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上面的蓝字关注西贝姐,
持续更新美丽秘诀喔!
作为一名皮肤科医师,每年到这个季节,就会遇上很多被蜱虫叮咬的病人,部分病人就诊的时候,蜱虫已经在身体上留宿了五六天啦,自己用手抠、拉掉蜱虫,尽管虫体拿掉了,但蜱虫的口器仍留在皮肤里,仍然红肿、疼痛。
由于蜱虫是病毒、细菌、螺旋体等感染的媒介,能够传播多种疾病,甚至导致死亡,所以安徽桐城市人民医院的许医生今天就蜱虫的特性给大家做一介绍,以便大家更好的做好防护工作。
蜱也叫壁虱、蟞吃、狗蟞、草鳖子、牛虱、草蜱虫、狗豆子、牛鳖子等,五花八门的俗称,如图所示
蜱虫常常潜伏在浅山丘陵的草丛、植物上,或寄宿于猫、狗、马、牛、猪等动物皮毛间。不吸血时,小的干扁,绿豆大小,或细如米粒,吸饱血液后,可增大十倍、百倍,如黄豆大小,甚至更大。它不是昆虫,属于蛛形纲动物,是一些人兽共患病的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蜱品种很多,全世界已发现约800余种,根据背壳软硬分为硬蜱科和软蜱科,发育过程分卵、幼虫、稚虫(若虫)、成虫四个时期,见图
蜱在幼虫、稚虫、成虫都吸血宿主,包括吸血哺乳类、鸟类、爬行类和两栖类动物,有些种类侵袭人体,硬蜱多在白天侵袭宿主,吸血时间较长,一般数天;软蜱多在夜间侵袭宿主,吸血时间较短,一般几分钟至一小时,蜱的吸血量很大,在宿主的寄生部位常有一定的选择性,一般在皮肤较薄不易搔抓的部位,如动物或人的颈部,耳后,腋窝,阴部和腹股沟等处,蜱虫能很敏锐的寻觅到宿主,因为它对动物的汗臭和二氧化碳很敏感,与宿主相距15米时,即可感知,由被动等待至活动等待,一旦接触宿主即攀登而上。见图
蜱虫常在春夏秋季活动,大多起病急而重,出现发热、头痛乏力、肌肉酸痛、以及恶心、呕吐、腹泻、厌食、精神萎靡等。
蜱开始叮咬吸血时多无感觉,1-2天后由于蛰肢和口器同时刺入宿主皮肤,可造成局部水肿性红斑、丘疹、水疱,中央有时可见瘀点,或有虫咬的痕迹(有时可发现蜱仍叮咬在皮肤上)。数日可形成硬结,抓破后引起感染、溃疡等,蜱虫叮咬时,还可把具有麻痹神经作用的唾液注入人体内,引起“蜱瘫痪症”。
蜱虫叮咬可传播脑炎、出血热、蜱媒回归热、莱姆病、细菌性疾病(如鼠疫、野兔热)等,蜱虫携带汉坦病毒,可引起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表现为多系统损害,病情严重,多于发病的6一9天死亡。如果对早期病人不细心鉴别,很容易以为是感冒,所以重在早期发现,以防误判。见图
第一,首先消毒家畜体表或畜舍中的蜱虫,可喷洒敌百虫、敌敌畏等杀虫剂,住房要通风干燥、填抹墙缝、堵封洞穴、畜棚禽舍要打扫干净,或用药物喷洒,以消灭蜱的孳生场所。
第二,加强个人防护,进入林区或野外工作,要穿长袖衣衫、扎紧腰带、袖口、裤腿、颈部系上毛巾、皮肤表面涂擦药膏可预防蜱虫叮咬,外出归来时洗澡更衣,防止把蜱虫带回家。
第三,一旦发现被蜱叮咬,尽快到医院进行治疗,千万不可自行拔除,避免撕破皮肤以及口器折断留在皮内,此时应用乙醚、氯仿等擦在蜱虫头部,或在蜱虫旁点燃蚊香,数分钟后蜱虫自行松口,或用液体石蜡,凡士林、甘油、松节油等厚涂蜱虫头部,让其窒息,然后用镊子轻轻把蜱虫拉出,然后消毒。
一旦口器留在皮内,必须手术取出。出现的皮疹主要为消炎,止痒,止痛,同时给予对症处理。现附上许医生昨天在门诊遇到的一位蜱虫叮咬患者的图片,供大家参考(1、叮咬在采茶老奶奶的背上已经三四天啦;2、许医生巧妙地把它请到棉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