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与方法:
2024年度中国近现代美术研究
系列学术讲座宗旨
时至今日,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研究已经进入深广层面。这些研究首先得益于对于资料的挖掘和整理,包括数据库的建设。其中不少论述已经走出简单的材料铺设、风格形式分析、画种分类研究以及从社会史、文化史等视角出发的浅层次操作,而进入图像、语言以及艺术家、作品涉及的复杂背景和脉络的细致剖析。而因为这种“细读”,一些习以为常的认知被颠覆,一些被遮蔽、被遗忘的现象和史实被揭示。更为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关于这方面研究的治学观念和方法已经逐渐呈现出来,有的学人已经在较为系统地梳理和总结自己的方法论,他们建基于自身具体的工作和语境,而不是笼统的哲学、思想观念。我们希望将诸如此类的思考介绍给大家,以形成讨论和交锋,同时也促进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研究的范式更新。
“观念与方法:2024年度中国近现代美术研究系列学术讲座”总第4期
视觉人类学语法:
视觉思维与视觉解码
主讲人:王海龙
主持人:王琳
广州美术学院助理研究员
主讲人简介
美国人类学学会会员,美国视觉人类学学会会员,文化批评学者。
出版人类学和视觉人类学著作多种,包括《视觉人类学简史》《视觉人类学新编》《视觉人类学》《读图时代:视觉人类学语法与解密》《人类学电影》《人类学入门:文化学理论的深层结构》等。翻译阐释人类学著作《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文集》《遭遇史景迁》等。
主 办
广州美术学院中国近现代美术研究所
协 办
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
讲座简介
本次讲座将用视觉人类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和资料来呈现这门学科如何解码人类文明的发生、起源和进程。它将用对无文字记载的史前学和考古学、民族学资料分析来探讨仪式、神话、宗教和文明起源和形成制度化的诱因。同时,用阐释人类学和符号人类学的个案来审视人类社会中视觉呈现的深层意蕴,拓宽我们对视觉思维的理解和视野。
潘行健:我所理解的现实主义丨有温度的美术史之二十六(中)
编辑:王琳
核稿:许珍 黄富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