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下午,中山大学中文系(珠海)邀请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陈琳琳讲师于海琴六号A631会议室主讲“前沿讲坛”第72讲——“苏轼形象的‘代言效应’——以‘苏东坡赏心十六事’为例”。本次讲座由中文系(珠海)刘杰助理教授主持。
主讲人:陈琳琳老师
主持人:刘杰助理教授
会议伊始,陈琳琳老师分享了利用图像研究苏轼的视野、问题和常见方法,并主要介绍了苏轼题材绘画的三种主要类别,包括苏轼画像、东坡故实图和东坡诗意画。
随后,陈琳琳老师对明清时期流行的“苏东坡赏心十六事”主题图绘进行详细的考察分析,包括上官周、王寅等清代画家的作品。陈老师认为,王寅《东坡先生赏心十六事图》并非直接再现苏轼生平逸事的故实画,而是一组文人生活的象征性剪影,从其画稿可看到苏轼、明清文人士大夫乃至江马圣钦等诸多人物形象的层叠,是对文人典范的一种概括化表达。由王寅和江马圣钦合作的《赏心赘录》可见,“赏心十六事”之所以倍受青睐,一方面与苏轼强大的域外影响力有关系,另一方面则契合了日本文人自身对日常生活的审美体验。由此可见,苏轼已然是一个意蕴丰富的文化符号,是东亚文人心目中“文士风雅”的最佳代言人。
讲座现场
紧接着,陈琳琳老师细致考述了“赏心十六事”的本事来源,她指出“赏心十六事”辑录的是时人普通认同的十六种文人雅事,大多与苏轼本人无确切的直接联系,将其系于苏轼名下,主要是借“苏轼”之名以提升知名度,发挥其强大的代言效力。
陈琳琳老师还具体追溯了“苏东坡赏心十六事”的图文生成历程:“赏心十六事”的文本生成与晚明幽赏文学具有密切关联,而其图像再现则主要受到园林绘画及通俗画谱的双重影响。可以说,在审美趣味上,“苏东坡赏心十六事”可上溯至宋人幽赏的审美传统;然而其成为一种流行的文化现象,则主要受影响于晚明以降整体的审美环境。
具体来说,晚明文人选择苏轼为代言人,主要是因为苏轼通过日常生活的诗意体验和审美化观照,使其自身成为宋代及后代士人的审美人格典范。晚明文人认同并向往苏轼所代表的审美人格境界、苏轼的日常生活美学及其丰富的生命实践,因而赋予其形象以巨大的代言效力。与此同时,晚明通俗文化领域内对苏轼的热烈追捧与形塑,也刺激了画家群体对苏轼及其诗文事迹的关注。诸如“东坡戏”、东坡小说等通俗文学创作,以及苏轼题材绘画创作在明代达到高峰,助推其形象在视觉领域的符号化进程。“赏心十六事”积极地融入这一文化潮流,也是以苏轼冠名,意图制造“东坡同款”,展现苏轼形象的文化代言能力。此外,陈琳琳老师还指出,苏轼形象的这种“代言效应”其实早已有之。苏轼在其生活的年代即已成为公认的文化偶像,诸如食物、药方、农具等寻常生活之“物”,俱因苏轼之名而广为流传,苏轼甚至主动利用自身的代言效力宣传或推广某些日常事物。此后,伴随着苏轼在文人心目中的地位日益提高,一切事物只要打上“苏东坡”的印迹,其产生的象征资本便随之日益升值。晚明文人选取苏轼作为“赏心十六事”的代言人,归根到底是对这种象征资本的自觉利用。
陈琳琳老师总结到,流传于明清时期的“苏东坡赏心十六事”,既非苏轼本人的文学作品,也不是表现苏轼逸事的主题绘画,而是以“苏轼”冠名的一种文化现象。后世文人从日常生活中提炼、总结出十六件具有普遍性的文人乐事,系于苏轼名下,使其自身的审美情趣与文化追求具有一张“东坡同款”的文化名片,充分发掘了苏轼作为文化符号的宣传效力。而对“苏东坡赏心十六事”的青睐与追捧,反映出后世文人对苏轼的身份定位与认同,揭示了苏轼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典范意义。
提问环节
最后,在场师生就图像与文本的互动关系、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文史互证等话题继续与陈琳琳老师展开深入的探讨。刘杰助理教授鼓励同学们学习陈琳琳老师图像与文学相结合的研究路径,在经典研究中重新打开思路,创造出有趣的学术成果。本次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排版:吴泽纯
值班编辑:杨进怡
初审:王颜玉
审核:贾智 沈锐
审定发布:郑哲
中国语言文学系(珠海)
点击下方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