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会得病?当我们游泳时应该注意什么?

文摘   2024-08-07 17:30   上海  


立秋刚过,秋老虎仍来势汹汹,飘荡在泳池里,哪怕是露天的水上世界都不失为一个美好的选择。近期有许多刚从水里爬上来就到门诊就诊的小伙伴,咋地啦?


主要是出现以下几个的问题:


全身皮肤粗糙、干燥,还伴有轻微刺痛;皮肤出现小红疹、瘙痒等。


以上这些问题主要是皮肤过度水合后,皮脂膜被破坏未及时外用保湿剂;对水中的某些物质过敏;可能感染了真菌、病毒以及寄生虫。今天我们就跟大家聊聊,如何在畅游的泳池里,给皮肤无尽的呵护。


什么是水合皮炎?


我们知道皮肤的角质层具有很强的吸水能力,当人体在水中浸泡1小时,角质层便可吸收自身5倍的水量,溶胀到初始大小的4-5倍。显然我们的游泳爱好者及初学者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离开水源,当持续浸泡数小时后,角质形成细胞出现明显水肿、细胞间隙增宽等病理改变,最终削弱皮肤的屏障功能,皮肤出现粗糙、干燥,甚至轻微刺痛。为了避免发生该现象,要在平时做好皮肤保湿工作,在下水前后分别涂抹油性保湿剂,另外尽量不要一次在水中超过1小时。


什么是刺激性皮炎?


相信游泳时,大家最关心的是泳池如何做好清洁消毒措施?一般泳池消毒方式有两种,一是臭氧消毒,二是次氯酸钠消毒,一般每周一次。因为前者投资较大,大部分场馆选择氯化物消毒。如此水里便含有较多的次氯酸钠,它是刺激皮肤发生刺激性皮炎的罪魁祸首,表现为皮肤出现红斑、丘疹,伴有瘙痒,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最好及时就医,经过对症治疗后可好转,再次游泳易复发。这对游泳爱好者就犯难了。那只能选择品质高的游泳场馆了。

真菌、病毒、寄生虫感染?


真菌感染

真菌是与细菌、病毒并列的三大人类致病病原微生物之一,夏季游泳所致的真菌感染多为浅表性感染,其中以足癣、体股癣、花斑癣最为多见。



1) 足癣:即“脚气”,是由真菌感染足部而发。根据皮疹形态,临床上足癣分为:角化过度型、水疱型、丘疹鳞屑型和趾间糜烂型。丘疹鳞屑型、趾间糜烂型为游泳后常见的足癣感染类型。


2) 体股癣:是由致病性真菌引起的光滑皮肤及腹股沟内侧的浅表真菌感染。致病真菌与足癣相似。典型损害为匍行性发展,边界清楚,在红斑周围有活动性丘疹,一圈一圈往外扩大,边缘可有脓疱或水疱。


3) 花斑癣:是由马拉色菌一类嗜脂性酵母菌引起的皮肤感染。此类真菌是正常皮肤的寄生菌,仅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高温高湿、局部多脂多汗、卫生条件不佳等条件下致病。


病毒感染

1) 跖疣:是发生在足底部的寻常疣。多由直接接触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外伤和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也是重要原因。人类乳头瘤病毒可以通过皮肤的细小破损而自身接种并传染,因此皮损越来越多,再加上足部每天受力和鞋的摩擦,从而加重病情,使治疗难度加大。


2) 传染性软疣:俗称水猴子,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感染,也可自体接种。好发于儿童及青年人,常见于颈部、躯干、下腹部及外生殖器部位。


寄生虫感染

疥疮:由人型疥螨通过直接接触而传染,也可通过患者使用过的衣物而间接传染。疥螨常寄生于指缝、四肢屈侧、下腹部、生殖器、腹股沟等皮肤较薄而柔软的部位,头面部常不累及,皮损为针头大小的丘疱疹和疱疹。遇热后瘙痒加重。


避免真菌、病毒、寄生虫感染的最佳方式,就是要积极做好个人卫生防护工作,下水前进行简单冲洗,游泳过程不超过1小时,上岸后再次使用流动清水冲洗,尤其是褶皱部位需要特别清洗。不与他人共用衣物、毛巾、拖鞋等物品。如果大家不慎被感染,请尽早就诊,寻求专业帮助。


最后请大家至救生设备完善的游泳场所避暑纳凉,远离禁止下水的任何水域,珍爱生命。



文:王林

审:贾虹


 

皮肤科西贝姐
科普常见及疑难皮肤病、护肤小常识。敬请期待! ——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主任医师、教授 贾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