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由爱荷华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科研团队,对35,084名成年参与者进行了一项长达7.83年的随访调查。该调查共记录到2,781例死亡。(511例归因于心血管疾病,638例死于癌症)在排除年龄、性别、饮食和生活方式、BMI等众多混杂因素后,研究结果证明:和每周在外就餐或点外卖<1次的人相比,每天≥2次的参与者,全因死亡率显著增加49%(95%CI 1.05-2.13) ,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增加18%(95%CI 0.55-2.55),癌症死亡率增加67%(95%CI 0.87-3.21)。该研究发表在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Nutrition and Dietetics上。标题中文译作“外出就餐频率与全因和特定因素死亡率风险之间的关系”。该研究还发现:在收入较低的人群中,全因死亡率将显著增加104%!(代表客单价低的比如快餐,相当于现在的外卖)同样一盘菜,饭店里做的可能会放两到三倍的油,甚至汤汁上还飘着一层厚厚的油。有的菜名虽有“水煮”二字(水煮鱼、水煮肉片),但这类菜加入了大量油,为了让其口感更好。
餐厅增加饭菜口感的另一个秘诀就是多加糖、盐、味精等调味品。一方面,它们对身体造成更大的负担;同时,这些调味会引发欲望,往往让人吃得更多。比如,过量的糖会导致肥胖、加速皮肤老化、伤害脑细胞和血管壁;过量的盐和味精会使得钠摄入过多,影响血压水平,增加心血管危机,同时增加肝肾负担。一份套餐或一桌宴席,往往以肉类为主,即使有蔬菜,也通常是高油、高盐的烹调方式,易缺乏豆类、全谷、蔬果,所以缺乏膳食纤维,微量元素钾、镁,维生素B、C等保护性营养素。而这些营养素长期摄入不足,就可能出现“隐性营养不良”,身体感觉有气无力,天天疲惫不堪,甚至三天两头感冒……比如,干煸茶树菇等干煸菜,传统做法是用少量油长时间煸炒,但现在大部分餐馆都为了省事,直接油炸。而淀粉遇到高温,容易产生丙烯酰胺,其为2A类可致癌物;蛋白质、肽和氨基酸遇到高温,容易产生杂环胺类化合物,是强致癌物;我们在家做饭,会仔细淘米、一片片洗菜叶、甚至用小苏打来浸泡蔬菜。试想有多少餐厅会这样用心来处理食材?
如果是路边摊、大排档,便更难保证食材本身的安全度,再加上露天的粉尘、细菌,经常食用容易出现肠胃疾病、传染病、重金属积累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赵丽云等研究人员,于2015年对全国31省302个监测点纳入53887名18~59岁居民进行研究(当时还没有那么多外卖),其中18~44岁和45~59岁在外就餐的比例分别为41.3%和24.3%。研究显示,与不在外就餐的人相比,中青年男士一周在外就餐14次以上,肥胖风险增加80%。此前,Public Health Nutrition上一项随访10年的研究显示:爱做饭的人更长寿,且频次越多,死亡风险越低。每周下厨超过5次的人死亡风险降低50%,尤其是女性!美国著名作家迈克尔·波伦曾指出:如今美国人每天平均只会花费27分钟去做饭,还不到1965年的一半。英国居家做饭也越来越少,速食食品和冷冻食品销量大涨。新加坡各个社区都配有“食堂”,人们根本不用自己下厨。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主任委员、解放军总医院健康管理研究院主任曾强表示,人们做饭少了,主要有三点原因:· 做饭时间成本过高。“做饭的仪式感”让现代人觉得繁琐、浪费时间精力。· 解决一餐非常便利。社会分工越来越细,餐馆、外卖、方便食品、自动食品售卖机等,基本可以覆盖每个人对“吃”的需求,做饭不再是必备技能。· “90后”等,从小到大没碰过锅碗瓢盆的不在少数。推荐书籍:《这样吃最健康》、《救命饮食》、《世界和平饮食》、《非药而愈》
除西方营养学外,中国自古有优秀的中医养生食方,福泽百姓。(文末有我们推荐的中医食疗师认证项目)餐厅和传统的烹饪里,有一些过度烹饪:不但多花时间,让人望而却步,还增加碳排放;不但流失营养,还容易致癌。把烹调方法换成炖、蒸、快炒、凉拌、微烤之类,就简单多了。植物蛋白类的可以存放冰箱2天左右,一次可以多烧一些;绿叶菜类少量多次购买,建议选途径的菜场或网购...比如:高压锅、焖烧锅、电蒸锅、破壁机、电饼铛、蒸煮一体、微烤一体... 节能又轻松,年轻人都喜欢。
· 选择素食餐厅,通常食材本身和处理方式更干净,菜品也有创意;
· 选择公筷公勺,不但卫生,打包也干净,没有光盘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