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你们的金叔,前几天写了2篇10万+,无奈话题太敏感了,索性就删掉了。最近终于风浪有些平息,坐下来跟各位个小伙伴们聊聊教育行业的下一步。
首先今天文章的主题叫做《教育行业的二次创业》,为啥我用二次创业而不用转型那?因为转型是从原有的基础上做改变,而创业是从0-1去搭建,目前教培行业的处境,抱着转型的态度做,是很难做的好的。只有用再创业的魄力与能力,才有机会突围而出,而这里就引申出一个问题,目前国内的教培行业的从业者,我们可以简单的分为俞敏洪和俞敏洪的兵两代人。俞敏洪的兵都是70-80后,还是有些创业的劲头,而俞敏洪们,我真不知道前辈们还没有力气,再拼一把。
根据上面那个问题,我们其实就可以考虑对美股剩下的教育标的进行筛选,手里现金流大于10个亿,曾经涉及过K9以外业务的,创始人足够年轻有二次创业魄力的教育机构,更有机会涅槃重生。
定下了二次创业的基调,我们再来聊一聊创业的方向,这阵子我跟好多小伙伴聊过,大家现在都对行业空间有着非常强的执着性,过去国内K12是个万亿的市场,现在大家梳理其他能做的赛道的时候发现,职业教育,素质教育,已知的赛道空间可能最高也只有千亿,浓浓的看不上的意味。但是,不排除的一点是,这些空间狭小的赛道,都是一门门好生意,每一个赛道都有着不错的净利润,无非是市场空间小一些,天花板一眼就能看得到罢了。所以接下来我们每一个都要考虑清楚,你是想做一门生意,还是做一个事业?从做事业的角度来看,素质教育(线上/线下),职业教育其实都是很难的赛道,素质教育不跟高考挂钩,家长付费意愿不强,目前市面上并不存在规模盈利的素质教育企业(营收2亿以上并有净利润),这两点可能就注定了不是那么好做。而职业教育虽然盈利,但是要面临着细分赛道天花板底,每个细分赛道都有龙头企业,跨赛道扩科极难三个问题,其实并不是很好的创业赛道。事业意味着要把眼光放长远,要把路径想明白。但是如果你从做生意的角度来看,素质教育我亲自梳理过6家公司,8个店铺模型,3个细分行业,都是可以盈利的,一个店投入个300-500万,一年净利润几十万,其实也美滋滋。职业教育更不用说,只要有口碑有讲师,做个一年小2000万的营收可以有300-400万的净利润,但也仅限于此。生意意味着要赚钱,但赚钱就不要把心气放的太高。
聊完了基调,聊完了方向,按理说该聊一聊执行,但是金叔我没那么多本事跟各位小伙伴聊执行,大家都是血海里拼杀出来,执行能力跟我比一定是很强的。但是作为一个投资人+战略思考者,我可以跟大家聊聊时机与节奏。从时机上来看,未来其实只有2个月的窗口期,8月,9月。现在TOP5还处于裁员,思考,整理的节奏当中,2个月后暑假结束,精力切换完成,剩下的几个赛道将面临TOP5 百亿资金的漫灌,过去漫灌可能体现在广告获客上,而接下来的漫灌,很可能体现在点位和人才上。So,依旧打算二次创业的小伙伴,可要把握好窗口期。最近一级资本市场的表现也是远比金叔预想的要好,我原本以为一级小伙伴们至少要躲着教培走个一年,但是过去2个月里,不断有教育内容提供商,IP,职业教育,教育科技等拿到融资,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一级市场的口子并没有完全关闭,大家要抓紧时间,抓紧机会,在这个时间点,估值什么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最重要的是积攒资源。一句老话送给大家“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从节奏上来看,过去重金投后台,保证UE盈利,然后通过规模平摊后台成本,这种玩法将会不成立,如果你还抱着这种路径依赖,不如不做。未来的节奏模式,可能更多的还是要追求单点盈利,然后再稳扎稳打的逐步扩张,把小生意做成大生意。别太期望3年C轮,5年IPO那一套。无论是素质教育还是职业教育,均是如此。
最后,跟大家唠一唠我对政策的理解,我知道直到现在这个时间点,很多小伙伴还保有侥幸心理,希望从政策的字眼里,寻到一些解决办法,但是我奉劝各位,最好及时转变思路,未来的监管是“实质重于形式”,哪怕你面子上是合规的,但里子是在给K9阶段的孩子做学科补习,一样“定斩不饶”。未来3年里,以公司形式运营的机构,在K9阶段注定是难以有盈利机会的。根据最新消息,连《新概念》英语都被叫停,出政策第二天就爆出上门查别墅补习,那么还有什么动不了的那?
(当然,雅思托福培训应该没有什么太大问题,应该主要是对接的是高中阶段的学生)
点个赞,证明你还爱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