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珠学术 | “中国现代文学与城市空间”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文摘   2024-11-25 09:16   广东  


2024年11月8日至10日,由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珠海)主办的“中国现代文学与城市空间”学术研讨会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隆重举行。来自北京大学、东京拓殖大学、香港大学、香港浸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上海大学、苏州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深圳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北京鲁迅博物馆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30多位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本次会议共设置六场主题发言,各位学者围绕会议主题“中国现代文学与城市空间”进行了精彩的讨论和深入的交流。

会议海报

会议现场

11月9日上午,会议开幕式于海琴六号A631隆重举行。开幕式由中山大学中文系(珠海)陈洁副教授主持,香港浸会大学黄子平教授、香港大学许子东教授致开幕辞。

陈洁副教授主持

黄子平教授致辞

许子东教授致辞

合影留念

 开幕式后,与会学者进行合影留念。

合影留念

1

会议第一

第一场主题发言由香港浸会大学黄子平教授主持,由北京大学季剑青长聘副教授评议。

黄子平教授主持

黄子平教授的发言题目为《乡下人沈从文进城》,揭示了沈从文从湘西赴北京的多重原因,重点关注军阀陈渠珍将城市元素带入湘西的行为如何影响沈从文自我认知的改变,并考察了沈从文到北京后的住所以及与北大学生、农业大学学生的交往经历,进而分析了这些经历对于塑造沈从文“乡下人”的自我认同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黄子平教授发言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王家平教授的发言题目为《鲁迅〈在酒楼上〉与他所译契里珂夫〈省会〉城市空间书写的互文性》,关注作为城市、乡村“中间物”的小镇空间,通过细读契里珂夫的小说《省会》与鲁迅的《故乡》《在酒楼上》,揭示了两个文本之间复杂深刻的互文关系。

王家平教授发言

中山大学中文系(珠海)陈洁副教授的发言题目为《〈新青年〉与早期新诗的北京城市书写》,考察了《新青年》上的白话诗对于北京城市空间的体认与书写,重点对鸽子、人力车夫、除夕等意象进行分析,指出《新青年》上的早期新诗在主题上具有关注下层劳动人民,反抗社会秩序、记叙北京民俗的特点。

陈洁副教授发言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王建伟教授的发言题目为《郁达夫:1934的北平初秋》,以微观史的研究方法考察郁达夫1934年前后的日记,从交游的角度对郁达夫的北京生活进行研究,通过分析郁达夫对于北京城态度的转变,勾勒出郁达夫与北京城的关系变化。

王建伟教授发言

对外经贸大学中文学院胡少卿教授的发言题目为《顾城与北京城》,以顾城的组诗《城》《鬼进城》为考察对象,认为顾城的心理意识与北京城具有同构关系,指出以“幽灵”视角进入组诗是理解组诗内涵的关键,并肯定了“幽灵”的角色设置对于挖掘北京层累式文化记忆的功用。

    胡少卿教授发言

发言环节结束后,北京大学季剑青长聘副教授对本组发言进行了精彩的评议。

季剑青长聘副教授评议

2

会议第二

第二场主题发言由香港大学中文学院许子东教授主持,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王家平教授评议。

许子东教授主持

北京鲁迅博物馆黄乔生研究馆员的发言题目为《都市里的乡村:八道湾十一号的牧歌与鲁迅文学空间的拓展》,考察鲁迅在八道湾居住时期创作的“牧歌式的小品”,这些创作可视为“城乡间文学”创作的典范,体现出鲁迅对城乡间关系的思考与开拓。

黄乔生研究馆员发言

苏州大学文学院汪卫东教授的发言题目为《上海媒体空间与鲁迅三十年代杂文》,关注鲁迅人生后期如何以媒体开辟新的言论阵地,指出鲁迅针对上海的媒体空间所采用的剪贴体、拾荒体等新的写作策略,是对于现代媒体空间中现实真相的本质洞察,具有媒体时代启蒙的新内涵。

汪卫东教授发言

北京大学中文系季剑青长聘副教授的发言题目为《文化城中的走兽——〈骆驼祥子〉中祥子命运的再解读》,认为老舍将“一群人的生活方式”视为文化,这与老舍在英国受到人类学“文化”观念的影响有关,并指出祥子的堕落在于老舍民族志式的叙述策略,这样的叙述策略使得老舍的创作具有类型化的形象塑造与以文化批判为主题的写作特点。

季剑青长聘副教授发言

东京拓殖大学外国语学部阿部沙织准教授的发言题目为《跨界的文体——浅析凌叔华〈无聊〉与曼斯菲尔德作品的互文性及其英文翻译》,分析了凌叔华和曼斯菲尔德作品的互文关系,重点从间接引语、内心独白等文体层面考察两者的联系,并指出凌叔华作品的英译本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她的现代主义实践。

阿部沙织准教授发言

深圳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曹清华教授的发言题目为《鲁迅作品中的空间对照》,分析了鲁迅作品中两组对照空间:“地理/社会空间”“心理/语言空间”,考察了语言与空间的内在关联,指出死亡是瓦解语言空间的唯一可能性。

曹清华教授发言

发言环节结束后,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王家平教授对本组发言进行了精彩的评议。

王家平教授评议

3

会议第三

第三场主题发言由苏州大学文学院汪卫东教授主持,中山大学中文系刘卫国教授评议。

汪卫东教授主持

中山大学中文系(珠海)郭超副教授的发言题目为《城市空间与话语场域——1928年梅兰芳访粤始末》,以丰富的史料再现梅兰芳1928年访粤演出始末,通过分析梅兰芳访粤前后舆论场从“褒梅”到“贬梅”的复杂变化,揭示社会语境从社会教育向国民革命的过渡与转变。

郭超副教授发言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张霖副教授的发言题目为《建国初期北京的民众读物生产与消费空间》,以建国初期(1949-1956)的民众读物改造运动为研究的背景,考察北京连环画消费空间的改造和新生产空间的建立过程,揭示知识精英如何利用国家权力,领导民众生活,促进社会改造。

张霖副教授发言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谢保杰副教授的发言题目为《建国初期的城市精神与工人创作之关系研究》,以胡万春、万国儒的创作为研究重点,分析建国初期上海、天津两个城市的工业题材创作如何因地缘政治的原因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谢保杰副教授发言

河北大学文学院刘润涛讲师的发言题目为《鲁迅〈铸剑〉考论》,通过对《铸剑》作详尽的文本解读,并与鲁迅在厦门的具体生活经验相勾连,探寻《铸剑》投射出鲁迅的追求“非常爱情”、维护“名人形象”及犹豫彷徨等多个精神面向。

刘润涛讲师发言

中山大学国际翻译学院范若恩副教授的发言题目为《作为〈碧血幕〉之续书的〈女律师〉》,指出包天笑在《女学生》《女学生杂志》发表莎剧《威尼斯商人》,隐含着向秋瑾和惠兴两位女杰的致敬。而包天笑计划续写《碧血幕》,意图创造一个非满非汉的、面向未来的女性。

范若恩副教授发言

发言环节结束后,中山大学中文系刘卫国教授对本组发言进行了精彩的评议。

刘卫国教授评议

4

会议第四

第四场主题发言由中山大学中文系(珠海)郭超副教授主持,中山大学中文系(珠海)吉云飞助理教授评议。

郭超副教授主持

上海大学中文系唐小林讲师的发言题目为《回忆如何重建关外的“现代史”?——骆宾基〈幼年〉释读》,认为骆宾基的《幼年》创作以平凡的家庭琐事为主题,这样的叙事策略将宏大历史、现实巨变编织进创作之中,以家族回忆重建东北的近现代史。

唐小林讲师发言

安庆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蔡洞峰副教授的发言题目为《“唐朝的天空”与“人间性的真实”——鲁迅拟作〈杨贵妃〉考论》,指出鲁迅创作《杨贵妃》的计划受《三浦右卫门的最后》的影响,认为鲁迅最终没有创作《杨贵妃》的原因在于鲁迅文体意识的变化及其对杨贵妃书写传统的放弃,并提出鲁迅意图从历史真实出发突出杨贵妃的人性特点。

蔡洞峰副教授发言

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孙慈姗的发言题目为《“街头”的“生活”——七月派城市诗歌的美学与政治》,以1940年代后期“七月派”诗人对于“街头”所作的诗歌观照为切入点,揭示“七月派”诗人如何将城市这一现代生活空间从“市民性”中拯救出来,并指出这一独特的政治抒情诗类型为左翼及社会主义文艺和文化政治方案处理“城市生活”提供可能。

孙慈姗博士生发言

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安子瑜的发言题目为《“矿质的灵魂”与新诗中的城市》围绕哈特·克兰提出的“矿质的灵魂”这一概念,分析早期新诗以及“矿质的灵魂”的认知在“城-人”支配关系上的差异之处,阐释了穆旦《城市的舞》因作为支配者的城市所具有的失控的美学特质。

安子瑜博士生发言

中山大学中文系(珠海)博士生邓凯月的发言题目为《战时重庆与〈寒夜〉的生产》,认为巴金从1940-1946年间居住在重庆的战时体验出发,创造出一个象征着知识分子必然走向毁灭的表征性空间,并以这一表征性空间完成对变革社会、创造新空间的呼吁。

邓凯月博士生发言

发言环节结束后,中山大学中文系(珠海)吉云飞助理教授对本组发言进行了精彩的评议。

吉云飞助理教授评议

5

会议第五

第五场主题发言由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王家平教授主持,苏州大学文学院汪卫东教授评议。

王家平教授主持

暨南大学文学院李亚萍副教授的发言题目为《鲁迅与北京的文化空间——读〈鲁迅北京交游研究〉》,认为陈洁的《鲁迅北京交游研究》尝试对鲁迅在北京不同文化场域中的文学活动及人际交往进行系统性研究,同时结合丰富详实的史料,使该论著不仅展现出视野上的大开大合,同时又具有史料考证的“寻微探幽,步步为营”的细密扎实。

李亚萍副教授发言

长江文艺出版社杜东辉编辑的发言题目为《北京与鲁迅文学生产的关键时刻》,认为《鲁迅北京交游研究》从城市空间的角度研究北京与鲁迅文学的关系,宏阔的理论视野和细密的史料发掘相结合,丰富了北京与鲁迅文学生产的研究成果,也为研究城市与文学的互动关系提供了可参照的研究理路。

杜东辉编辑发言

中山大学中文系(珠海)硕士生朱婉伶的发言题目为《由城到人:另一种空间视野——评〈鲁迅北京交游研究〉》,认为《鲁迅北京交游研究》提供了一种由“城”到“人”的研究路径,该书聚焦鲁迅在北京的交游网络和社会关系,从空间的角度论述了北京空间的政治性对鲁迅思想和创作的影响,将鲁迅在北京城与不同个体或群体的各种交游相互关联起来,产生对鲁迅文学与思想的新认识。

朱婉伶硕士生发言

中山大学中文系(珠海)硕士生刘淑欣的发言题目为《城与人的对话——评〈鲁迅北京交游研究〉》,指出《鲁迅北京交游研究》一书,从城市空间与人际交游切入,对鲁迅保存的教育部史料及其相关的零散史料都做了非常扎实的考证,由此展现出多面的北京鲁迅形象,清晰地勾勒出鲁迅北京交游网络与身位变化脉络。

刘淑欣硕士生发言

中山大学中文系(珠海)本科生陈永竣的发言题目为《北京鲁迅形象的廓清与拓进——评〈鲁迅北京交游研究〉》,指出《鲁迅北京交游研究》一书不仅相对完整地爬梳了1910-1920年代鲁迅在新旧交争的北京城市空间中,与不同个体或群体的交游及其多重社会身份的发展或转变,还廓清了鲁迅以往被学界忽视的一些面向,对鲁迅文学及其思想作出了重要解读。

陈永竣本科生发言

发言环节结束后,苏州大学文学院汪卫东教授对本组发言进行了精彩的评议。

汪卫东教授评议

6

会议第六

第六场主题发言由中山大学中文系(珠海)博士生邓凯月主持、评议。

邓凯月博士生主持

中山大学中文系(珠海)博士生赵紫梅的发言题目为《东北故乡与萧红的精神后花园》,关注了作为地理空间的与作为精神空间的后花园如何在萧红的作品中呈现,分析了后花园的隐喻性,以及精神后花园给萧红提供的生命能量,并揭示了萧红小说具有空间性、叙述散文化倾向与空间结构开放性的特点。

赵紫梅博士生发言

中山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张琢琪的发言题目为《为何“绝地”,如何逢生?——论草明的广州书写》,认为受到左翼文学影响的草明,以革命文学中的上海为广州书写的模仿对象,借由对峙的城市空间实现了对广州的批判,而草明鲜明的性别立场和人文关怀在另一维度上丰富了简化抽象后罪恶的广州城市形象,以“绝地”激励革命者的诞生。

张琢琪博士生发言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生李越颖的发言题目为《上海文化生产场域中的鲁迅遗著翻版与维权》,以鲁迅逝世后作品的翻版印制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展现了1930年代上海出版场域的复杂性,并考察出法律、新闻如何与出版界形成合力,作用于文学史、文化史的发展过程。

李越颖硕士生发言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硕士生余金子的发言题目为《魂归何处——西西自传体小说〈候鸟〉〈织巢〉中的迁徙与丧葬叙事》,从丧葬文化与文本再现为切入口,关注家族内部一代又一代在丧葬观念的变化,暗含着对“家”“故乡文化”的认同态度及其嬗变过程。

余金子硕士生发言

发言环节结束后,中山大学中文系(珠海)博士生邓凯月对本组发言进行了评议。

最后,闭幕式由中山大学中文系(珠海)陈洁副教授主持,香港浸会大学黄子平教授作大会总结。黄子平教授总结了此次会议呈现出三种“城—人”关系的研究范式,并对部分研究话题展开评议。

陈洁副教授主持

黄子平教授总结


至此,“中国现代文学与城市空间”学术研讨会圆满落幕。本次会议参会学者30余位,研究主题多样,研究视野开阔,集中关注了现代文学中的城市空间,思考了城市空间如何型塑、生产现代文学,对于揭示城市空间与现代文学的互动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与会代表们认为此次会议规模小而凝练,质量高而精彩,收获颇丰,并对下一次此类会议的举办充满期待。


文案:邓凯月

摄影:朱婉伶

排版:吴悠

值班编辑:杨进怡

初审:王颜玉

审核:贾智 沈锐

审定发布:郑哲


中国语言文学系(珠海)

点击下方 关注我们






中山大学中文系珠海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珠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