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研究系列讲座 | 刘洪涛教授主讲“现代诗人徐志摩海外传播的新动向及其世界文学价值”

文摘   2024-11-21 16:59   广东  

2024年11月2日晚,中山大学中文系(珠海)与北京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中文系共同举办的“跨学科研究系列讲座”于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海琴六号A631会议室召开,主题为“现代诗人徐志摩海外传播的新动向及其世界文化价值”


本次讲座由北京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中文系刘洪涛教授主讲,中山大学中文系(珠海)魏朝勇教授担任主持人,并邀请中山大学中文系(珠海)李雪莲副教授和代云芳助理教授作为与谈嘉宾。

(主讲人:刘洪涛教授)

(与谈人:李雪莲副教授)

(主持人:魏朝勇教授)

(与谈人:代云芳助理教授)


讲座伊始,刘洪涛教授围绕着四条脉络对讲座内容进行了总括性的介绍。这四条脉络分别是:徐志摩的海外学习生活与交游;海外对徐志摩的翻译研究;海外作家、亲人对徐志摩形象的跨文化塑造;剑桥大学对徐志摩跨文化遗产的利用。


接下来,刘洪涛教授介绍了徐志摩剑桥史料的新发现与徐志摩诗歌英译的新进展。刘洪涛教授先是依次介绍了多位学者发掘徐志摩留学剑桥的丰富细节;而后又展示了20世纪徐志摩诗歌英译的情况与21世纪徐志摩诗歌英译高潮的出现。紧接着,刘洪涛教授着重介绍了莱昂斯翻译过程中采用的“在地化翻译策略”,比如将《再别康桥》中独属于剑桥的物景意象加以还原,淡化了徐志摩诗歌中的中国文化意境,融入了西方文化的意境,使徐志摩的诗歌在西方获得了新的生命。


讲座的中段部分,刘洪涛教授展示了徐志摩文化身份与价值的再定位、徐志摩形象的再创造与产业实践。他先从徐志摩与英国友人的交游以及学者对徐志摩研究的深入两个角度切入,强调了徐志摩文化身份的混杂性与跨文化交往的能力。随后,他分别展示了赛珍珠、闵安琪、张邦梅、徐善曾与张静珏等人在文学作品或传记中对徐志摩形象塑造的差异。接着他又介绍了徐志摩作为文化符号的两个产业实践,即剑桥大学的徐志摩纪念花园与徐志摩诗歌艺术节。


讲座的最后,刘洪涛教授总结了徐志摩的世界文学网络与文明互鉴意义。他从世界中文学的观念看待徐志摩,得出了三点重要结论:第一,进入全球流通的徐志摩及其创作,生成了一种新的文学形态,这就是世界文学;第二,由民族文学成为世界文学,也生成了一种世界文学价值;第三,以徐志摩为中心的世界文学网络,颠覆了西方中心主义世界文学观念,增加了世界文学的多样性。


(讲座现场)


刘洪涛教授的讲座让现场的师生受益匪浅,引发了大家的积极思考。在互动环节中,李雪莲副教授与刘洪涛教授探讨了徐志摩英译在西方的接受现象,代云芳助理教授就莱昂斯翻译徐志摩诗歌过程中采取的“在地化翻译”与诗歌订正动作两个问题与刘洪涛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在场的同学们也向刘洪涛教授请教了不少有关徐志摩和西方学者交游的现象与影响的问题。最后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幕。


(与会学生与刘洪涛教授展开交流)

文案:谢有庚

摄影:罗锦薇

排版:余诗雨


初审:王颜玉

审核:贾智 沈锐

审定发布:郑哲


中国语言文学系(珠海)

点击下方 关注我们

中山大学中文系珠海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珠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