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2日晚,中山大学中文系(珠海)与北京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中文系共同举办的“跨学科研究系列讲座”于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海琴六号A631会议室召开,主题为“民俗的文化地位”。
本次讲座由北京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中文系万建中教授主讲,中山大学中文系(珠海)许云和教授担任主持人,并邀请中山大学中文系(珠海)陈佳妮副教授和刘杰助理教授作为与谈嘉宾。
主讲人:万建中教授
主持人:许云和教授
与谈人:陈佳妮副教授
与谈人:刘杰助理教授
与谈人:王治田助理教授
讲座伊始,万教授将“风俗”与“民俗”两个概念进行了界定与比较。万教授指出,“风俗”是一种生活与文化现象,其最本质的特征是能够自然地形成,传播与消亡,不需要人为地推动与倡导。相较而言,“民俗”则有更为广泛的内涵。万教授从婚俗切入,通过介绍婚礼的参与者与流程,阐释了“民俗”概念中的主体“民”与客体“俗”,从而引申出了“民俗”的双重属性,即文化性与生活性。
随后,万教授以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为例,进一步阐述了“民俗”的双重属性。以年节为代表的民俗,既是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的一部分。14亿的中国人在春节这一天共同祈福,将希望寄托于未来。在讲述的过程中,万教授巧妙地引入了“节”的概念。“节”是植物最坚硬的部分,是难以过去的坎,而中国人却称“过节”。这种独特,昂扬的生活哲学,体现着中国人民坚信“新”总好过“旧”的精神风貌。
在讲座中间,万教授以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切入“民族性”问题。通过对中西方文化性格中“食草性”与“食肉性”的对比,万教授从多个角度阐述了中国人的文化心理。首先,在性格上,中国人含蓄、内向、内敛,谦虚。其次,中国人有很强的“家”的观念和“根”的情结,也由此生发出“敬老”的文化传统。最后,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基于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共同的精神追求,万教授鼓励我们珍视和保护优秀民俗文化传统,让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活力。
在讲座的最后,万教授从两个角度出发,总结了民俗的文化地位。首先,从人类文化意识的框架角度,万教授指出,人类文化意识形态分为三个层次,民俗作为最自然,综合的文化,处在第一层。而对这种原生态的文化意识团进行筛选,分解与提炼,就上升到了人类文化意识的第二层——独立的学科体系。不同的学科体系又经高度的综合,达到了最高层次——哲学。因而,民俗奠定了一个民族文化发展的理性基调,是人类文化意识形态的基础。其次,从伦理社会的框架出发,万教授指出,民俗处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中间位置,是从物质到精神的第一个飞跃,具有物质与精神,生活与文化的双重属性。民俗产生于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两大生产,即物质生产与人自身的生产。因而,民俗是原生态的,是不可或缺的,是生存所必须的文化。
(讲座现场)
万教授的讲座让现场的师生受益匪浅。在互动环节中,与谈嘉宾和同学们对万建中教授的精彩讲座表示了感谢,并与万教授展开了深入讨论。陈佳妮副教授谈及了民俗文化对古代文学发展的影响,刘杰助理教授则就民俗的范围界定与万教授进行了交流。在场的同学们也积极地分享了自己对于民俗的感想与看法。最后,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幕。
(与会学生与万教授展开交流)
文案:黄馨语
摄影:刘佳宇
排版:徐梓炜
值班编辑:梁嘉琪
初审:王颜玉
审核:贾智 沈锐
审定发布:郑哲
中国语言文学系(珠海)
点击下方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