兴的经验值得借鉴。赖枫雄同学详细阐述了该村干部结对帮扶过程中发生的帮扶干部单位和该村乡村振兴典型事件之间的密切互动,并从中简单提炼总结出该村振兴本质体制为:党领导下的乡村振兴发展模式,以顶层行政力量为核心和动力推动的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充分动用了各类行政资源力量,朝着乡村倾斜。



 同济大学乡村振兴研习社



  

讨论环节

在听完两位同学不同角度的分享后,王佳慧对两位同学的分享进行了总结。与会的各位同学也参与了热烈的讨论,发表了自己对于案例的本质思考,散发思维联想了其它案例知识,深入交流了感想体会,使大家受益匪浅。


第6期半月研报现场影像


 同济大学乡村振兴研习社




以上,同济大学乡村振兴研习社《半月研报006期》活动圆满完成,期待下一期的半月研报会上同学们的精彩分享,并以此放开视野,发散思维,小心求证,大胆讨论!


 

END


文案组:陈科翰 赖枫雄

后期组:杨轶雯

审核:陈晨 王佳慧



乡村振兴同济行
同济大学乡村振兴研习社官方公众号。同济大学乡村振兴研习社是以同济大学众多优势学科为基础,以“乡村振兴研究和实践” 为主旨的跨学科学生学术团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