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8个高频问题——给那些来我门诊咨询睡眠的女生

乐活   2024-11-02 20:35   广东  


最近门诊陆续接到了一些关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咨询。你可能会问:这不是应该看妇科门诊吗?为什么跑你那去咨询?原因后面会说。

整体看下来,给我的感觉是:病人的“疾病负担”特别重。这里的负担不是经济上的,而是心理的——她们很担心,很自责,很迷茫。

这里整理了一些高频问题的回答,如果你有关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一些疑问,希望这些信息可以回答你,也希望可以缓解你的部分负担。


问题一:什么是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可以说是女性最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有多常见?患病率为10%-13%。也就是说,在一个陌生的开放场合,你身边的每10位女性中,就可能有1位有多囊卵巢综合征。

这个病的主要表现有2个:月经不规律,雄激素过多症。

月经不规律一般在青春期就开始有了,通常是月经稀发(1年少于9次月经),有的人会闭经(连续至少3个月无月经)。

雄激素过多症的主要表现是多毛和痤疮(脸色长痘)。注意:这里的多毛不是单纯说体毛很多,而是有一个相对更严格的定义:不仅过多,而且是呈男性型分布——比如,上唇上方(类似胡须那样)、颏部(下巴)多毛;还有乳晕周围多毛、胸毛以及下腹部中线位置多毛。

考虑到毛发生长存在种族差异,对东亚女性(比如中国)来说,如果只是出现面部毛发比较多,也需要考虑雄激素过多性,最常见的就是多囊卵巢综合征。

除了月经不规律,多毛,长痘外,其他困扰你的问题还可能有:

  • 代谢问题(肥胖,血糖容易高)

  • 不孕

  • 情绪波动大(容易焦虑,抑郁)


而最后一点常常影响睡眠,这也是为什么我一个管理睡眠门诊的医生,也要来聊这个病的原因。

写到这里,想对包括我在内男性们说一句:女性的难,我们常常不懂。



问题二:为什么有这个病?

这个病的发病原因和具体机制还不清楚,可以确定的是,它和遗传高度相关。

证据是:在最大型的双胞胎研究表明,单卵双胎的相关性是71%,双卵双胎的相关性是38%;根据研究作者估计,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变异中,多达70%是由遗传影响所致。

另外,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母亲和姐妹中,该病的患病率是20%-40%,明显高于一般人群,这一点也强烈支持该病有遗传基础。

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是想让你知道:这个病找上你,不是你的问题,你不要自责。

注意,这里说的遗传不是那种“点对点”的遗传病,它涉及多个基因变异(非常复杂)。而且,最后是否会患病,还涉及到变异的基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非常非常复杂)。

这一点交给科学家去研究,普通人就别琢磨了。别琢磨的意思,就是不必给自己的疾病找“原因”。

作为家人和朋友,也别用坊间的说法去“解释”病人为什么得病,这种解释不仅没价值,反而会增加病人的思想负担。

如何理解这种“遗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这么说吧,你可以把多囊卵巢综合征当作“2型糖尿病”这样的病看待,后者的患病过程也类似。



问题三:体检时做了一个超声,发现有多囊卵巢,是不是就确诊了多囊卵巢综合征啊?

不是的,不是的,不是的。

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需要结合症状(月经不规律,多毛等)。

如果只是超声检查偶然发现多囊卵巢,没有其他表现(雄激素过多症或月经不规律),那就不是多囊卵巢综合征,也不用进一步评估。

那需要担心以后会有吗?也不用。研究发现,超声检查提示多囊卵巢但月经周期规律的女性,后来发展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风险并没有增加。

简单说:如果只是超声检查意外发现多囊,但没有其他症状(月经大致是规律的,体毛分布也是满意的),那就不用担心,继续正常生活就好。

为什么超声这么看似“客观”的检查都不能“确诊”呢?原因很简单:超声发现的卵巢多囊表现也可见于月经周期正常的、健康的女性。所以,单靠超声这个线索是无法区分出健康和疾病的——专业的说法是:没有特异性。

这个话题延伸开,就要谈到体检的医学逻辑了,之前直播说过,如果你感兴趣,可以约门诊聊。

从这个角度看,“多囊卵巢综合征”这个病名其实并不好,所以,在国际上开研讨会的时候,有学者提议把名字改为“代谢生殖综合征”,但参与者也承认,更名很有难度,也就暂时这样了。

总之,重复一次:不能只根据超声报告说“卵巢多囊”就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



问题四:什么时候可以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

关于诊断标准,学术界也是争来争去。一会说要求有“月经不规则”这条,其他的又没有这个要求。一直以来,医生也是很困惑。

2012年12月,NIH召开了一次多囊卵巢综合征循证方法学研讨会,在总结报告上,建议依然采用鹿特丹标准,因为其内容最全面。鹿特丹标准是:

需符合以下3条标准中的2条才可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

  • 稀发排卵和/或无排卵。

  • 有雄激素过多症的临床和/或生化证据。

  • 超声示多囊卵巢。


也就是说,如果月经稀发,伴有典型多毛/痤疮,就算不做超声,也可以临床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

另外,如果月经稀发,去妇科看了医生,做了一个阴道超声,发现有多囊卵巢,那么也可以诊断了(当然,前提是要排除其他导致月经稀发的疾病)。



问题五:诊断了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不是以后容易有子宫内膜癌?

理论上有。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子宫内膜受到雌激素的长期刺激,同时,又存在无排卵相关的长期低孕酮状态,这种状态可增加子宫内膜增生症和子宫内膜癌的风险。

但是,有一项纳入超过12,00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队列研究显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子宫内膜癌风险虽然有升高,但超额绝对风险依然很低,对50岁以下的女性来说,这个绝对风险为每年1.3/10,000

顺便说一句,在做决策时,真正需要关心的是这种绝对风险。这种“万一”的可能性,应该还可以接受吧。

那么,需要经常做超声来监测子宫内膜厚度吗?

可以不用,理由是:在绝经前女性中,超声检查对排除子宫内膜异常的效果还没有得到确定。

当然,如果你实在是不放心,也可以查,如果子宫内膜厚度<7mm,组织学检查也不会提示子宫内膜增生。



问题六:诊断了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不是以后容易心脏病?会不会影响寿命?

虽然,有部分专家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容易发生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HD)。不过,2011年的一项长期跟踪研究发现,虽然多囊卵巢综合征组的高血压和高甘油三酯血症发生率更高,但两个队列中BMI(体重指数)相近者的心肌梗死、脑卒中、糖尿病、癌症、死亡的发生率相近

也就是说,从现有证据看,它还不是一个明显影响寿命的疾病,至少,这个结论还缺乏定论。

对于这类情况,我的态度是:在有证据证明之前,先别吓自己。否则,我们的生活随时随地容易被各路“妖魔鬼怪”所控制、所毁灭。



问题七:存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在健康管理上和别人有什么不同吗?

有一些。需要监测以下4个方面:

1、心血管代谢风险评估

关心血压,血糖,血脂,体重和腰围。可以每年查一次。

对了,上次有人问我“要不要监测胰岛素抵抗?”答:不需要。理由很粗暴:目前为止,临床上还没有经过验证的胰岛素抵抗检测方法。想关心血糖,方法很简单,查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就足够。


2、评估睡眠呼吸暂停

如果你来我门诊,我会问你:晚上睡觉是否打鼾,白天是否容易犯困,早晨起来是否容易头痛?如果有,需要做睡眠多导图,排查有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3、评估抑郁和焦虑

之前说了,多囊卵巢综合征更容易出现抑郁和焦虑,严重时会影响生活质量。因此,学界建议对所有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进行抑郁和焦虑筛查。筛查方法和其他人一样,可以选择2个量表:PHQ-9和GAD-7。详细情况可以来门诊讨论。


4、经阴道超声

如果有备孕需求,则用经阴道超声监测卵泡的生长与数量。如果不准备怀孕,也不用总是做超声。



问题八:如何治疗/管理多囊卵巢综合征?

在讨论治疗方法前,我们先来问一个更猛、更有意义的问题:如果我不看医生,不做任何治疗,会发生什么?

答案是:

  • 会出现月经不规律,好久好久不来,然后,突然来一次。

  • 会出现多毛,痤疮,影响颜值。

  • 会出现不孕。

  • 会有子宫内膜癌风险吗?之前说了,可能有,但绝对风险不高。

  • 会有心脏病风险吗?之前说了,不会更高。

  • 其他?好像也没了。


也就是说,如果你不介意月经不规律,也不准备要小孩(用物理方法避孕),至于多毛和痤疮……呃,想先选择医美方法,那也可以一个“佛系”的选择:不治疗。

反过来说,目前医学上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目的是:

  • 减轻雄激素过多的表现(多毛、痤疮和脱发)

  • 调整月经周期,获得一份“控制感”。

  • 进一步降低长期无排卵导致的子宫内膜增生症和子宫内膜癌。

  • 避孕。因为月经稀发的女性仍可间歇性排卵,可能发生意外妊娠。

  • 对有怀孕要求的女性,诱导排卵。


如何实现这个目的?

如果你暂时没有怀孕需求,主要做3件事:

1、管理体重。

2、管理血脂、打鼾、焦虑/抑郁。

3、使用雌-孕激素复方口服避孕药(COC)


1和2的方法和其他人群一样。

雌-孕激素复方口服避孕药是治疗的一线药物,可以:

  • 控制雄激素过多症(多毛,痤疮)。

  • 还可以治疗月经不规律。

  • 还可以顺带避孕。


使用方法和没有该病的女性相同。


如果你近期有怀孕计划,那肯定是不能是吃避孕药的,治疗上优先做2件事:

1、管理体重。

2、看辅助生殖科,排卵诱导药物。


嗯,就这些。

祝:更自由。




参考文献:

1 Teede HJ, Tay CT, Laven JJE, et al. Recommendations From the 2023 International Evidence-based Guideline for the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of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23; 108:2447.

2 Vink JM, Sadrzadeh S, Lambalk CB, Boomsma DI. Heritability of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in a Dutch twin-family study.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06; 91:2100.

3 Kahsar-Miller MD, Nixon C, Boots LR, et al. Prevalence of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 in first-degree relatives of patients with PCOS. Fertil Steril 2001; 75:53.

4 Murphy MK, Hall JE, Adams JM, et al. Polycystic ovarian morphology in normal women does not predict the development of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06; 91:3878.

5 Zawadski JK, Dunaif A.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Towards a rational approach. In: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Current Issues in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 Dunaif A, Givens JR, Haseltine FP, Merriam GE (Eds), Blackwell Scientific Inc., Boston 1992. p.377.

6 NIH.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 - Resources. http://prevention.nih.gov/workshops/2012/pcos/resources.aspx (Accessed on March 19, 2013).

7 Rotterdam ESHRE/ASRM-Sponsored PCOS consensus workshop group. Revised 2003 consensus on diagnostic criteria and long-term health risks related to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 Hum Reprod 2004; 19:41.

8 Gottschau M, Kjaer SK, Jensen A, et al. Risk of cancer among women with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a Danish cohort study. Gynecol Oncol 2015; 136:99.

9 Cheung AP. Ultrasound and menstrual history in predicting endometrial hyperplasia in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Obstet Gynecol 2001; 98:325.

10 Schmidt J, Landin-Wilhelmsen K, Brännström M, Dahlgren E.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risk factors in PCOS women of postmenopausal age: a 21-year controlled follow-up study.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11; 96:3794.

11 Wild RA, Carmina E, Diamanti-Kandarakis E, et al. Assessment of cardiovascular risk and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women with the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a consensus statement by the Androgen Excess and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AE-PCOS) Society.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10; 95:2038.


睡眠与科学
睡眠管理,科学思维,医学人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