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我默默注视着弟媳将那张借据摆在餐桌上。
月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进来,照在她执笔的手上,在纸上投下一道细长的影子。
我轻声说:“小林,真的不用写,这是姐姐的一点心意。”她抬起头,目光坚定:“嫂子,亲兄弟明算账。”
1
我和弟弟从小相依为命。
父母离世得早,我比他大七岁,自小就扮演着半个母亲的角色。
记得他上学时,我省吃俭用给他买新书包;高考那年,我推掉工作机会,在家给他煲汤补身体。看着他从当年瘦弱的小男孩,变成如今事业有成的精英男士,我内心充满了欣慰。
去年春节,弟弟带着小林回家吃饭。
饭桌上,他们小心翼翼地透露想买房的想法。
首付差15万,弟弟吞吞吐吐地说完,眼神躲闪着不敢看我。
我几乎是想都没想,就答应帮他们。在我心里,弟弟就是我的孩子,他的幸福就是我最大的期望。
2
把钱转过去的那天晚上,我收到小林的微信。她说想来我家一趟,要当面写借据。我婉拒了,告诉她这些钱是姐姐的心意,不用还。
可她坚持要来,说这样大额的借贷,一定要有个说法。
“嫂子,我知道你对小勇好,但是这么多钱,总要有个说清楚。”小林坐在我家沙发上,神情严肃。
她说得有理,可我心里却泛起一阵苦涩。原来在她眼里,这份亲情也要用数字来衡量。
3
我忽然想起妈妈生前常说的话:“钱财是身外物,亲情才最珍贵。”那时我们家虽然不富裕,但街坊邻居有困难,妈妈总是能拿出一些帮衬。她说助人不图回报,就像撒在春天的种子,总有一天会开出温暖的花。
小林的态度让我陷入深深的困惑。这个时代,是我们太过重视利益得失,还是我太过天真,把亲情想得太简单?看着她一笔一画地写着借据,我突然明白,也许正是这种斤斤计较,才让现代人的关系变得如此疏离。
4
“嫂子,你放心,我和小勇一定会尽快还上这笔钱。”小林认真地说。我看着她,突然有些心疼。她来自一个普通家庭,父母都是农民,读大学全靠助学贷款。也许正是生活的重担,让她不得不处处谨慎,时时算计。
我轻轻推开借据:“小林,你知道吗?这些年我最大的心愿,就是看到弟弟能有个温暖的家。这钱真的不用还,就当是姐姐给你们的新房添置的一件家具吧。”
5
临走时,小林红着眼圈抱住我:“嫂子,对不起,我不是不信任你,只是......”我拍拍她的背:“我懂,你是个负责任的好媳妇。”
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我忽然想通了。也许爱的表达方式有千万种,我用无私来表达,她用谨慎来回应。这不是对错的问题,而是两代人、两个家庭价值观的碰撞。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内心的那份真诚。小林的坚持,不正是她对家庭责任的另一种诠释吗?金钱终究是身外物,真正的亲情却在这份互相理解和尊重中,悄然生长。
后来的日子里,每次去弟弟家,我都能感受到小林细微的变化。
她煲的汤更用心了,话也多了起来。
原来理解和信任,就像一扇门,推开了,温暖自然会流淌进来。
那张始终没有签下的借据,成了我们之间最好的见证,见证着亲情如何在爱与算计的较量中,最终选择了成全。
人生路上,我们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答案。或许真正的智慧,不在于分对错,而在于懂得包容不同的选择。因为爱,本就应该是无条件的给予,和心甘情愿的接受。
往期回顾
NO.1
01
02