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珠学术 | 中文系(珠海)顺利举办“华文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关联性”工作坊

文摘   2024-11-30 07:00   广东  

2024年11月23日,中山大学中文系(珠海)于中山大学珠海校区顺利举办了“华文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关联性”工作坊。来自海内外的四十余位学者,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齐聚文珠,共享学术盛宴。


在“现代”概念松动、汉语书写提出、华语比较文学倡议、“全球南方”兴起的背景下,华文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之间的关系愈发复杂而幽微、复义而暧昧。本次工作坊着眼于华文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之间的“间距”、时差、情境以及“势的消长与往返”,探讨二者关系。工作坊分为开幕式、圆桌会议、分论坛讨论、闭幕式四个环节。


一、开幕式



11月23日上午,工作坊开幕式于海琴六号A631隆重举行。开幕式由中山大学中文系(珠海)胡星灿副教授主持,中山大学中文系(珠海)系主任朱崇科教授致开幕辞。


首先,朱崇科教授向与会学者表达欢迎与感谢,并介绍了中文系(珠海)的创办历史与发展成就,强调文珠扎根于中国大地,致力于走出一条具有本土性色彩的中文系道路。同时,朱崇科教授期待本次会议能够保持问题意识的尖锐性与先锋性,打破华文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壁垒,以更宏阔的学术视野探讨华文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关联性与差异性,进而反哺中国的文学研究。最后朱崇科教授送上祝福,希望各位学者能够在本次工作坊中获得充实而愉快的学术交流。


朱崇科教授致开幕辞


开幕式后,线下与会学者于海琴六号进行合影留念。

合影留念


二、圆桌会议



两场圆桌会议于A631会议室进行,由中山大学中文系(珠海)胡星灿副教授主持。圆桌会议采取依次发言形式,每位学者发言十分钟,并由后一位发言的学者评议上一位学者的发言。


第一场圆桌会议


在第一场圆桌会议中,惠州学院颜敏教授关注艾芜亲身的“往南走”及其小说中的南洋叙事,探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现代中国作家南洋叙事的变化趋势及其与语境的关系,思考了中西之间的涟漪效应作用下演绎出的另一种南洋叙事;云南师范大学程小强教授注意到《沉沦》在1949年前后于学术界评价的巨大转变,认为《沉沦》的主人公的“生之苦闷”“性之苦闷”与民族国家话语不搭界;苏州大学潘莉副教授细致梳理新加坡“国际华文文艺营”的基本脉络,分析了中国大陆作家与新加坡华文文坛的互动,揭示其中存在的文学话语争夺。


颜敏教授发言(线上形式)

程小强教授发言

潘莉副教授发言


香港文学馆庄园老师以《香港西西研究文献综述》为题,介绍香港出版的12部研究西西的专著的基本情况,并对两岸三地出版的西西单行本进行梳理与罗列;广东工业大学王文艳副教授以黄蒙田的散文为中心,认为黄蒙田的创作呈现了香港左翼文人抒情的路径和可能,并从文学史的意义层次探讨了黄蒙田抒情路径生成的原因;广东财经大学杨森副教授细致分析了港澳台文学与海外华人作家的瘟疫记忆或书写,认为后疫情时代华文文学的书写出现了“向内转”的趋势,更加关注个体的精神状态。


庄园老师发言

王文艳副教授发言

杨森副教授发言


茶歇

茶歇点心


第二场 圆桌会议


在第二场圆桌会议中,山东师范大学孙连五副教授从文化冷战视角考察了《美国文学批评选》的翻译与出版,并考证书中存在的翻译问题,分析了批评选所呈现出的审美意识与文化政治;中央民族大学吕欣桐助理教授挖掘了海外保钓运动下留学生阅读鲁迅作品的现象,指出郭松棻《阿Q与革命》是鲁迅杂文的一次成功“仿写”;厦门大学吴文老师援引左哈尔的“复系统”理论、希尔兹的文化拓扑学“节点”等尝试提出华文文学系统的假想,探讨华文文学节点的实践意义。


孙连五副教授发言

吕欣桐助理教授发言

吴文老师发言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云山青年学者林培源老师全面地关注到1951-1953年间竹内好的五篇赵树理评述文章,指出它们共同支撑了竹内好战后的“国民文学论”,并由此重新理解人民文学的现代性;暨南大学李姝博士后着力分析了黄锦树的《鱼骸》《刻背》,提出两部作品体现了作者中国现代文学“启蒙与救亡”双重传统的主动超越。


林培源老师发言

李姝博士后发言


在紧随发言之后的评议阶段中,各位学者都对自己所评议的对象作出了中肯的评价,并对前一位学者的发言或阐述自己的理解,或提出自己的问题,或与发言学者商榷其中的论述。


三、分论坛讨论



第三场(上):跨域流动与“南洋风土”


第三场分论坛“跨域流动与‘南洋风土’”的上半场于A698会议室举行,由中山大学中文系(珠海)胡星灿副教授主持与评议。


桂林理工大学吴小红助理研究员通过列举跨国作家交流、跨语际对话等现象,分析了2023年后疫情时代马来西亚华文文学在传承华人文化传统与突破创新中呈现出的多样性发展势头与新写作气象;长沙理工大学周宏亮讲师以新加坡“戏剧之父”郭宝崑剧本《老九》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中众声喧哗的复调书写背后新加坡人作为“他者”的情绪与欲望演变轨迹。


吴小红助理研究员发言

周宏亮讲师发言


云南大学高莉娜博士后以“国民性”与“华人性”流动性文化研究为方法,研究流寓南洋的中国作家铁抗《试炼时代》《白蚁》《洋玩具》等作品中的相关书写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超族际的世界性,借此窥探南洋华文文学的整体性、独特性与异质性;中山大学张灵馨博士以新加坡作家英培安为研究对象,剖析其小说空间中的位移对本土都市情感和传统语言空间的拓展,从而建构起文化主体和版图,实现本土文学困境的突围。


高莉娜博士后发言

张灵馨博士发言


北京语言大学李礼博士(线上形式)以《星洲日报》副刊《晨星》为考察中心,梳理郁达夫在南洋办报经历,指出这一经历对南洋文学青年培养、抗日救亡运动及南洋新文学发展的多元意义;北京大学冯淑娴博士聚焦黄锦树的批评理论,通过作者研究、历时研究、修辞研究等方法探究黄锦树提出的汉字的现代性问题,重点分析其“从文出发”的语言文字实验以及展示出的某种汉字未来诗学的可能性;澳门理工大学林洪威助理研究员关注张贵兴小说《猴杯》中暗含的问题视域,探究“祛魅”与“复魅”在小说中呈现的手法,以及由此达到的对“进步”与“落后”的再审视和马华文学整体对跨种族理解的呼吁。


李礼博士发言(线上形式)

冯淑娴博士发言

林洪威助理研究员发言


在评议环节中,评议人胡星灿副教授对七篇论文进行细致点评。他肯定了学者们周详的分析、夯实的材料,并期待看到更多问题意识。


胡星灿副教授评议


第三场(下):跨域流动与“南洋风土”


第三场分论坛“跨域流动与‘南洋风土’”的下半场于A698会议室举行,由中山大学中文系(珠海)胡星灿副教授主持与评议。


华南师范大学谢文军博士以断层时期(1966—1998)的印尼华文文学为例,从诗词运思、节日展映、集体写作三个层面分析其中对主体精神的捍卫、民俗群体的生命关照及心灵深处的言说机制,从而构建起中国形象的诗性书写;香港浸会大学李玥潼博士聚焦马华文艺思潮之一“反黄运动”,梳理其历史背景、话语建构与文学思潮、革命实践与格局,剖析其中蕴含的“反殖”抵抗话语;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黄丽群博士关注《南洋商报》副刊《狮声》对鲁迅的纪念活动,在此基础上分析其与“革命鲁迅”“救亡鲁迅”双重形象建构的关系。


谢文军博士发言

李玥潼博士发言

黄丽群博士发言


复旦大学欧阳可欣硕士通过分析华人黄锦树《鱼骸》等文中甲骨文意象的精神特质,补充一种重新审视华人左翼革命的“政治无意识”视角;韩国延世大学丁润声博士以韩国左翼作家李箕永短篇小说《先驱者》与《三重国籍者》为例,通过研究发表背景、叙事结构特征等,观测其创作中的“国际主义”思想及在中韩团结叙事中的局限性;中央民族大学赵祎楠博士将焦点聚于马来西亚电影,从集体记忆中的文化乡愁、华裔社群的寻根之旅与双重他者的身份建构三个层面切入探讨其形成的独具特色的电影艺术风格和影像文化气质。


欧阳可欣硕士发言

丁润声博士发言

赵祎楠博士发言


在评议环节中,评议人胡星灿副教授对六篇论文进行了整体总结,肯定论文中跨学科对话的自觉以及论从史出的研究方法,并强调了文学研究离不开对文学本身的研究,既有外部视角也能进入文学内部世界。


胡星灿副教授评议


第四场(上):海峡、岛屿及文学航道


第四场分论坛“海峡、岛屿及文学航道”的上半场于A631会议室举行,由中山大学中文系(珠海)靳一凡副研究员主持与评议。


赣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吴泰松讲师从“横的移植”和“纵的继承”两方面论述了王鼎钧的散文写作,指出他的散文不仅看到了台湾乡土社会的变化,也对台湾由乡土文明转向都市文明产生的撕裂感进行了反思;厦门理工大学程彩霞讲师疏离张秀亚的文学生成脉络,强调京派和新月诗派是影响张秀亚最深的两个“五四”文学派别,张秀亚学习“五四”作家的写作技巧和创作观并形成了自己的创作风格;常州工学院张晓婉讲师聚焦20世纪40年代大陆诗坛抗战语境中覃子豪与曹聚仁、李熟(彭燕郊)、何奏(袁微子)等文人的论争,认为覃子豪的诗论经验是两岸诗坛隔而不断的重要思想纽带。


吴泰松讲师发言

程彩霞讲师发言

张晓婉讲师发言


石河子大学豆耀君讲师关注《海上花列传》的文学与影视转化成果,指出20世纪以来,韩邦庆原著《海上花列传》历经张爱玲翻译被注入现代叙事,经侯孝贤的银幕呈现又被融入浓郁的东方美学神韵;南京大学奚炜轩博士通过论述陈若曦1970年代“归返大陆”题材小说中的主体困境,揭示了在“归来”与“离去”的辩证间,陈若曦这一时期的小说探寻了超越时代创伤以再造历史主体的可能,也在冷战年代里呼唤两岸复合。


豆耀君讲师发言

奚炜轩博士发言


香港浸会大学陈科宇博士围绕记忆、伤逝与悼亡,另辟后遗民视角对朱天心《想我眷村的兄弟们》做出新解读,提出朱天心此作中的后遗民书写展现了复杂的情感结构,暗含与抒情传统对话的可能,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福建师范大学陈诗婕博士联系叶荣钟1930年代的文艺思想,以及《南音》于1932年创刊的历史语境,认为叶荣钟提倡“第三文学”的关键在于他试图突破“新”、“旧”、“无产阶级”、“资产阶级”等文艺评价标准,建立一套启蒙殖民地全体人民的“文艺通俗化”道路,为维系中国传统文化抵抗殖民文化的献力。


陈科宇博士发言

陈诗婕博士发言

靳一凡副研究员评议


靳一凡副研究员简要了回顾前七位发言人的主要论点,着重称许了学者们细腻的史料爬梳和跨文化、跨媒介、跨学科的华文文学研究思路。


第四场(下):海峡、岛屿及文学航道


第四场分论坛“海峡、岛屿及文学航道”的下半场于A631会议室举行,由中山大学中文系(珠海)靳一凡副研究员主持与评议。


香港大学刘雅歆博士分析“新个性主要”文艺观的具体内涵,认为徐訏以自身所秉持的理念为依托,自觉延续了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思想,并对其进行了吸收转化,但徐訏也受到冷战意识形态博弈的影响;香港大学马珺琳博士以陈蝶衣的多重职业身份及其编剧作品歌唱片《桃花江》(1956)为例,探讨“南来文人”在1950年代的香港叙述,指出在《桃花江》中,陈蝶衣通过声影跨媒介建构了和谐的城乡视听觉景观,建构出一个充满向上阶级流动和开放心态的国际化香港,丰富了1950年代香港城市文化的体裁、媒介、主题和传播方式。


刘雅歆博士发言

马珺琳博士发言


中山大学刘平博士发掘《华商报》中夏衍的四篇逸文,指出夏衍在《华商报》这一宣传据点的工作为香港地区抗战了一定贡献;郑州大学孔德玉博士对比陈映真与鲁迅小说中理想主义者之死的异质性,论述了陈、鲁二人在面临理想失落与挫折时寻求精神突围的不同路径,尝试从中窥见战后台湾左翼知识分子对大陆新文学资源的继承、改造与发展;南京大学罗欣怡博士关注刘以鬯在中国内地时期的创作,系统梳理刘以鬯早期的写作特征以及不同阶段写作的关联。


刘平博士发言

孔德玉博士发言

罗欣怡博士发言


中国传媒大学高心悦博士运用“非地方”“无地方”与“超现代”理论解析董启章、西西等作家的香港城市空间书写,认为他们的城市物理空间与文化变迁书写中暗含对公共空间问题的批判性反思,进一步揭示出当代香港文学在全球化和城市化浪潮中的复杂性和在城市文学书写中的前瞻性;北京语言大学赵璐博士将作者的独特旅外经历与文学生产联系起来,集中探析了老舍《二马》行旅书写中的凝视、身份和情感问题。


高心悦博士发言

赵璐博士发言


在评议阶段,对于孔德玉的陈、鲁二家比较研究,靳一凡副研究员建议切实深入具体的文本分析,不止步于得出影响研究的结论;靳老师肯定了高心悦博士开阔的理论视野,也指出作为单篇论坛文章,论文题目可以适当加强聚焦;靳老师也指出,赵璐博士研究中运用到的“行旅”这一概念的相关文学传统值得更系统的梳理。


靳一凡副研究员评议


四、闭幕式



最后,中山大学中文系(珠海)系主任朱崇科教授对本次“华文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关联性”工作坊作观察报告与总结。


朱崇科教授分享了自己的参会体验,并对华文文学研究提出了新的展望。他首先指出,本次工作坊中的论文报告体现了文学研究的宏阔气象与较强的理论性,既有实践方面的关切,也有时间与空间跨度;其次,部分论文展现出雄霸锐气、平凡之中的朝气和论述中的底气,也体现了在地经验对相关语境的深刻把握。此外,他对华文文学研究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强调复杂问题需要复杂化,文学研究须注重全面性和本土化;二是涉及理论和术语的使用要注意历史错位,明确理论边界及适用对象。最后,朱教授再次对到会嘉宾的精彩呈现表示真挚感谢,强调本次工作坊对于论文批评、理解、纠偏等方面的意义,并期待各位学者在会议中有所收获,聚焦问题意识,不断构建华文文学研究的新版图。


朱崇科教授作总结观察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珠海)始终坚持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国家发展战略语境中,戮力打造跨区域、跨学科、跨文化的华文文学研究平台和国内外学术重镇,立足时代、放眼全球,致力于搭建华文文学及文化研究大平台,供海内外优秀学者畅谈学问之道、共促学科发展。在各位与会学者的支持下,本次华文文学研究工作坊圆满落幕。


文案:陈永竣、赵若冰、张静怡

摄影:杨进怡、张新欣

排版:吴泽纯

值班编辑:龚楚婷


初审:王颜玉

审核:贾智 沈锐

审定发布:郑哲


中国语言文学系(珠海)

点击下方 关注我们


中山大学中文系珠海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珠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