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研究系列讲座|周荐教授主讲“清中晚期至民初中国辞书学的近现代转型”

文摘   2024-11-28 22:11   广东  


2024年11月20日晚,中山大学中文系(珠海)与北京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中文系共同举办的“跨学科研究系列讲座”于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海琴六号A631会议室召开,主题为“清中晚期至民初中国辞书学的近现代转型”

本次讲座由北京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中文系周荐教授主讲,中山大学中文系(珠海)贾智副教授担任主持人,并邀请中山大学中文系(珠海)徐俊刚副教授、许树妙助理教授作为与谈嘉宾。

主讲人 周荐 教授

主持人 贾智 副教授

与谈人 许树妙 助理教授

讲座伊始,周教授概述了辞书学的定义,并将其发展划分为三个时期:清中叶之前长时间的辞书积淀期、清中晚期至民初中西文化碰撞的转型期、二十世纪初迄今的百年辞书丰收期。

随后,周教授对这三个时期的辞书发展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清中叶之前的辞书编纂事业,虽然较为缓慢,但成就辉煌,构筑起了几乎完全由本土学人总结归纳出来的辞书体系与框架。在战国末年的《尔雅》之后,小学的成果多以辞书的形式呈现,汉魏六朝出现了第一个高潮,直到清中叶,小学成果以辞书形式呈现的情况都不绝如缕,在声韵研究、文字研究、训诂研究等多个领域不断有重要作品问世。此时期辞书学发展表现为著作增多、篇幅增大、类别细化,但仍存在没有真正词典、专科类辞书、双语工具书不足及忽视俗文化等问题。


清中期至民初,许多西洋外交官、传教士、商人来到中国,他们将西方现代辞书学理论和方法带来中国,与积淀雄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发生碰撞,对中国的辞书编纂产生重要影响,促进了双语词典和多语词典、方言词典、俗语工具书的编纂,为中国培养了一批翻译学者。此前较少受到中国士大夫关注的方言以及俗语得到了来华洋人的重视,他们尤其致力于纂写方言语法、编纂方言词典,为我们今天留下了宝贵的材料。这一时期给予我们传统文化积淀与西方文明东来相互交融和碰撞的机会,也为由我们中国人自己完成规范而权威的汉语词典做了历史的铺垫。


二十世纪以来,中国辞书研究加速发展。民初至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是中国现代辞书事业蓬勃发展的时期,出现了《辞源》《辞海》《王云五大辞典》《国语辞典》等重要辞书。辞书的量、类、质都有了巨大的提升,各个学科门类的词典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王云五的《王云五大辞典》真正确立了现代汉语辞书学的地位,而1960年问世的《现代汉语词典》兼具权威和规范,在其影响下编纂的《现代汉语大词典》理论愈发完备,是21世纪汉语辞书界的丰硕成果。


随后,周教授总结:“我们研究中国的辞书发展史,关注清中晚期至民初那百余年的转型期,目的还是要研究那个时代的学人是如何迅速崛起,实现超越的。当前,中国的辞书学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要知己知彼,了解我们前人曾经走过的路。鉴往知来,只有认真治史才能更好地为今天服务,为未来服务。”

讲座现场

最后,在场师生对周教授所作的精彩讲座表示感谢,并进一步展开讨论。许树妙助理教授与周教授探讨了声韵方面的辞书发展与早期辞书中的俗语研究成果。同学们就词典的概念、俗字与雅字的古今流变等方面与周教授进行了讨论,并纷纷表示自己受到周教授的启发,对于辞书研究有了新的视角和方向。本次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互动现场(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文案:曾晔

摄影:杨进怡

排版:黄嘉茹

值班编辑:杨进怡


初审:王颜玉

审核: 贾智 沈锐

审定发布:郑哲


中国语言文学系(珠海)

点击下方,关注我们




中山大学中文系珠海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珠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